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之旅,箭在弦上,一触即发的历史瞬间

成语“箭在弦上”出自《后汉书·冯异传》。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东汉初年,冯异在辅佐光武帝刘秀时,面对重重困境,坚决果断地采取行动,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故事背景: 当时,王莽篡汉自立,天下大乱。光武帝刘秀起兵反抗,冯异是他的重要将领之一。冯异曾率军平定了河北地区的战乱,被封为“舞阳侯”。
故事经过: 一次,冯异奉命率军讨伐叛军,但叛军势力强大,冯异陷入了困境。他手下的大将劝他暂时撤退,等待援军。然而,冯异深知,如果撤退,不仅会失去已经取得的战果,还会让敌人更加猖獗。于是,他坚定地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表示自己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无法退缩。
在冯异的带领下,士兵们士气大振,最终成功击败了叛军,取得了胜利。
成语寓意: “箭在弦上”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形势紧迫,必须采取行动。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果断决策,勇往直前,不能犹豫不决。
故事启示: 1. 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在逆境中,我们要保持信念,勇往直前,不能轻易放弃。 2. 果断决策,把握时机。在面对关键时刻,要果断

相关内容:


这一路上,会遇到哪些有趣的成语故事呢?每天一站,即刻出发!
前方到站:箭在弦上

典故
太祖平邺,谓陈琳曰:君昔为本初作檄书,但罪孤而已,何乃上及父祖乎?琳谢曰:矢在弦上,不得不发。太祖爱其才,不咎。
——《太平御览·卷五百九十七·文部十三·檄》
陈琳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也是“建安七子”之一。汉灵帝时,陈琳在大将军何进手下做主簿。后来宦官作乱,何进想召集地方军阀进京,陈琳极力反对,可何进一意孤行。于是董卓入京,把持了朝政,何进也死于政变乱局中。
陈琳避难来到袁绍手下。天下大乱的局势中,袁绍迅速扩张势力,很快成为北方实力最强的一方,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之间,爆发了官渡之战。为此,受袁绍的命令,陈琳写了一篇檄文,也就是著名的《为袁绍檄豫州文》。
这篇文章文辞流畅有力,把曹操及其父辈、祖辈骂得狗血淋头。当时曹操苦于头风症,卧病在床,这时檄文传来,他读了之后,浑身大汗,突然从床上跳起来,头风症状大为好转。
后来曹操平定了北方,陈琳也到了曹操手下。平定邺城后,曹操曾对陈琳说:“你当年为袁本初写的檄文,斥责我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牵连我的父辈祖辈?”陈琳听了,道歉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个比喻说明了他在袁绍手下任职,只能尽自己本分,做好自己的工作。
曹操当然明白这一点,他爱惜陈琳的才学,没有追究陈琳写檄文的罪责。

释义
比喻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做或话已经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也形容事态紧张,一触即发。
好故事在这等你呢








发稿:烦烦

审稿:孟文玉

发布于 2025-05-04 10:23
收藏
1
上一篇:主刀医生突发肾结石忍痛坚持3小时,英勇救治患者成功完成手术 下一篇:技嘉RTX 3090 Ti评测,王者归来,它来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