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燕子李三传奇,盗取大总统情人鞋,险遭日军沉湖,终从生死边缘脱逃

燕子李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著名的盗贼,他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关于他的一些事迹,包括偷过大总统的情人鞋子,以及被日本人沉湖后死里逃生,虽然有一定的历史记载,但这些故事的真实性在学术界和民间都有争议。
以下是关于燕子李三的一些基本情况:
1. "燕子李三其人":燕子李三本名李景华,河北人,出生于1880年左右。他自幼父母双亡,生活贫困,因此走上盗窃的道路。
2. "偷大总统情人鞋子":据传,燕子李三曾偷过大总统曹锟的情人阮玲玉的鞋子。但这一说法的真实性存疑,因为曹锟在位时,阮玲玉尚未成名。
3. "被日本人沉湖":在抗日战争时期,燕子李三被日军抓住,据说日军为了报复他的盗窃行为,将他沉入湖中。但这一说法同样缺乏确凿证据。
4. "死里逃生":关于燕子李三在沉湖后死里逃生的故事,更是充满了神秘色彩。据说他在沉入湖底后,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成功逃脱了日军的追捕。
需要注意的是,燕子李三的故事虽然具有传奇色彩,但其中很多细节的真实性有待考证。在历史研究中,我们应该保持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对待这些故事时要谨慎辨别。

相关内容:

“燕子李三”连环画

过去人行走江湖,都喜欢起个响当当的诨号,一是为扬名,二是为避祸

比如“大刀王五”、本名是王正谊,为了营救谭嗣同等爱国志士,才决定隐姓埋名。

还有“燕子李三”,小偷唱名肯定不能光明正大,起个诨号既省事,道上人遇上,还得敬他三分。

本来该被人淡忘,架不住现代这些不会起名的编剧导演乱用、滥用,是个配角就要安插个“王五”“李三”的名头。

所以“燕子李三”反倒流芳百世了,而关于他的传说也越来越邪乎。

究竟燕子李三是否确有其人,他的轻功又是怎么一回事,咱们结合史料一看便知

01.李三学艺

燕子李三有原名嘛?我相信是有的。但网上所谓的“李景华说”、“李圣武说”、“李云龙说”都不可信,要么事迹大相径庭,要么就在家中不排行老三。

总之,外人不知其原名,李三就是其原名

清末民初的时候,李三随叔父从河北涿州到了沧州,可没过几年,叔父就意外去世,李三也被赶出去讨生活。

民国时期武馆

沧州尚武,有钱的去六合武馆学些刀枪棍棒,没钱如李三,只能跟混混学些小偷小摸。

偷术也有高下,溜门撬锁、翻手为云(撒石灰)覆手为雨(下蒙汗药),当不得稀奇,飞檐走壁才是上乘功夫,李三就想学这。

而道上传说会爬墙的,只有神偷门燕子刘

燕子刘虽“有教无类”,但和孔子老人家一样,他也要束脩,这束脩还不是一般的金银财宝。

李三有次从富户手里,盗得一幅《半山图》,就想着携宝拜师。

到了神偷门,见主坐上的燕子刘手如三寸丁,面如古树皮,唯小腿壮实,将下身短打都撑的紧绷,显然是有真本事。

对方收了画,也没说答不答应收徒,摆手示意:“你要想学真本事,就到直隶总督那帮我取双鞋。”“金鞋银鞋?”“总督夫人的绣花鞋。

当时是民国十二年,直隶总督指的是“保定王”曹锟。这老贼头靠贿选上的位,怕死无比,家中戒备异常森严,持枪护卫便有百多人,而且是昼夜值守,是油淋不进,水泼不进。

他挠挠头,倒不是畏难,以李三的本事,莫说窃总督夫人的绣花鞋,就是窃总督夫人的肚兜也不是问题,可关键是,那么多古董字画不要,为何燕子刘偏倾心于这女子闺中之物?

想着想着就到了总督府,三进三的院子看着唬人,可李三脑子一运,随意找个狗洞就皇皇入内。

进来之后,发现曹家人都聚集在中院,原来曹老太太今天过大寿,请了杨小楼来做猴戏,演的是《闹天宫》的折子。

他本想趁守备松懈,取了郑氏(总督夫人名讳)绣花鞋给师傅交差,却听那戏文唱到“仙居灵台方寸山,传道教法数百载.......”即孙猴子拜师斜月三星洞的场景。

李三转念一想,不对啊,师傅莫不是和戏文里唱的一样,在考较自己?把这双鞋原封不动上交,燕子刘肯定认为他悟性奇差,爬墙功夫大抵也不会传,可到底,师傅内心要的是什么?

