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冯裤子”等同于冯小刚?——从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探寻其角色魅力

“冯裤子”与冯小刚的关联起源于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在这部剧中,冯小刚扮演的角色名叫“裤子”,因此观众们亲切地称他为“冯裤子”。以下是一些原因解释为什么这个称呼会与冯小刚紧密相关:
1. "角色深入人心":《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是一部描绘上世纪80年代青春岁月的电视剧,其中“裤子”这个角色在剧中性格鲜明,深受观众喜爱。冯小刚凭借出色的演技将这个角色塑造得栩栩如生,使得观众难以忘怀。
2. "亲切的称呼":“裤子”这个称呼具有亲切感,既体现了观众对剧中角色的喜爱,也拉近了演员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这种称呼方式在影视作品中并不少见,很多演员都会被观众以剧中角色的名字或昵称相称。
3. "冯小刚的知名度":冯小刚是中国著名导演和演员,他的作品广受欢迎,知名度较高。在《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中,他扮演的“裤子”角色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因此这个称呼逐渐与冯小刚本人产生了关联。
4. "网络传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种亲切的称呼方式在网络上得到了广泛传播。网友们纷纷以“冯裤子”来调侃或赞美冯小刚,使得这个称呼更加深入人心。
总之,“冯裤子”这个称呼源于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中冯小刚扮演的“裤子”

相关内容:

“冯裤子”=冯小刚?

从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说起

2006年3月27日,一部名为《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32集电视剧播出。该剧由叶京担任导演与编剧,改编自作家王朔的小说《玩的就是心跳》。剧情围绕一群大院子弟的生活展开,涉及友情、爱情、成长等主题。剧中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紧凑,深受观众喜爱。当年剧中的那一众年轻演员,佟大为、白百何、文章、齐欢、果靖霖等今日都成了影视剧的“大腕”。

剧中出现的一个大名叫冯忆苦,外号叫“冯裤子”的角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点击蓝色链接观看视频

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片段

视频中的这个片段已是“冯裤子”在该剧尾声中的形象了,此时的他似乎已不再是那个爱哭黏人、性格猥琐、溜须拍马、欺软怕硬、占小便宜的“催奔儿”,而是华丽转身为小有名气的导演了。

“冯裤子”在剧中的最初形象

全国人民第一次从这个电视剧中知道并记住了“冯裤子”这个“外号”,当然也不禁将这个角色与那个叫冯小刚的人联系了在一起。因为除了此人姓冯外,关键是此人与冯小刚既形似,又神似,的确太像了。有人说,剧中的这个“冯裤子”的原型就是冯小刚。也有人说,冯小刚的外号就叫“冯裤子”,更有甚者,央视名嘴崔永元就曾多次用“冯裤子”喊话冯小刚,致使“冯裤子”这个名号被叫到了“耳熟能详”的地步了。

欲厘清这件事儿,不得不从王朔这个名声大噪的北京文坛“顽主”说起。或许您有所不知,出自他笔下的小说,尤其是根据其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可谓部部出彩,个个出名,米家山执导的《顽主》、夏钢执导的《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黄建新执导的《轮回》,王朔和郑晓龙策划的《渴望》、赵宝刚导演的《编辑部的故事》和《过把瘾》、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青年时代的王朔

1985年,在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导演郑晓龙手下当美工师的冯小刚,从郑导那里第一次看到了王朔的作品,且旋即磁石般地被作品吸引而不能自拔。他不但对王朔作品佩服的五体投地,而且对王朔这个人崇拜至极。于是乎,他天天死磨硬泡地缠着郑晓龙要为其引见王朔。

