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想到,2022年最让我惊艳的一部剧,竟然是讲“重卡行业”的。
乍一瞧剧名还有点平淡,叫《大博弈》。
但别看它剧名是“博弈”,其主要内容,可不是专讲商战和人心险恶。

该剧是由周梅森老师自己原创的同名小说改编,侧重点在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伟大历程”。
在时代的洪流里,从来没有黑白分明,也不存在单纯的好人和坏人,更多的,是互相掣肘也互相成就。
有进有退,有人性的复杂,有现实的深度,让该剧的原作反响就很热烈,相信改编的影视版也不会差。
演员阵容也很强大:秦昊、万茜、田雨、谭凯、刘琳、杜源、柯蓝……
一眼望去全是“老熟人”,且各个演技在线。

再快速刷完第一集,我就知道,这部剧稳了。
原因很简单。
近些年来,国产剧似乎就陷入了一个怪圈。
你别管是什么古装剧、年代剧、还是现代剧,别管是神仙还是妖怪,是白领还是蓝领。
几乎出现在大荧幕上的角色,各个都在忙着谈恋爱。然后还有不少观众,真就爱看这些“工业糖精”。
这就导致一些现实主义题材的剧集不好拍,拍了也没啥人看。
但这类型的剧集一旦拍好了,那就好比《人民的名义》、《人世间》、《觉醒年代》。
让人看完就想说一个字——爽!

一、编剧周梅森,太会讲故事
周梅森是谁?
周梅森被称为“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大家所熟知的《人民的名义》、《突围》、《我主沉浮》都是周梅森老师的作品。
可能有人会说:周梅森也太敢写了,这怎么写的都是敏感题材,一个闹不好就要踩红线的。
实际上,周梅森老师不仅敢写,更会写。

本来“面临破产的国企如何涅槃重生”、“几代企业家波澜壮阔的奋斗史和成长史”就不好写。
写大了,容易假大空,脱离群众难以共情。
写小了,又会导致“四不像”。
工业剧不像工业剧,现实剧不像现实剧,内涵也体现不出来,反而成了一锅多种元素混合在一起的“大乱炖”。
但周梅森老师巧用了这三招,直接就把“接地气”和“有深度”这两个调性相反的内容整合了!
这第一招,就是开头情节要“亮眼”。
东南亚、雨夜、枪战。
秦昊饰演的男主孙和平,在这一地兵荒马乱里“淡定”地卖着耗子药。

等等,耗子药?
没错,咱的男主,就是个卖耗子药的。
而且他还卖到发家,卖到致富,卖到整个北方机械企业,只有他负责的海外部盈利。
卖老耗子?有这么挣钱?
其实重点,不是在卖耗子药挣钱,而是要突出男主孙和平,能在逆境中发现转机,且永不服输。
把一个精英从繁华的都市,下放到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正常有几个人还能保持心态平衡?更别提还要在这地方琢磨怎么绝处逢生了。
但孙和平,就是从东南亚的一地老鼠里看到了商机,他卖一包老鼠药的利润,竟然比一台单缸发动机的成本还多。
这已经超出精英的范畴了,这是个商业鬼才啊!
老厂长也是看重了这一点,决定委以孙和平重任,让他接任北机的新厂长,带北机逆境翻盘!

其他领导当然不可能同意。
让一个卖耗子药的当新厂长?说出去不怕人笑掉大牙?
所以孙和平刚回主战场,就面临内忧外患。
对内他难服众,对外公司即将破产。
那孙和平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再来看编剧周梅森准备的第二招:剧情内容要真实!

二、田雨哭穷、秦昊骗贷、谭凯画饼
公司濒临破产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肯定是拉投资啊!
现实可不是偶像剧,没人骑着白马来救你,转机也不会从天而降。
于是孙和平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怎么把投资搞到手。
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要知道当初白手起家的大佬刘强东,都差点因为拉不到投资破产。
但好在孙和平有个厉害的老同学,也就是宏远集团的老板,田雨所饰演的商人刘必定。

刘必定跟孙和平是同学,也曾是北机的员工,不过刘必定嗅觉敏锐,早早就脱离北机自己单干,赚得盆满钵满。
刘必定其实有钱,可“无精不商”,商人讲究的是互惠互利,是等价交换。
所以在孙和平刚找上刘必定的时候,刘必定就一个字:躲。

他能不躲吗,他是商人又不是慈善家。
他跟孙和平有交情不假,但这交情要他花出大把大把的真金白银,去拯救一个死气沉沉的老厂,这怎么算都是笔亏本买卖。
这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无奈刘必定只能给孙和平出馊主意——骗贷!
能骗到固然好,骗不到他也算是为老同学“竭尽全力”了,哪怕结果不尽人意,最起码心里有个安慰。

这不是办法的办法,把孙和平给难住了。
就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谭凯扮演的汉重集团老总杨柳,也就是孙和平和刘必定的学长,上线了。
杨柳当即决定,要给北机投资一千万,同时还表示,如果顺利的话日后再增资三个亿。
嚯,还真是财大气粗!

