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剑IP全产业链开发探秘,揭秘“大败局”背后,谁是隐藏的“猪队友”?

仙剑系列作为国产单机游戏的经典代表,其IP全产业链开发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然而,近年来仙剑系列在IP开发上遭遇了一系列挑战,被部分媒体和玩家称为“大败局”。本文将从IP全产业链开发的角度,分析仙剑IP的困境,探讨其中谁是“猪队友”。
一、仙剑IP全产业链开发困境
1. 游戏品质下滑:近年来,仙剑系列游戏在画面、剧情、玩法等方面逐渐失去优势,与国内外优秀游戏相比,品质有所下滑。
2. 跨界合作遇冷:仙剑IP在影视、动漫、文学等领域的跨界合作并不顺利,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逐渐紧张。
3. 商业模式单一:仙剑IP的商业化运作相对单一,主要依赖游戏销售和周边产品,缺乏多元化的商业模式。
4. 粉丝流失:随着游戏品质下滑和跨界合作遇冷,仙剑IP的粉丝逐渐流失,影响了IP的口碑和影响力。
二、谁是“猪队友”?
1. 开发团队:仙剑系列游戏在近年来品质下滑,与开发团队的能力和态度有关。部分开发人员可能缺乏创新精神和责任感,导致游戏品质下降。
2. 运营团队:仙剑IP的运营团队在商业化运作方面存在不足,导致IP的跨界合作遇冷,商业模式单一。
3. 合作伙伴:仙剑IP在跨界合作中,部分合作伙伴可能存在

相关内容:

作者:陈瑾昕 编辑:吴立湘

娱乐资本论是国内唯一一个由财经记者和文娱记者共同运营的微信公号。专注于娱乐和财经界的跨界思维碰撞。

近几年,游戏ip转投影视的改编大战愈演愈烈,《轩辕剑之汉之云》即将被改编为电视剧,《传奇世界》也有了影视改编计划,《剑侠情缘》的新一轮影视改编计划也在推进⋯⋯类似《诛仙》、《秦时明月》、《仙剑之云之凡》之类的大IP更是被湖南卫视周播剧场包圆。

而前几天仙剑舞台剧北京场以几乎场场爆满的成绩落下了帷幕,本周《仙剑奇侠传云之凡》出了首款片花⋯⋯最近,“仙剑”这一陈旧IP,突然又大规模出现在了大众面前。

很多老牌游戏都在这一两年宣布改编为影视剧,作为游戏圈影视改编的领头羊,“仙剑”这一品牌,延伸为续集、影视剧、手游、页游、舞台剧的研发经历,可以算是游戏圈最值得借鉴的案例。

在娱乐资本论看来, “仙剑”的IP开发之路有成功有失败,而它作为较早走向全产业开发的超级IP,或许能成为其他IP开发的前车之鉴。

越来越烂的游戏本体:口碑不存,ip焉附?

说到IP开发,想先聊聊“仙剑”这一IP最根本的东西——单机游戏。

《仙剑奇侠传》是以1995年的单机游戏起家的,但是从2011年的《仙剑奇侠传五》开始,这些年的仙剑系列游戏口碑并不好。导致粉丝对仙剑这个ip产生不满,“还好意思说自己喜欢仙剑吗?”

1.水准直线下滑的《仙剑五》

《仙剑奇侠传四》面世之后不久,曾做出过《仙剑奇侠传三》、《仙剑三外传》、《仙剑四》的团队上海软星因种种原因而不得不解散,之后《仙剑》的制作大旗交给了一个全新的团队——北京软星。

因为投入资金过少、制作周期短,原上海软星编剧出走再加上新团队的无经验,导致了《仙剑五》各方位的失败。与同期的另一款游戏《古剑奇谭》相比有较大差距,很多原仙剑游戏迷都抛弃仙剑转投古剑,仙剑的口碑遭遇了重大危机。之后的《仙剑五前传》相对于《仙剑五》有了进步。画面更符合大众的审美,剧情也是跌宕起伏感人至深,稍微挽救了仙剑的口碑。但是,仙剑的游戏外传一向是和前代本传使用同一游戏引擎,要在本传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比较容易,而且游戏外传的影响力是远远低于游戏本传的,因此并未完成挽救口碑的任务。