此时下人经过墙角,嚼舌根道:“说来也奇,今儿个老太太大喜日子,老爷晌午就不见人影,你可没瞧见郑太太刚才那面色...”

另一人附和:“可是了,老太太宴上还说‘山中无草难养羊,房中无君难留娘’显然是怪罪夫人看不住人。”

李三听罢竖起了耳朵,他对大户人家的琐碎无感,但江湖上传言,曹锟和燕子刘当初曾为了一个女人结下怨仇,莫非师傅派我来,明面上是盗鞋,其实是想给曹锟难堪?

他心下一定计,抄了郑氏的绣花鞋,转身前往南头窑,一看曹锟和他的情人蕊芳,果然在“金玉堂”私会。

李三也是艺高人胆大,他先在床底盗了蕊芳的绣花鞋,又拿起床边的黄纸,不紧不慢的折了个纸燕子,再从正堂离去,床上二人忙着正事,愣是没发觉

不多时,总督府和曹锟两头都开始找鞋,李三蔫坏,把蕊芳那双鞋戳了个洞,送到郑氏房里去,弄得丫鬟护卫人尽皆知,曹老太一看那破鞋,当场就气的背过身去。

郑氏出身名门,性格强势,年轻时曾否了青梅竹马刘家的婚约,下嫁给当时还在街头卖布的曹锟。

可今日这事一出,才知一生所托并非良人,又看到那纸燕,内心自然是五味杂陈。又过了一些时日,曹锟要收蕊芳为姨太,郑氏心灰意冷,竟上了清凉寺,终身与青灯古佛相伴。

02.燕子扬名

当然这是后话,只说李三献上郑氏的香鞋后,燕子刘果然老怀大畅,当即就决定传李三‘盗统’,只见他悠悠开口:

戏子拜刘伶,混子拜关公,你可知咱们偷子拜的是哪路神仙?”

“梁上跑马的时迁?”燕子刘摇摇头,将腿踏在座位上,以手向天作揖:

“自是那绝圣弃智盗跖。”

“《盗经》有云:‘孔丘以圣人之道说跖,以万户之邑诱之,然跖讥丘为愚民之谓尔……世人弃之我取,世人惜之我予,盗无道耶?盗亦有道。’”

《庄子·盗跖》

燕子刘说完语气黯然:“可如今江河破碎,圣人不出,大盗不起,时局一恶,莺儿燕子俱黄土!”

李三一破落户,自然是听的云里雾里,只是不住磕头兼“请先生教我”。

燕子刘见此也就不对牛弹琴,指着窗外远处的白塔说道:

“你看见那白塔寺了嘛,等什么时候你能不用手,光用脚从塔底爬到塔顶,我这门‘蝎子爬’的功夫也就领悟的差不多了。”

天津蓟县白塔寺

李三张大了嘴,要知道,白塔寺始建于元朝,由尼泊尔大师阿尼哥建造,除了塔顶和滑盖,塔身全是由光滑的砖石砌成,从远处看就是个大圆柱,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更别说爬上去了。

好在燕子刘不是让他直接爬,而是先传给他脚上运气的法门,让脚弓蹦起,气全运在脚后跟和脚尖上再爬。这便是‘蝎子爬’的关窍,据说练至高深,可穿房越脊如履平地

此日之后,李三便无论寒暑日日勤加练习,可还没等他爬到塔顶,燕子刘就故去了。李三为了师傅传承不断绝,就神偷门改为燕子门,自己也以“燕子李三”行走江湖。

之后几年,燕子李三就在直隶等地流窜作案,天津卫有名的富户军阀都给他偷了个遍,其中“荣禄案”更是使得燕子门声名大噪:

荣禄

荣禄是老佛爷跟前的红人,时任天津府总督。他老婆有个珍珠别针,相传是光绪的寿礼,当初慈禧流亡山西时,曾用这别针换了一碗油泼面,后来不知怎的,落到了荣禄手里。

这别针又送给了他老婆,荣禄老婆对这别针宝贵的紧,一日不离身,连睡觉都戴着,只有洗澡的时候才脱下片刻

李三就有这本事,趁夜黑风高,愣是把这珍珠别针盗了去,还往荣禄老婆的亵裤上留了只纸燕子。

荣禄那个气啊,后槽牙都快咬碎了,你想想,这珍珠他老婆随身携带,只有洗澡时才脱,得亏李三不好色,否则就不是偷别针,而是该偷人了。

他气归气,对外却说燕子李三是徒有虚名,发出话来,“偷女人东西算什么本事,有能耐,把我这官印也偷去好了!

