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第六集,延安颂——唱响唤醒民族奋起抗日的战歌之声

相关内容:

“珍藏的记忆”系列第六集
《延安颂》| 唱响奋起抗日的战歌
1939年春天,延安大礼堂举办了一场晚会,头一个节目就是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生郑律成创作并演唱的歌曲《延安颂》。演唱结束后,毛泽东主席高兴地鼓掌。在抗战年代,《延安颂》拨动了无数热血青年的心弦,唤起了他们对延安的向往,鼓舞着他们奔赴各个抗日战场。

《延安颂》手稿


郑小提在整理父亲郑律成的遗物时发现了《延安颂》的手稿。

他手稿,五线谱纸,钢笔写的,谱子上面写的“郑律成”。

郑律成出生在朝鲜半岛光州,当时朝鲜半岛已经沦为日本殖民地,郑小提说:
他1914年出生,他的这一个家族,包括他父亲,包括他的几个兄弟,都是反日,都是不愿意做亡国奴,就是到中国来,就是要寻找一条抗日的道路。他在33年的时候到了南京搞抗日活动,在这个当中,他接触了很多左翼朋友,这个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个壮举也是很鼓舞人心,他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了解了当时的延安。

郑律成在延安

1937年10月郑律成奔赴延安,成为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生。
延安的那种环境也给他很大的触动,虽然很贫穷,对吧,光秃秃的山,也挺荒凉,但是实际上延安城本身是一个很青春焕发,这里面的人精神状态那是完全完全不一样。在那里头啊到处都是歌声。吃饭前,那么要唱歌,开会前肯定要唱歌,到处都是歌声,非常振奋人心。他说我就萌生一种想法,他说我就是想歌唱延安。歌颂延安,我觉得就是歌唱革命。你一听“啊,延安···”,就发自他内心的,好想拥抱你,怎么能融到里头去,就是这种感觉。

郑律成在延安指挥歌曲演唱

1939年春天,延安大礼堂的晚会上,头一个节目就是郑律成创作并演唱的歌曲《延安颂》,毛泽东主席高兴地鼓掌。
《延安颂》是他的成名作,他37年10月到的延安,38年春,他就写出了《延安颂》。毛主席都带头鼓掌,当时这个就很快就传了,传开以后,就是延安也唱,后来就是传到国统区也唱,然后还传到了海外。美国就募捐为中国的抗战,募集资金的时候,他们就是两首歌,一个就是《延安颂》,一个就是《义勇军进行曲》,世界也认识了延安。谁在真正抗日大旗,中流砥柱,就是延安,中国共产党。

《延安颂》表达了千百万革命人民向往延安、热爱延安的真挚感情。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仇筠茜说:
在抗战这样特定的历史语境下,《延安颂》所传递的不仅有画面,更有信念,拨动了无数进步青年的心弦,鼓舞着他们奔赴延安,奔赴各个抗日的战场。

郑律成的女儿郑小提

1939年郑律成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创作的《八路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郑律成的女儿郑小提就出生在延安:
当时生我的时候,因为我母亲没奶,没办法就把我父亲那个小提琴给卖了,买只奶羊回来,就挤羊奶喂我。我的名字呢,就是为了纪念那把小提琴,所以也叫“小提”。

同样从事音乐工作的郑小提,满怀深情弹奏起父亲创作的《延安颂》……

《见证初心·百集京华党史故事》
总监制:李秀磊

总策划:景兵、邢立新、李哲勇、谢先进、张延红、焦钰晖

审稿陆健

采制秦鲁一

录音:滕欢

新媒体:陆健、郭峥

片花制作:兆龙、滕欢、唐甜甜、孟孟

部分音响素材选自纪录片《国家记忆》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特别鸣谢: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听广播:AM828 FM94.5

微信号

发布于 2025-05-06 01:32
收藏
1
上一篇:2003年延安颂开拍风云,马晓伟勇敢直抒胸臆,我要挑战蒋介石角色 下一篇:玫瑰映照下的时代印记,香港电视剧大地恩情中的香港时代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