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带回家,同心共筑孩子健康成长之路
"把爱带回家,同心护成长" 这句话传达了一种温馨和责任感的理念。它可能适用于以下几个场景:
1. "家庭教育":强调家长或监护人应该将爱心和关怀融入家庭生活中,共同营造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2. "社会关怀":提倡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关爱儿童,形成合力,共同保障儿童的权益和健康成长。
3. "公益活动":用于宣传和支持旨在帮助弱势儿童或偏远地区儿童的公益活动,呼吁更多人参与到关爱儿童成长的事业中来。
4. "政策宣传":政府或相关部门在宣传儿童保护政策和措施时,可能会使用这样的口号,以强调家庭和社会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这句话体现了以下几个核心要点:
- "爱的重要性":强调爱是家庭和社会不可或缺的元素。
- "共同责任":指出保护儿童成长是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
- "成长的保护":关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保护和引导。
相关内容:
本报北京1月6日讯(记者 林焕新)2025年寒假即将到来,全国妇联等十六部门印发通知,聚焦思想引领润童真、安全知识护童行、亲子陪伴添童趣、关爱帮扶暖童心等方面,联合部署开展“把爱带回家 同心护成长”2025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呵护孩子们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和有意义的假期。
通知指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抓住寒假期间正值农历新年的有利契机,依托儿童活动中心等校外教育机构,发挥纪念馆等阵地作用,创新活动载体、挖掘特色资源,广泛开展写春联、剪窗花、游园会、闹元宵等年俗文化活动,组织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引导广大儿童感悟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厚植家国情怀。要着眼儿童寒假可能面临的意外伤害和违法侵害,做实前端预防,加大家庭科普公开课、“儿童关爱服务安全小锦囊”宣传力度,开展一次安全知识宣传进社区、进家庭活动,结合“法治护航·伴你成长”“法援护苗”等主题活动,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普法宣传,提升儿童法治观念和素养,增强自护能力。
通知强调,要点亮多彩假期,抓住寒假亲子欢聚时机,用好“幸福家·家庭教育服务园地”平台资源,组织开展生动有趣、富有内涵的益智科普、运动健身、劳动实践等亲子活动,帮助家长科学育儿,让儿童在亲子互动中释放纯真天性、欢享快乐寒假。要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流动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实际需求,加强入户走访,面对面了解情况需求,积极帮助解决。做好结对关爱,发挥爱心妈妈等志愿服务队伍作用,陪伴孩子们一起过大年、实现“微心愿”。统筹阳光驿站等项目和多部门资源,提供集体关爱、托管照护等暖心服务。
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集中优势资源和专业力量,推动形成关爱服务整体合力。要因地制宜,丰富活动形式,体现儿童视角,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可及性。要加大宣传力度,挖掘典型案例,推广鲜活经验,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关爱儿童的良好氛围。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