2.并未拯救危局的《仙剑六》

《仙剑六》面世的当天,就遭遇了激活码无法成功激活的问题,伤了最死忠的一批粉丝的心。进入游戏之后,游戏本身bug多,操作反人类,画面也不好看。而面对游戏bug多这一重大问题,直到游戏面世半个月后才有第一个游戏补丁出现,处理速度之慢也让人瞠目,之后又爆出了《仙剑六》剧情抄袭众多日本动画的事件。

因此,《仙剑六》也未挽救口碑之殇。

3.代理商畅游乐动的推波助澜

《仙剑六》本身的质量虽然不算好,但是还是有一些亮点的,那为什么会得到清一色的差评呢?原因就是《仙剑六》的代理商,畅游乐动。游戏当天难以激活,而安装《仙剑六》游戏时,必须安装畅游乐动的安装程序畅游圈圈,畅游圈圈在后台运行时又会严重拉低游戏的流畅度,当时曾有“四路泰坦(最高级别的游戏显卡)带不动仙剑六”的笑话出现在网络上。基本上第一批玩到《仙剑六》的玩家,都因为畅游圈圈而严重影响了游戏质量。之后,在大量游戏粉表达了对《仙剑六》的不满之后,畅游居然发出了这样一条让人哭笑不得的公告。

这一公告的出现,让很多原本只是给予友善批评的粉丝瞬间“粉转黑”,也成为了圈外人眼中的一大笑柄。

成功的ip开发:赚取大量人气的仙剑偶像剧们

游戏在游戏圈再出名,对大众而言也不过是小众的艺术,仙剑被绝大多数人所熟知,还是因为仙剑电视剧。

《仙剑奇侠传1》出品于2005年,是国内第一部游戏改编剧,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几年后的《仙剑奇侠传三》,也在电视台一轮轮的播出过,杨幂、刘诗诗、霍建华也因这部剧获得了极高人气。可以说这两部电视剧,是对仙剑全产业开发是有巨大贡献的,不管游戏迷对电视剧认同与否,很多电视剧观众都因为高质量的游戏改编剧而对游戏本身产生兴趣去玩游戏的,尤其是当时创时代的《仙剑一》电视剧,当时与电视剧同步推出的《新仙剑奇侠传电视剧纪念XP版》也卖得很不错。

和很多游戏一样,《仙剑》的粉丝也有游戏粉和电视剧粉割裂的现象。娱乐资本论采访了若干仙剑游戏粉和电视剧粉,也证实了这一点:仙剑游戏粉不少都排斥电视剧,不排斥的也有一些是以看热闹的心态去关注。“还是希望电视剧能带来游戏中的那种感动吧。” 虽然仙剑影视剧在游戏迷中并没有太好的口碑,但是在普通观众中却有极高认可度,收视成绩相当不错。

从今年开始,仙剑的影视剧又出现了其他变化。今年暑期档,网剧《仙剑客栈》诞生,这部剧有吴磊等年轻小鲜肉扮演,因为极高的还原度而获得了游戏粉的一致赞美,在一定程度上将游戏粉吸引到了电视剧的领域,虽然在大众眼中评论平平,但是优酷点击却将近4亿,作为一个投资并不高的网剧,这个成绩实属不易。

如何在稳住游戏粉丝的同时,又能吸引到更多影视剧观众,这是游戏改编时会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今年的《仙剑五云之凡》片花刚出不久便因为其大刀阔斧的改编而引得游戏粉的一致吐槽。去年7月,大宇将旗下所有IP的影视授权交给了很少涉及古装偶像剧的公司上海新文化,将来的《仙剑》作品将交由新文化出品。在接受娱乐资本论的采访中,上海新文化方面表示和大宇交流很多,会尊重大宇对剧本的修改意见。

不知将来的仙剑影视剧,会不会做好游戏粉和电视剧粉的平衡。

鸡肋的衍生品:赚快钱式的ip开发

优质游戏IP转换成手游端游,是目前市场的一大趋势,但仙剑的手游页游们却在市场上呈现一片乱象,这也是有历史原因的。“仙剑”是一款老牌单机,到现在已有二十年的历史了,但是登陆大陆市场的时间并不算长。在正版授权手游出现之前,已经有无数盗版手游横行市场了。

另一方面,仙剑正版授权手游的市场也极为混乱,持有仙剑IP的总公司大宇并不是将所有授权交给一个公司,而是将历代版本和各游戏品类单独授权出售,目前已有的仙剑正版授权手游已有腾讯、大宇、中手游、畅游等多个公司制作的不同游戏。

