从大女主到女尊剧,突破男权桎梏,探索女性独立新篇章

从大女主剧到女尊剧,这一类电视剧的发展确实反映了社会对于性别角色认知的演变。以下是一些观点和建议,以促进这一类型剧集的健康发展:
1. "创新剧情":不能仅仅局限于翻版男权剧。女尊剧应该有创新的故事情节和角色设定,展现女性在各个领域的独立、自主和强大,而不是简单地模仿或重复男性主导的剧情。
2. "丰富角色":角色设定应更加多元化,展现女性在不同社会地位、职业、文化背景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不是单一化或模式化。
3. "深化主题":女尊剧不应仅仅停留在性别对立的层面,而应深入探讨女性在社会、家庭、文化等方面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女性在追求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平衡。
4. "尊重历史与现实":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展现女性在各个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中的奋斗与贡献,让剧集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5. "倡导平等":女尊剧应倡导性别平等,反对性别歧视,让女性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到尊重和鼓舞,同时也能让男性观众认识到性别平等的重要性。
6. "注重制作":提高剧集的制作水平,包括剧本、导演、演员、美术、服装、道具等方面,以提升观众的整体观感。
7. "加强宣传":通过多元化的宣传手段,让更多观众了解和关注女尊剧,提高其在市场上的

相关内容:

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女性审美的多元化,传统的“霸道总裁”或“白马王子”的设定,都显得有些过时。虽然这类故事是市场永恒的“甜甜圈”,但要出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连日来被很多“自来水”安利的《传闻中的陈芊芊》则改写了传统偶像剧的设定。

剧集讲述的是编剧陈小千机缘巧合进入了自己的剧本变成了陈芊芊。在剧本中,陈芊芊是一个出场三集就领了便当(指死掉)的小配角。陈小千为了保命,并回到现实生活,只能使出浑身解数,“逆天改命”。“剧本人生”在穿越小说中并不鲜见,但这部剧特别的地方在于,它是一部“女尊剧”。

《传闻中的陈芊芊》剧照。

剧中虚构了一个花垣城,花垣城是一个“女权社会”,以女为尊、以女为纲。“女主外,男主内”,女性在外面从政、打仗、服役、种地、打猎、经商等,男人在家内“主中馈”、做家务,生儿育女、孝敬公婆,连读书识字的资格都没有;女人可以有“三夫四婿”,男人则必须恪守男德,稍微穿得暴露点就会遭到他人的指指点点……

花垣城里男人的遭遇是现实生活中一些女性遭遇的缩影。《传闻中的陈芊芊》通过反差强烈的设定,既有形式上的陌生感,令观众耳目一新,也制造出大量笑点,同时带有针砭现实的讽刺意味。剧集先声夺人,在观众的安利中慢慢走红。

陈芊芊当街抢人。

但事实上,女尊并非《传闻中的陈芊芊》的首创。在观众通过这部剧注意到女尊之前,晋江文学城等女频的女尊小说创作已经蔚为壮观。女尊就是通过作品还原、架空或构建了一个以女为尊的世界。归纳下来,女尊世界有几个类型:母系社会型、女强男弱的现实改进型、男女易位型、女儿国型。《传闻中的陈芊芊》更接近于男女易位型,它不仅仅是女强男弱、女尊男卑,并且由男性来承担生育职能。

在此之前,国内其实也陆续推出了几部女尊影视剧,只不过反响一般。比如2016年的网剧《疯狂天后》,2017年的网大《钟离凰》,2019年的网大《羞答答的铁男》和《花与将》等。女尊影视剧仍旧是相对新鲜的类型,但可以预见的是,《传闻中的陈芊芊》之后,女尊影视剧会迎来一个风口。

无论是《花与将》的男性舞蹈队,《羞答答的铁男》的“植男”改造中心,还是《传闻中的陈芊芊》以女为尊的花垣城,女尊影视剧都是先有一个引人入胜的世界观设定,以此吸引第一批观众。

结婚时男人必须戴面纱,服侍女人。

但并不是有女尊的设定,打着女尊的旗号,就意味着剧集真正做到了尊重女性、张扬女性意识。应该看到,女尊小说的创作动因是女性对于男尊女卑的男权社会的不满,她们以虚构的女尊世界反讽、反抗男权,其最终诉求是男女的平等,是女性的自主、独立和自由。同样地,合格的女尊影视剧也不只是以女尊为幌子,更应以进步的女性意识贯穿始终,甚至能够为男女平等提供某种思想资源。

正是在这一维度上,《传闻中的陈芊芊》暴露出它的软肋。新颖的世界观设定之后,剧情的主干是陈芊芊与男一号、男二号的三角恋。俗套也就罢了,问题在于,在一个女尊世界里,陈芊芊重新恢复到“傻白甜”本色,她几乎是干啥啥不行,一路开挂全靠男性角色在旁边撑腰。

《传闻中的陈芊芊》剧照

同时,“两男一女”的三角恋走的又是市面上流行的甜宠剧路线,处处表现男性对女性无条件的忍耐和宠爱。为了凸显男性角色的深情,有时也刻意放大女主角的刁蛮任性。女性需要男性撑腰才能进步、女性需要男性宠爱才是胜者——这些不都是男权式的思路吗?

更令人遗憾的是,《传闻中的陈芊芊》同样存在着一个“恶毒女配”。陈楚楚比陈芊芊努力、上进、认真,但因为陈芊芊得到城主的宠爱便有恃无恐,轻轻松松在少城主之位的竞争中占据优势。陈芊芊这不是堂而皇之的“靠关系不靠实力”吗?之后陈楚楚还将“黑化”,剧情的走向又是“女人为难女人”。可见,《传闻中的陈芊芊》虽然以女尊噱头引人关注,以女尊的设定制造出大量的梗,但它内里仍旧是甜宠剧的套路,其体现出的女性意识也是“半吊子”的。

女二号,后期可能黑化。

还值得一提的是,女尊创作者也应尤其注意女尊的边界——倡导尊重女性,并非鼓励仇视男性。这让笔者想起2016年一部在国内刷屏的马来西亚华语单元剧《美丽新世界》。它也是一个女尊剧,在剧中的世界里,女寡男多,一个女人可以娶两个丈夫,男人没有反对的权利。编剧并不只是想建构一个女性至上、打压男性的女尊社会,该剧有更深层内涵,它揭示了在一个极端的社会,无论是男性至上,还是女性至上都是畸形的,男女双方最后都不可能幸福。

这应该成为所有女尊剧的创作共识:女尊的诉求,是女权,女权之“权”是女性的基本权利,而非男权制的翻版,变成女性的霸权。

□从易(剧评人)

新京报编辑 吴龙珍 校对 卢茜

发布于 2025-04-24 00:12
收藏
1
上一篇:推荐,近期热播剧盘点,借命而生荣登榜首,悬镜实力在榜 下一篇:雁回时揭秘,剧中才情学子竟成下一个传奇“庄仕洋”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