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20周年回首,影视剧失婚女主角角色变迁,进步了吗?

《牵手》作为中国电视剧的经典之作,自播出以来,其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年过去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失婚女主角在影视剧中的进步:
1. 角色塑造的多元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众审美需求的提高,失婚女主角的形象在影视剧中的塑造越来越多元化。她们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而是有了更多的个性特点,如独立、坚强、有事业心等。
2. 女性地位的提升:在《牵手》播出时,失婚女主角往往面临着社会压力和家庭困境。而如今,随着女性地位的提升,失婚女主角在影视剧中的形象更加自信、独立,她们在事业、家庭、爱情等方面都取得了更好的发展。
3. 社会观念的转变:20年来,我国社会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失婚女性的包容度逐渐提高。在影视剧作品中,失婚女主角的形象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观众对她们的同情和理解也更加深入。
4. 法律保障的完善:随着我国法律的不断完善,失婚女性的权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在影视剧作品中,失婚女主角在面临困境时,往往能够得到法律的支持和帮助。
5. 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牵手》播出时,失婚女主角的自我价值实现往往受到限制。而如今,失婚女主角在影视剧中的形象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她们在事业、家庭、爱情等方面都取得了更好的成就。

相关内容:

给学生上戏曲课,首要的难题往往是如何让年轻人明白戏曲和影视的不同。撇开干巴巴的术语不论,有时我会半开玩笑地说传统的戏曲故事有点像格林童话,不管男女主的恋情如何曲折,往往演到“从此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就戛然而止,即所谓“十部传奇九相思”。

即便是《秦香莲》这样家喻户晓的老戏,其实颂扬的是包公的执法如山铁面无私,谴责的是陈世美的负心薄幸见异思迁,对于女主秦香莲,观众只能看到其作为弃妇、怨妇的不幸和仇恨,却完全看不到她内心的成长——也许,唯一的例外是京剧程派代表作《锁麟囊》,但让女主薛湘灵陷入困境的却并非男人的负心薄幸或婚姻的七年之痒,换言之,教她“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的是一场洪水,实属突发的天灾,连人祸的边儿都沾不上,更与她那在戏中只在最后上场稍露了下脸的丈夫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她和父亲、丈夫、儿子以外的男人,则更不可能产生一丝一毫的交集。

而影视剧就颇不同了,除了《罗马假日》式的戛然而止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浪漫爱情故事是与戏曲红氍毹上的梁山伯和祝英台们差相仿佛的,还有一个亚类型则专门讲婚后故事,对婚姻锦被遮盖下的鸡零狗碎、家庭防盗门里的一地鸡毛进行实录,以女主人公内心的成长与强大为剧情硬内核——比如,20年前蒋雯丽主演的那部曾荣获第19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和第17届金鹰奖的《牵手》便是其中的典型,最近刘涛主演的《我们都要好好的》也显然属于这一类。

俞飞鸿在《牵手》中扮演王纯

《我们都要好好的》一开篇,就是男主角向前一心奔前程,完全忽视了妻子寻找的感受,得了抑郁症的寻找决然选择离婚,还把五岁的儿子好汉留给向前,让他左支右绌,给儿子做顿饭都狼狈不堪,很快陷入人生低谷。这样的桥段恰如《牵手》中那位忙于工作忘记回家庆祝结婚纪念日,把妻子气得离家出走的软件工程师钟锐。不仅如此,一年365天有300天不在家的向前,难得回趟家,不是打电话就是回复各种信息、邮件,完全没有与妻儿的互动,甚至连儿子对百合花过敏都不知道,这与连家里备用的卫生纸放在哪都不清楚、从洗衣机里拿未洗的脏衣服给儿子穿的钟锐简直如出一辙……这部连续剧的故事在兜兜转转后,不仅父子亲情越酿越浓,而且结穴处编导还强烈暗示男女主很可能破镜重圆——这一点,倒是像极了最喜欢也最习惯大团圆结局的传统戏曲。

