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史上的今天,八路军英勇发动“百团大战”

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了“百团大战”。这场战役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也是八路军在战略相持阶段对日军的一次重大打击。
“百团大战”的目的是为了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提高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以及振奋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战役分为三个阶段:
1. 初期(8月20日至9月10日):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切断敌人的补给线,摧毁敌人的据点。
2. 中期(9月22日至10月5日):主要目标是扩大战果,继续破坏敌人的交通线,巩固已占领的地区。
3. 后期(10月6日至12月5日):主要目标是巩固战果,准备反攻。
在这次战役中,八路军共动员了100多个团,约20万人,对日军进行了大规模的攻击。战役期间,八路军共歼灭日军2.5万余人,伪军1.8万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这场战役对日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同时也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包括战略指导上的失误、日军报复性打击等,八路军在战役后期遭受了重大损失。尽管如此,“百团大战”仍然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它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浓

相关内容:

1940年8月20日,日本乘德国军队在欧洲迅速推进,英、美无力东顾的机会,一面加紧诱迫国民党政府投降,一面加强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素正”讨伐,企图彻底摧毁抗日根据地,除去其南进的后顾之忧。为了粉碎日军的图谋,打破其“囚笼政策”,克服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投降的危险,华北八路军(不含山东)所属部队,对日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随着战役的展开,八路军参战部队达到105个团约20余万人,故称“百团大战”。

△彭德怀前线指挥

这次战役的主要意图是破袭日军在华北的交通线。早在1940年春,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和聂荣臻等就共同讨论确定了破击正太路的计划。

7月22日,八路军总部向晋察冀军区和第一二O、第一二九师下达《战役预备命令》,并报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简要地分析1940年夏季的中国抗战形势,明确提出发动此战役的目的是:“彻底破坏正太线若干要隘,消灭部分敌人,收复若干重要名胜关隘据点,较长期截断该线交通。”要求各部队对其他各重要铁路线,特别是平汉、同蒲等铁路“应同时组织有计划之总破袭,配合正太铁道战役之成功”。

8月8日,八路军总部下达《战役预备命令》,对作战兵力作了具体部署,同时确定8月20日为战役发动时间。

百团大战经历了两个主动进攻阶段和一个反“扫荡”阶段。战役第一阶段(8月20日至9月10日)是交通总破袭战,破坏敌人在华北多占领的主要交通线,重点是正太铁路。

 △百团大战正太路破袭战

第二阶段(9月20日至10月5日),继续袭击交通线两侧敌人和摧毁深入根据地内的敌据点,并发动涞(源)灵(丘)、榆(社)辽(县)等战役。

第三阶段(10月6日至12月5日)是反“扫荡”作战。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所属部队攻克涞源东团堡后,战士们欢呼胜利

这场战役战沉重打击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打乱了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精神。同时也对亡国论和速胜论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百团大战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发布于 2025-05-01 22:13
收藏
1
上一篇:百炼成钢第十九集,烽火岁月里的百团大战 下一篇:百团大战,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