现实中要是一个连工资都发不出来的老厂,真遇到这样重量级的金主,估计做梦都能笑醒了!
结果北机的员工们根本不同意!
天上哪有掉馅饼的好事,杨柳这么大手笔,就是为了把北机收编,也就说,以后他的汉重是爸爸,北机是儿子。
以后北机就给汉重打工了。
按理说破产重组在现实里比比皆是,北机的员工们就那么有骨气,要跟北机共存亡?
别傻了,这部剧的编剧是周梅森。
北机的员工们有点骨气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如果北机破产了,他们每个人都能拿到一大笔遣散费,这不比辛苦搬砖来钱更快更舒服吗?

就在北机和汉重僵持不下时,刘必定又过来掺一脚。
他可不是良心发现,他是害怕北机落到他的死对头汉重手里,那将对他的宏远集团造成重大打击。
于是在田雨哭穷、秦昊骗贷、谭凯画饼后,一场三方的极限拉扯,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北机最后到底鹿死谁手?
孙和平能不能力挽狂澜?刘必定能不能完成自救?谭凯能不能得偿所愿?
这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博弈,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大博弈”。

三、细节决定成败
在有了亮眼的开头和扎实的剧情后,观众们看剧的积极性也被吊起来了。
但基本有点写作功底的,都知道开头要美,中间内容要扎实,结尾要有力。
那怎么区分上乘之作和普通作品呢?
没错,就是细节。
周梅森老师在细节方面的运用,让人拍案叫绝。
光是剧情推动人物行动还不够,周梅森老师偏偏安排细节,让观众同意人物的做法。
什么叫“让观众同意人物的做法”?

举个例子,你看一部电影,男主因为穷要去抢钱庄,这观众肯定不爱看。
为啥?因为脱离群众,背离主流价值观。
但如果编剧这样写:这家钱庄恶事做绝,拖欠男主工钱,逼得他妻离子散,父亲病重没钱医治,母亲出殡没钱下葬。
这时候男主想抢钱庄,你让不让?你肯定不那么抵触了。
周梅森老师正是安排了几个类似的情节,给人物一些不那么恰当的行为,安排了非常恰当的理由。
让观众觉得,即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比如孙和平管杨柳借钱的时候,他想借五千万不说借五千万,他说想借三个亿。
乖乖,你是来借钱的还是来抢钱的?

但这也正是孙和平的高明之处,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中国人骨子里就爱折中。
孙和平无论开口借多少钱,大概率都要被杨柳砍价,所以他就丢出了一个杨柳不可能接受的数字,然后再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就好像一些购物平台的套路,说什么大促。
实际上在大促之前就涨了价,然后在大促的时候又“打折”也就是原价卖给消费者,这让不少消费者以为自己占了便宜。
再比如孙和平在接受了杨柳的投资,北机成了汉重的附属公司后。
孙和平又决定联合刘必定,背刺汉重一刀,自立门户。
这什么情况?主角是个背信弃义的坏人?观众能忍?
你别说,观众还真忍了。

因为周梅森老师细节铺设到位了,所以就算孙和平做的选择不那么“正确”,观众也允许他做。
孙和平的愿望,从一开始就是想拯救北机,接受汉重的投资成为附属公司只是无奈之举。
可汉重若好好对待北机也就罢了,汉重竟然带头吸起北机的血,这是孙和平无法容忍的。
所以他才打算跟刘必定联合,玩一招釜底抽薪。
刘必定或许也不是什么好人,但敌人的敌人,不就是朋友吗?
哪有永恒的伙伴,成年人的世界里,只有不变的利益。

话又说回来,即便这哥仨窝里斗得这么狠,可商战毕竟不是这部剧的主题。
在面对外资企业的时候,打得鼻青脸肿的哥仨,又出奇的团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
——发展中国重型装备制造业!
人性的复杂,中国企业家永不服输的狼性精神。
这是我们与市场的博弈,更是我们与时代的博弈!
结语:
除了以上这些亮点。
《大博弈》剧情节奏明快,悬念迭起,能用一集讲明白的事绝不用两集,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可看性。
而且既然背景是一个时代,那有了老爷们们在前面扛大旗,后面又怎么少得了我们的娘子军呢?
《大博弈》在塑造女主方面,也是一绝。

无论是万茜饰演的钱萍、柯蓝饰演的秦心亭还是刘琳饰演的陈丽娟,均不是剧中的花瓶。
而是使剧情更丰富,推动剧情发展的有生力量!
《大博弈》预计全篇共四十集,目前已经放送到了第二十一集。
在原作结局中,这三兄弟,都有遗憾和满足。
可以说,没有人真正笑到最后,但每个人,又都有所收获。
所以对于影视将会如何操刀修改这哥仨的命运,我还是相当期待的。
就是不知道这部《大博弈》能不能助周梅森老师,续写《人民的名义》的辉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