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以为地下工作者就生活、工作在奢华环境中吗?
众所周知,职业革命者都是没有工作的,全靠共产国际给付一定的活动经费用于工作与生活,因而谁也不可能过上奢华生活,处于低等生活环境是当时的真实写照。然而,这部电视连续剧居然与时俱进到当代,凡在上海等大城市的地下工作者,除了牺牲的杨匏安烈士,男的全都高档西装上身,而且三件套,女的纷纷旗袍装扮。这也就罢了,居然个个发型标致,发胶定到丝毫不乱。如此使得当下不知那段艰苦岁月的后人,认为搞地下工作肯定有钱花,多到可以随时出入风月场所。刘劲所扮演的角色,是我党白区工作的领袖人物ZEL,负责领导红队保卫中央。“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即使大街布满敌特,四处侦查共产党,他居然敢和顾顺章等人常到黄浦江边讨论敌情,并安排陈赓的惩叛工作,全然不顾敌人清楚自己的外貌,甚至走在街巷上还敢让他人高声称呼“enlai同志”,真是岂有此理!
五十岁的人演二十八岁,太违和了吧?
更离奇的是,中央每每召开会议时,与会者谁都不顾敌特近在咫尺,个个慷慨激昂,高声发表着自己的政治观点,不知这张多福、刘娟是否真以为所有敌对势力都到了耳聋眼瞎的地步?有关卢德铭烈士的牺牲经过,真实情况是这样的:1927年9月23日拂晓,当“秋收起义”的残余部队从江西省芦溪县更田村的宿营地出发时,因敌军朱培德部的保安特务营和江西第四保安团尾随追击,才行进到15里外的山口岩,后卫第3团便遭到敌军数路夹击。面临麾下损失严重,卢德铭带领一个连抢占高地阻击追敌,同时指挥被打散的第3团官兵靠拢,因所骑白马过于显眼,敌军狙击手开枪击中了他的胸部,导致英勇牺牲。而张多福、刘娟竟然为此戏说是起义部队宿营时没有安排放哨,遭到了敌军偷袭而损兵折将。戏说情节貌似羞辱后来叛变革命的余洒度和苏先骏,实质是在抹黑身为总指挥的卢德铭烈士。一直以来,“特型演员无特型!”广受社会诟议,张多福、刘娟执导《寻路》同样未能挣脱这一怪圈!演员许铂岑除了像他爹,要说还像青年时期的伟人MRZ,除了张多福、刘娟这些人,公众肯定不会接受这一观点!不要以为用面团在脸上塑上一个痣,再教他邯郸学步地挥几下手,或者出镜时常抽一根烟,观众就会认为那是指点江山的领袖!就凭许铂岑那把薄嘴唇,谁都只会认可他是许某一的儿子,或者是许某二的爹,根本就不像什么历史人物。
脸上贴个面团,许铂岑就会像伟人?
《寻路》一剧拍于2013年,生于1963年的刘劲此时正好五十岁,而他扮演的主角在于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时不过二十八,即使后来面临白色恐怖被迫进入中央苏区工作,时年也不过三十三岁。让这么一个小老头去演一个风流倜傥的才俊青年,究竟是演艺界到了无有人才地步,还是张多福、刘娟过于相信刘劲具有超人的装嫩技巧?除了刘劲形似、神似所演主角,而且这种相似也是主角后来的中年形象,其他演员谁也不像所扮角色!不要以为郑苹开口闭口来一句“大令”,她就真像宋美龄,马晓伟做作起来就真似蒋介石,给赵凯、罗忆楠冠以某个标识,他们分别就是红军总司令和永新一枝花,如果不贴招牌,十亿观众肯定会有十亿个“不知是谁!”的响亮。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哪有这种生活水平?
耐人寻味的是,《寻路》杀青十一年后,作为该剧的出品人之一,原天津电视台党委书记兼台长万克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天津市纪委监委带走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不知纪委监委所公布的其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都含有哪些事实,是否又牵涉到这部电视连续剧的制作中?若是无有则罢,若有则让人心生沉重,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世风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