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头版聚焦!爆红影视剧取景地,江苏百年名校魅力绽放

《光明日报》头版聚焦的这所江苏百年名校,很可能是指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学府,其校园内环境优美,建筑风格独特,是很多影视剧取景的热门地点。该校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902年创建的南京优级师范学堂,是中国最早的高等师范教育机构之一。近年来,随着一些影视剧在此取景,南京师范大学的名声也日益响亮。

相关内容:

有没有那么一首歌,会让你轻轻跟着哼,在沉醉音符的同时,便想起了在南京大学的时光?你日积月累的音乐歌单里,有哪些歌曲会触动心怀,让你忆起南大的青春故事?本期推送,小编带大家听一听歌曲中的南大……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

那一天 那一刻 那个场景/你出现在我生命/从此以后 从人生 重新定义/从我故事里苏醒

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为了与南大"久别重逢",每个南大学子都有过一段风雨兼程。一抹南大紫,一纸金榜书,一句"恭喜,你已被南京大学录取",故事便已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小蓝鲸从五湖四海汇聚而来,奔赴与南大的约定。当真正踏入这里,所有的场景由梦想变为现实,人生,因此有了崭新而活力的新起点。

初遇南大,是年华正当与百年学府的青春碰撞。钟灵毓秀、生机勃勃的南大,百余年来伫立金陵城中,风姿卓越。人群熙攘,楼宇静立,贴心的学长学姐、亲切温暖的老师,每一步、每一眼,都是初次相遇的欣喜。

初遇南大,是国歌声中已然担起的青年重任,听党委书记亲切寄语,"从这里开始,实现不一样精彩",即从识读南大开始,实现"起点"不一样精彩,做一名出神入化的南大人;从融入南大开始,实现"过程"不一样精彩,做一名出奇制胜的南大人;从荣光南大开始,实现"结果"不一样精彩,做一名出类拔萃的南大人。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怎么会有这般美好的开始?

追梦赤子心

继续跑 带着赤子的骄傲/生命的闪耀不坚持到底怎能看到/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为了心中的美好/不妥协直到变老

遇见南大,每一位赤子的追梦之旅便由此启程。

118年岁月峥嵘,或许因为南大良师相伴、教学相长,你追梦而来。你可以和中外院士、诺贝奖得主、百家讲坛名师面对面,也可以在课堂上听领域内的顶尖学者传道授业;《光明日报》头版聚焦,院士、学者倾力加盟,南大创新课堂"科学之光"是学校给予新南大人的"见面礼"。29位中国科学院院士,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还有在国际或他国当选院士13人次,135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92位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国内外的学术"大牛"或许就是你的启蒙之师。

118年初心不变,或许因为南大孜孜求索、追求真理,你追梦而来。立足学科发展,追求科学名世。南大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0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作为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南大有15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21个学科获评A类。此外,在最新的ESI学科排名中,南大17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4个学科进入前1‰

118年育人为本,或许因为南大春风化雨、诲人不倦,你追梦而来。如果良师的教学相长是南大桃李芬芳的基础,那么南大的人才培养模式便是为一流本科教育锦上添花。"三三制",即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专业学术、交叉复合、就业创业,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在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和大理科班 7 个试点院系设立"拔尖计划班",学科总数位列第一;本科生导师制,课内外对学子做思想与学术引领,给予全面的学业指导。以"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为引领,南京大学倾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的"南大样本"。

人生路上也许崎岖,但在南大,追梦的路上总会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

夜空中最亮的星

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指引我靠近你

追梦路上负重前行,每个感到疲惫与迷茫的夜晚,抬头仰望星空,你或许会找到继续前进的力量与榜样:浩瀚星空中,14颗以南大校友和学校命名的小行星闪耀夜空。星光点点,在浩瀚苍穹中光芒看似微弱,但聚集起来便是一团火,照亮每个南大学子前行的道路。

不卑不亢,为国"代言"。作为外交部第27位发言人、第5位女发言人,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外交部新闻司首位女性司长,南大1988级校友华春莹以精准的发言措辞、得体的对外涵养,以"星火燎原"的实力成为"中国最美发言人"。

"有两种价值观,一种价值观呢,是戴着非常昂贵的手表,好显示出自己身价百倍;另一种价值观是我这种价值观,一块不贵的手表,因为我戴过了,所以身价百倍。"23岁入职华为、34岁成为博士、34岁迈入军旅生涯的中国第一位女实习舰长韦慧晓,从南大走出,如星火散入海疆。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校友袁辉,毕业一年便辞去在城市的安逸工作,只身前往山区支教。近10年间,奔赴在社会各界争取有利资源助力教育扶贫。2019年,他荣获"马云乡村教师奖"。"心有光芒,必有远芳",少年壮志,三尺讲台,袁辉让山区的孩子们看见希望的星光。