要知道江湖人最好面子,荣禄料定燕子李三心高气傲,听了这话肯定要来。他呢,提前叫人采购了个玻璃箱子,把官印放在里头,派人昼夜轮流盯着这箱子不动弹。

古往今来,偷术再高明,也没见有能在人眼皮底下使招的,屋外又有军队布下天罗地网明哨暗哨不计其数。江湖人都说,只要燕子李三不傻,绝不会受激应战。

荣禄瞪大双眼盯了两天,前两天李三没来,荣禄和侍卫都放松了警惕。

第三天夜里五更,荣禄打了个小盹,燕子李三来了,原来两天前他就在梁上趴着,蒙头盖脸,紧身皂衣,和黑暗融为一体,熬鹰般熬了两日,才寻到这么一个下手的机会。

他把绳索垂到玻璃箱前,倒吊着,双手放空,用脚发劲一寸一寸往下爬,稍有风吹草动,李三就和洞里的蝙蝠一样不动弹,真是技艺精绝。

但这么高明的偷术,也架不住防贼的耍赖,李三把那玻璃箱一掀,官印一拿,才发现印下面还有机关,他这一提,堂前屋外警铃声大作。

有小偷!”外面人一喊,荣禄立马转醒:“把我的步枪拿来!”见对方起了杀心,李三赶忙调转身子,沿着绳子飞速向上爬。

士兵冲了进来,劈里啪啦对着上方一通乱射,十枪有九枪都被房梁挡住了。荣禄连忙摆手制止,“快去屋顶上抓人,他再跑还能往天上跑不成?

下人一听搬来梯子,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往房顶上围,由于屋顶人太多,荣禄登上房顶时,根本看不清中间啥情况。

“怎么样,人抓住了嘛?”他焦急喊问道。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里面的人就跟泥塑似的,动也不动,嘴里还喃喃道:“真是奇了...”“还有这等本事...”“莫非真是神仙...

原来燕子李三看无路可走,竟使出汉朝东方朔偷蟠桃时用的“登天索”,他向天抛出绳索,竟能延伸出几十丈,隐隐约约像是挂在云端。

这绳不仅能看还能爬,李三双脚一运功,就像蜘蛛走丝网,刺溜刺溜就爬到了云上,而后消失不见。

(《聊斋志异·偷桃》里“登天索”的场景)

说的离奇,其实现代人通过解密,知道这是种戏法,绳是桐油泡过的,云雾就是石灰粉。

但当时的人们不知道,都纷纷跪地,称燕子李三为“盗仙”,就连荣禄都出于封建迷信,悄悄把海捕文案撤了。

03.智斗日伪

经此一役,燕子门可算发扬光大了,燕子刘在世时门里不过十几人,在李三手下没几年就发展为百多人,其中徒弟李云飞、李云馨、李云龙最为出名,许多“燕子李三”的事迹就是这三人的手笔。

可好日子没过多久,日本人打进来了。民国二十六年,鬼子在卢沟桥发动七七事变,蒋介石放弃北平,只有宋哲元将军带着1500名学生兵拒守,七月三十号,北平、天津沦陷。

日据区的人成了亡国奴,三教九流的江湖人士,要么被收编当汉奸,帮着宪兵队欺压老百姓,要么就得当“顺民”,将所有个人财产上交。

日占时期北平

乱世粮食比金子贵,日本人下了封粮令,燕子李三拿着多年搜刮来的钱物,却换不来一斤大米,他这才明白什么叫“时局一恶,莺儿燕子俱黄土。”

徒弟们都劝李三去香港逃难,他摇摇头:“当年‘幽燕三侠’,大刀王五、霍元甲去了上海,都被日本人害死了。我们这些跑江湖的,离了根据地,就像草木没了根,只能任人拿捏。”