而这些游戏风格不同、质量也有好有坏,《仙剑一》游戏的3d手游重置版因为有出色的配音而获得了部分称赞,其他手游往往并没有引起太大反响。

多同质化“仙剑”游戏充斥着市场,普通的玩家根本不知道哪款游戏是正版,哪款游戏值得一玩。过多游戏分流了用户,使“仙剑”游戏出现了多家混战的状况。而仙剑的网游则是更明显的鸡肋作品。仙剑的网游仙剑ol和新仙剑ol都不算太成功,仙剑ol在大陆市场几乎无人问津,甚至没有得到大多数仙剑单机游戏粉的认同。

仙剑的其他衍生品也是呈现一片混乱的状态,手办、画册、音乐集⋯⋯官方出过不少衍生品,但是量较少,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而且市场上盗版遍布,光淘宝上就有很多店铺出售毫无授权的所谓官方产品。

高还原度的舞台剧:一次小众但成功的ip转化

仙剑IP开发的诸多项目中,最受好评的当属仙剑舞台剧。

在上周,小娱曾去过仙剑舞台剧的现场,也采访过改舞台剧的制作人梁一冰。可以说,这个舞台剧的改编之所以能成功,还是因为对IP本身的认可。虽然,该剧在剧情尊重原著,但为了照顾普通观众,也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再加上特效杰出,演员表演认真,成就了这台口碑不错的游戏改编舞台剧。

在游戏粉看来,仙剑舞台剧无疑是仙剑系列产品的一个相当好的广告,在场的舞台剧周边都是迅速被抢购一空,

但是舞台剧对比电视剧或者游戏来说,都太过小众了。对IP本身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是有限的。这也是ip授权给小众,一种口碑和市场的双难。

为何被吐槽到死的仙剑ip能在去年转性?大宇上层改组!

有游戏圈的朋友对小娱吐槽,如今的仙剑被称作“卖情怀的”。不过这也并非空穴来风。《仙剑》宣传中屡次出现“国产第一游戏品牌”,“XX年的感动”,游戏质量却往往远不如宣传,质量距离国外游戏甚远比之国内的高水准游戏也是远远不如,游戏体验也不好。或许,授权方以为靠着“情怀”就能保住《仙剑》国产单机第一的地位,其他相关产品也会有群众无条件买单。

某位游戏圈的资深人士告诉小娱,《仙剑》对比国内的其他游戏,最缺乏的是市场调查,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用户需要的是什么,剧情和游戏性并没有把握好,《仙剑三》游戏性突出获得赞赏之后,《仙剑四》、《仙剑五》并没有继承这一优点。而且游戏里每一代的世界观设定都是不一样的,并没有一以贯之的风格。比如仙剑一代二代是传统的武侠风,三代四代就成了仙侠故事,五代回归武侠风,六代居然走了日系道路——有飞行器、有高科技,还有拔剑梗,这会让粉丝相当不适应。

而手游网游等等衍生品往往是为了赚热钱而将授权分开拆卖,再加上原有的大量盗版,使市场极为混乱。大宇作为仙剑IP的持有人,对电视剧的参与度往往也极低,完全不在意成片的质量。

“仙剑”的在维持产品热度方面也很成问题,在游戏、电视剧有信息时,能保持一个不错的热度,而在平时,几乎难以寻觅到“仙剑”的影子。

近期似乎有了新的变化。转折点就是去年4月大宇上层改组。大宇总公司位于台湾,由于将台湾视为主场,放任大陆市场的关系,导致了大陆市场如今的一片乱象。在更换董事长,引进新的资本和经营团队之后,开始努力开发大陆市场。2014年4月,从“仙剑之父”姚壮宪发表公开信《请大家和我们一起维护仙剑奇侠传》开始,仙剑的维权之路也在逐步展开,虽然市场上仍旧有少许盗版游戏,但数量相对以往已经大大减少了。

被称为“最良心”的仙剑舞台剧的授权也并非一帆风顺,据仙剑舞台剧制作人梁一冰称,大宇总公司的人整整考察了他们一年半,才将授权交给上海染空间(舞台剧的制作团队)。因为之前的仙剑电视剧,大宇并没有过多的话语权,不过在今年,大宇方面向娱乐资本论表示会“更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并将版权交给了业内相对更尊重大宇方意见的公司上海新文化。

发布于 2025-05-04 00:33
收藏
1
上一篇:遗珠之憾,这款被严重低估的RPG巨作,若早两年问世,仙剑或无立足之地 下一篇:王茜华演艺生涯回顾,十部经典影视剧成就荧屏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