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土豆=马铃薯”引发台“教育部长”热议,我们的土豆竟指花生?

这个事件涉及到台湾地区教科书中对“土豆”和“马铃薯”的表述问题。台湾地区的教育部长对此表示关注,并指出教科书中的“土豆=马铃薯”表述可能存在误导。这是因为台湾地区的“土豆”实际上指的是花生,而不是大陆地区通常所指的马铃薯。
这一表述差异可能源于两岸地区在语言和饮食文化上的差异。在大陆地区,土豆通常指的是马铃薯,而在台湾地区,土豆则特指花生。因此,教科书中将“土豆”和“马铃薯”等同起来,可能会让台湾地区的学生产生误解。
对于这个问题,教育部长表示,将“土豆”和“马铃薯”等同起来可能会影响学生对食品的认知,并呼吁相关部门对教科书内容进行审查和修改,以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相关概念。
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两岸地区在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在教育领域如何正确处理和表述这些差异的重要性。

相关内容: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综合报道 记者赵友平】联合新闻网、TVBS新闻网等台媒17日消息称,台湾初中生物课本中近来被发现以大陆用语“土豆”称呼“马铃薯”,有人借此批评大陆用语“渗透”台湾人生活。“台独”小党“时代力量”“立委”陈椒华17日还询问台当局“教育部长”潘文忠“土豆是什么?”潘文忠说:“我们的土豆是指花生。”他对教科书出现大陆用词“感到惊讶”,声称这部分若是出版误写将做纠正。

据TVBS新闻网报道,日前有网友在脸书发帖,称台湾教科书出版商康轩文教出版的初中一年级下册生物课本“生物的命名与分类”中,通过三格漫画帮助学生学习,其中马铃薯称做“土豆”。学生A说:“上周末跟家人去餐厅吃到一道糖醋土豆丝,超好吃的。”令学生B感到疑惑:“什么?土豆那么小又硬,怎么切丝啊?”学生A则:“啊?土豆很大颗啊?我说的土豆跟你说的土豆是同一种吗?”该课本还标注有“土豆=马铃薯”。

报道称,陈椒华17日上午在台湾地区立法机构就此询问潘文忠,潘文忠一听到说有生物课本将马铃薯称作土豆,惊讶问道:“会吗?”他还声称,这审查应该过不了,“台湾教科书怎么可能使用大陆的用词”。陈椒华则“提醒”,“有关自然科学名称,教科书应该要审慎检查,不该草率”云云。

TVBS新闻网称,上述网友补充说,有康轩文教从业人员表示,根据台当局“教育部”的辞典,土豆的释义中也有马铃薯的意思。

报道称, TVBS新闻网记者通过台当局“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输入“土豆”查询,发现其释义既有三种,1.豆科“落花生”、“花生”的别名;2.茄科“马铃薯”、“洋芋”的别名;3.豆科“葫芦茶”的别名。

陈椒华和潘文忠对于“土豆”也可称作“马铃薯”的反应,引发岛内网友批评。有人说:少见多怪,满脑子意识形态。↓

也有人说,马铃薯、洋芋这两个用词也是大陆来的。↓

还有人问:没正事可忙吗?↓

就在今年3月中旬,无党籍“立委”高金素梅在立法机构质询时的简报中使用简体字,也引起民进党的批评,民进党甚至还要求高金素梅道歉。对此,高金素梅曾在脸书发文回应称,堂堂“执政党”竟然围绕字体做文章,而不愿面对台湾被美国霸凌的原则问题。

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朱凤莲此前也曾表示,使用简体字,听大陆歌曲,看大陆影视剧,说大陆流行词,确实已经成为台湾青少年的一种时尚。这充分说明,促进两岸青少年之间的交流,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是两岸青少年增进了解和理解的有效途径。两岸的青少年虽然成长环境不同,对世界的看法不尽相同,但我们的根是一样的,骨子里的文化是一样的。

发布于 2025-05-06 22:42
收藏
1
上一篇:BTV军刺热播,尔玛依娜撕掉“天仙妹妹”标签,用实力诠释新角色 下一篇:大王别慌张好评如潮收官!土豆吕严拍摄幕后互赠“差评”温馨回忆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