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眼】
11月6日,2015年四川电视节国际电视剧论坛暨电视剧制作与营销国际研讨班在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展开。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李京盛、“金熊猫”国际电视剧评委会主席仲呈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周继红分别致辞。
【详情阅读】
本次研讨班主要围绕电视剧竞争的时间与空间、文学影视作品如何改编为热门影视剧、欧洲电视剧特征与最新趋势、韩国影视剧的革新、忠实与创新:中国优秀文学作品成功改编为电视剧的关键词、喜剧创作经验及成功要素等议题展开,中外优秀的媒介公司负责人、制片人、主创编剧等分别做了精彩的演讲及经验分享。
议题一:电视剧的时间与空间
CSM媒介研究副总经理郑维东主要就电视剧的时间与空间议题提出,电视剧的竞争已经从量转变为结构上的竞争,从播出到收视也不只是时间的变化,同时收视上的竞争呈现出“消失的共振效应”之态,此外,电视剧收视空间的竞争正在从地面频道转移至视频网站。
议题二:文学影视作品如何成功改编为热门影视剧
《神探夏洛克》制片人伊莱恩·卡梅隆分享了热门电视剧《神探夏洛克》、《变身怪医》和《查泰来的情人》的制作经验。她分享到文学作品改编的电视剧要与现代观众有所关联,演员阵容和性格塑造是关键。在创作方面,创作人员必须了解到现代观众的观剧心理,要尊重原著但也要对原著有自己深刻的见解,要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实现现代化与戏剧化的结合,同时也要保留原著中感人的、意义深刻的东西。例如《查泰来的情人》的编剧十分喜欢原著的对白,所以保留了原著的对白,但比原著更详细地呈现了查泰来夫人与第一个情人之间的情感纠葛。
议题三:欧洲电视剧特征与最新趋势
欧洲广播联盟莉泽洛特·福斯曼以喜剧与法国警匪片为例介绍了欧洲电视剧特征与最新趋势。由于欧洲是一个多元化区域,其电视剧也风格多变、情节迥异,但如今活跃的制片市场也有的共同的趋势与风格。各国总的趋势是全球在线点播增加,改编电视剧越来越多,观众的媒介素养越来越高,一些小国在电视剧的制作上也异军突起。此外,各国电视剧都实现了因地制宜与全球化的统一,即根据本国本地区的特征设计和制作电视剧,又能在其他国家实现成功的改编。
议题四:韩国电视情感剧的模式
SBS电视剧导演父声喆以《巴厘岛的故事》、《继承者们》、《来自星星的你》等韩剧为例,介绍了韩国情感剧的四主角模式。他指出,这种四主角模式有利于制造跌宕起伏的剧情,吸引观众的观剧兴趣,增加收视率;同时由于第二主角与第一主角是互补的关系,四主角模式能测试第二主角的演技、人气等,从而巩固韩国明星培养系统。但由于四主角模式长期大量使用导致观众审美疲劳以及韩国当前经济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等原因,这种模式的情感剧收视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因此韩国各公共电视台的主创人员也正在寻找新的模式。
议题五:忠实与创新:中国优秀文学作品成功改编为电视剧的关键词
《平凡的世界》制作人李娜女士分享了该剧的创作经验,她认为《平凡的世界》改编成功的关键词包括:选择、团体、包装、中国梦等。并就该剧主创团队和演员的选择、品牌包装与营销、《平凡的世界》原著背后所展现的历史与现实的意义、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历与感悟。
议题六:喜剧创作经验及成功要素
《人人都爱雷蒙德》编剧艾伦·桑德勒、《搞笑一家人》编剧李英哲、《爱情公寓》编剧汪远、以及《红绿灯》编剧盖瑞·帕尼德就喜剧创作经验及成功要素进行畅谈。艾伦·桑德勒分享创作中的故事与人物元素以及周剧集的制作过程,包括如何与明星合作以及如何应对现场直播。李英哲谈到,在喜剧剧本的创作中,角色的塑造是高于一切的,因为一个成功的喜剧角色可以牵动观众的感情和思维,更有利于让观众深入到剧中。汪远认为,喜剧故事本身并没有地域性,夸张、反差、尴尬、误会是全球统一的喜剧故事核心,而地域性是为喜剧加分的,因此喜剧是是可以实现国际化的。
这些经典电视剧背后的主创人员为大家带来的经验分享,将会成为今后电视剧的制作带来有益之鉴,期待更多精彩呈现在观众眼前。
熊猫新闻客户端实习记者杨炜 报道
责任编辑:严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