《牵手》的女主夏晓雪在离开丈夫后,遇到了以沈五一为代表的贵人,完成了人生的二次成长;而在《我们都要好好的》里,女主寻找断然选择对丧偶式婚姻断舍离,在穿着平底鞋奔跑完成人生二次成长的过程中,更是始终离不开暖男胡楠的主动援手——此处该划的重点是胡楠不仅是典型的暖男,还年少而多金,在他的一路扶持下,寻找遇难呈祥,雄赳赳气昂昂地高歌前进,最终一跃而为杂志社的新任主编。这与前年那部曾引起热议的《我的前半生》里的贺涵何其相似!唯一可以让观众稍微舒口气的是,胡楠并非寻找闺蜜的男人,让这个细节的狗血度略有降低。可是,曾经所向披靡的向前在剧中却只有郑正好一个好友,且对方的身份居然是寻找闺蜜的丈夫,而爱上向前的艾丽莎和爱上寻找的胡楠,居然又是发小……不由人心生疑惑:到底是这世界太小,还是编剧把故事编好编真太难?!

平心而论,全职太太和全职妈妈罗子君和寻找分别只有一个闺蜜即唐晶和弯弯,这样的人物关系设置确实非常合乎逻辑——如不是生活圈子太小,子君不至于成为弃妇,寻找也不至于患上抑郁症。但在她俩重生蝶变的过程中,贺涵和胡楠总能适时出现施以援手,甚至还深深爱上了援助对象,如此事件的发生几率大概堪比戏曲舞台上《悦来店》里的十三妹白玉凤相救安公子吧——在能仁寺从天而降的美侠女不仅救了书生,最后还心甘情愿嫁他为妾,这样的故事在现当代的可复制率无限地趋向于零。更何况,贺涵是唐晶相交多年的男友,他移情别恋的理由,如不是和《早春二月》里肖涧秋置真爱陶岚于不顾而决定娶寡居无助的文嫂一样只是出于无奈和同情的话,那么就只有更令人诟病的一条了:唐晶太强了,事业成功如贺涵亦不敢爱更不敢娶。当代影视剧与古老戏曲传统剧目的交集竟表现在如此陈腐的男子择偶观念上,岂不可笑?

好在,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请看这几部作品的豆瓣评分:《牵手》7.7、《我的前半生》6.3,《我们都要好好的》5.1——妥妥的一路下滑没商量。如果说从18集的《牵手》到42集的《我的前半生》,再到44集的《我们都要好好的》,画出了20年里同一个母题在电视连续剧这种艺术体裁中的发展轨迹,那么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条向下的抛物线——即便有诸如“世上没有强大的敌人,只有不够强大的自己”“就算穿着平底鞋奔跑,也要留神”之类的金句流传一时,剧方也屏蔽了《牵手》时代“家庭伦理剧”这样的“正常商标”,而是给《我们都要好好的》贴上了“新时代愈心婚恋话题剧”之类时尚而吸睛的标签,亦注定无济于事。

1925年,鲁迅先生笔下的子君和涓生勇敢地为爱而结合,却因家务的琐碎和生计的艰难而最终仳离,子君默默地死于无爱的人间——她离开涓生后,既不曾遇到贺涵,也不曾遇到胡楠。而差不多一个世纪后的今天,荧屏上的当代失婚女罗子君和寻找却竟然次第得到命运的无上眷顾,在贺涵、胡楠强有力的帮助下很快实现了逆袭重生凤凰涅槃。为什么伴随着近一个世纪以来社会观念的飞跃发展,我们某些文艺作品的思想内核竟大踏步倒退了呢?

作者:郭梅(杭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发布于 2025-05-03 22:52
收藏
1
上一篇:童年回忆激荡抗战烽火,齐鲁儿女临沂激情开拍 下一篇:回忆经典,你还记得电视剧牵手中的王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