郑晓龙

1986年的一天,经不住死打烂缠的郑晓龙,终于把王朔带到了冯小刚家,在那张只能摆下两个菜的小桌上,冯小刚使出了浑身解数与王朔把盏飞觞。然,此次见面,冯小刚并未给王朔留下什么好印象。王朔这个部队大院出来的,并不待见这个“胡同串子”冯小刚。然,冯并不放弃,总是跟在王的鞍前马后忙活着,一口一个王老师的叫着。日久天长,王朔渐渐被冯小刚打动,终于答应“带他玩儿”了,冯小刚终于被王朔拉进了自己的圈子。

进入了王朔圈子的冯小刚

在王朔鞍前马后地跑着,美工出身的冯小刚开始恶补编剧,如饥似渴地从王朔那里学到了不少创作的思路和写作的方法,取到的这些“真经”为他日后当导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第一部作品《永失我爱》,就是根据王朔小说《空中小姐》改编的。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他愣是从美工干上了副导演。王朔对冯小刚也是器重有加,1994年,王朔成立了好梦电影公司,还让冯小刚做了总经理。然,不久,王朔因恋情绯闻而去了美国。为了维系公司的运营,冯小刚将王朔的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改编成了电影剧本《甲方乙方》,且成为了中国第一部贺岁片。1997年上映后,一炮走红

然,因改编剧本前,冯小刚既未征得王朔的同意,也未保留王朔风格式的台词。用王朔的话,就是“你用我的故事,但改我的台词”。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洗稿”。任何一个作家,对于洗稿这事儿都是深恶痛绝的。这也是王朔所不能容忍的。自觉理亏的冯小刚,拿着5万块钱去见王朔,试图通过给钱道歉,获取王朔的原谅。岂料,王朔一句“打发要饭的那?”,就将钱甩回给了冯小刚,且从此两人闹掰。

后来,王朔在小说《玩的就是心跳》中,专门设计了一个叫冯小刚的人物。此人长相丑陋,性格猥琐,欺软怕硬,又爱哭,爱占小便宜,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最后做成了导演。王朔的发小叶京将其改编成剧本《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时,才将名字改成了冯忆苦,外号“冯裤子”。王朔看后,指着冯裤子这个角色对叶京说:“干嘛不直接叫冯小刚啊?” 为了满足王朔的意愿,叶京还特意找来一个与长得酷似冯小刚的佟磊来饰演冯裤子这个角色。按叶京的话来说,叫“冯裤子”已经很客气了。换言之,“冯裤子=冯小刚”是经王朔“盖章、背书”的。

冯小刚与演员佟磊

也有人说,其实冯小刚小时候的外号就叫“冯裤子”。因其早年家境拮据,身材瘦小的冯小刚经常穿着一条又肥又大的裤子。从远远望去,只见裤子不见人,故落下了“冯裤子”这个绰号。

儿时的冯小刚

无论是王朔还是叶京,在被问及这个问题时,毫不避讳“冯裤子”=冯小刚,这或许是像他们及姜文等具有“大院情怀”的,从骨子里就鄙视像冯小刚这样会来事儿的“胡同子弟”的缘故。尽管如此,冯小刚似乎并不在意或计较来自王朔或叶京的“挤兑”,而是一如既往地尊重,甚至敬畏当年帮助和提携自己的恩师。尽管王朔对冯小刚往往是出言不屑,尖酸刻薄,但对冯小刚在中国影视业的地位及取得的成就还是心知肚明的,且后来在叶京调和下,两人的关系又恢复了正常。冯小刚后来拍摄电影《天下无贼》、《非诚勿扰》、《私人订制》等影片过程中,都曾得到过王朔的帮助,也能看到王朔的影子.......

叶京

有人说,这俩人说到底就是,一个离不开对方的才华,一个离不开对方的资源。多年后,当有人问及他俩关系时,王朔说得直白:"我们只是互相利用而已。"

冯小刚与王朔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争议将删除之

发布于 2025-05-02 22:42
收藏
1
上一篇:无所畏惧,永不放弃,罗英子助老东家渡难关,圣母心彰显人性光辉 下一篇:我的后半生红卷女,46岁不婚不孕,年代剧女王零绯闻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