获教育部国家奖学金、南京大学徐新国际交流奖学金,并持欧盟委员会伊拉斯谟奖学金赴英国肯特大学交换学习,于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南京大学2016届外援英语系毕业生陈研位列2018年度罗德奖学金名单中,是4位中国罗德学者之一。

发表SCI论文2篇,获得宝钢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曾在康奈尔大学Darrell G.Schlom院士与Kvle M.Shen教授课题组实习,南大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2019届本科生李颖飞,一举拿下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等9所世界名校的offer。

……

青春梦想,也许有无奈、彷徨,但南大人凭着一股独有的韧劲和勇气,在逆境中踏遍泥泞、负重前行。

因为南大,每个人都可以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八舍旁的梧桐树与开水房

我想在记忆变得更差之前回到这里/再重新走一遍通往八舍的那条路/在这条路尽头 我仿佛看见依然年轻的你/还在终点等我 就好像时光从未让你变得衰老

八舍,南京大学鼓楼校区的一栋女生宿舍楼,从广州路经过南京大学门口就能一眼瞧见它。在男生眼中难以接近却又无比向往的"公主楼",在居住过的女生心里,就如同电影《致青春》的画面一样,复古,温馨。

在南京,甚至全国,可能都没有哪个宿舍像南大鼓楼校区的八舍一样传奇了。这里有着无数南大校友大学时代的青春故事,曾住着他们最牵挂的人和遥远的梦,即便过了多年也无法忘怀。歌曲《八舍旁的梧桐树与开水房》是南大文学院校友陈霄创作,收录在他的首张个人专辑中,歌中唱尽了关于南大的青春记忆。

如今,由于改建,南大校园中的八舍早已不复存在,但关于南大的记忆,早已融入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

伫立百年的北大楼,明城墙砖砌筑的大礼堂,中西合璧风格的小礼堂,江苏藏书量最大、中国藏书量前三的"中国最美图书馆"杜厦图书馆,全国高校设施最先进的天文台之一左涤江天文台,建筑面积近两万平方米、用地面积76500平方米的"火立方"方肇周体育馆……南大景致风格各异、魅力独具,《建国大业》、《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血战长空》等著名影视剧中皆有南大的一隅风景。穿越百年风雨的钟声里,设计错落有致的建筑中,有南大的百年历史,有南大人的青春故事。

八舍旁的梧桐树与开水房,都是关于南大的青春记忆。

My City南京

我喜欢这里每个没下雨的早上/走遍这里每条马路胡同和小巷/我闭上眼都能够画出这城市的构图/此时我的身后依然还是莫愁湖

无论你是先爱上南京,还是先爱上南大,这座城市都有着难以抗拒的无穷魅力。她曾是烟雨楼台、金陵梦好的六朝古都,曾是名人辈出、文化繁荣的民国首府,也是现在融合古今、沉稳活力的美丽都市。

作为一座拥有6000多年文明历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建都史的城市,2016年6月,南京被定位为"特大城市",仅次于上海。9月初,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II2020)》中,南京市排名中国第4,全球第21位。9月19日,"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0"最新数据和研究成果发布,南京在全球科研城市中排名第8,中国第3

2018年起,南京连续三年出台市委1号文件及配套细则聚焦创新名城建设。大学生"宁聚计划"、"创业南京"英才计划等系统化的引才项目全面实施,举荐制的选才方式不拘一格,全链条的人才保障走在前列。

2018年初,南京市委一号文出台,其中明确支持名校名所与名城融合发展,让高校院所的创新成果走出来,并探索建立新型研发机构等成果转移转化的新机制。创新名城建设中,南京依托高校院所优势创新资源,创新探索"支持人才团队持大股"等成果研发转化新机制,在推动科技成果项目化落地,孵化科技型企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文件出台后,南京大学积极响应,修订了《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细则》,对成果转化以及教师收益分配做了明确规定。

作为南京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龙头",在南京创新名城建设中,南大率先响应、主动参与、精准对接,带头组建了38家高质量的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引进企业超百家。

从仙林出发,路过中山陵,漫步明城墙,赏花鸡鸣寺,最爱的,还是南大。

几曲唱罢,余味悠长。写进歌中的热爱,唱入曲中的希冀,都在南京大学的每个角落中流转,在每一个南大人心中回响。关于南大的记忆,你是否也有一首歌在脑海中吟唱?


关注"南大招生小蓝鲸"号,获取关于985、211、"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南京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部分素材来源:南京大学官微、南京大学新闻网、南大招生小蓝鲸等

发布于 2025-05-07 01:43
收藏
1
上一篇:沙尘暴剧震人心,沙漠寡妇惨遭名校生炼成焦尸,人性黑暗面被无情撕开 下一篇:芈月传童星闪耀,考入海军名校续写青春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