可不逃难,燕子们该何去何从呢?李三想起师傅曾和他说过:“世人弃之我取,世人惜之我予”,年轻时不解其意,如今却咂摸出其中三味。

如今军阀义士都当了走狗,合该我们这些偷子,来悬壶济世!”此话一出,徒弟们有的轰然叫好,有的两腿战战,李三也不勉强,愿意留的留下,不愿意留的当即发钱遣散。

改邪归正之后,燕子门做了两件响当当的大案

一是“拜访”日伪警察局长谭家麟,把他搜刮来的财物分给了穷苦老百姓;二是偷走山东省主席韩复渠与日本勾结的密文,并将密文公布于众。

但树大招风,燕子门的频繁行动,引起了日伪警惕,他们从军部请来了高人——出身锁匠世家的日本女间谍内山美智子

美智子不仅精通八国语言,偷术同样出神入化,传言说,她曾混进蒋公总统府,用一根细细的针,只花了十几分钟就将旋钮式的密码柜打开,成功的窃取过美国支援中国军火的情报。

她老早就听说中国有个神偷叫“燕子李三”,可认为这只是“支那人”自吹自擂,和受过高等教育的日本间谍没法比。

有次燕子门收到情报,说关东开垦团种的大烟要运往北平,三徒弟之一的李云龙,为了防止毒品来毒害中国的平民百姓,决定前去破坏运输线。

可谁知这是美智子的陷阱,她善于化妆,伪装成跟车的老百姓,在李云龙松懈时,用枪打断了他的双腿,四周埋伏的日本宪兵一拥而上,将李云龙抓回了军部。

美智子用尽了严刑拷打的手段,也没能让李云龙吐出燕子门所在地的情报,她便又想出个毒记,叫手下在报上刊登信息,说是仰慕“燕子李三”大名,希望与李三交流技术云云,并允诺,只要他能现身,就把李云龙放了。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鸿门宴,徒弟们也都劝他不要去,可没人清楚,此时的燕子李三已有死志,打算用自己的性命和日本人同归于尽

第二天,全天津城的人都知道了此事,因为燕子李三雇了八台大轿,一路敲锣打鼓的把自己送到了日本军部。

美智子喜不自胜,,明面上她还很有礼貌,又是作揖又是夸赞,心里却说“这可不是羊入虎口了嘛?”

要是换别的日本人,肯定不说废话就把李三扣押了事,可美智子非要证明中国的偷术一无是处,于是便和李三这样说:

“久闻先生神偷术独步天下,我这有一西洋巧匠制成的秒锁,若先生能在一炷香的时间内解开,不仅您的徒弟能活命,以后大日本帝国与燕子门也井水不犯河水。”

说着,就命部下抬来一半人高的钢质保险箱,落到地上“咚”的一声响,可见沉重无比。

燕子李三正想上前查看,美智子却把他拦住:

“我听闻最高明的小偷,能从门背后开锁,先生要真有本事,能否屈身入内从里面把锁解开呢?”

李三想了想,弯下身子钻了进去,美智子立马就把门关上了,然后命令手下把保险箱扔到大沽湖沉掉。

有些日伪听说过李三的本事,都劝说道:“阁下,此人偷术高超,你把箱子沉掉,他等下破了锁钻出来怎么办?”

美智子哈哈大笑,她向部下解释,这是英国人发明的密码锁,里面压根就没有锁芯,燕子李三开锁技术再高,没锁芯怎么破开

汉奸走狗一听,都竖起大拇指,说太君阁下聪明,也俱都以为李三必死无疑。一炷香之后,他们都欢天喜地的把箱子打捞上来,想看看传说中燕子李三的真容。

结果美智子输完密码,门“咔哒”一打开,脸色顿时煞白,里面哪有李三踪影,只有满满一箱子的土炸药!那些汉奸走狗还没来得及逃窜,就和他们的日本主子一齐被炸上了天。

04.后记

奇怪的是,燕子李三自此也失去了踪影,有人说,他以身入局,和日本人一起被炸死了。

也有人说,他改名成了李景华,仍干着劫富济贫的义举,解放后还被有关部门找上门,只是他解释说那些事都是谣传。

其实是他收买了巡捕房的牢头,每每落网就把自己偷偷放出去,再编造些神奇的传说,为自己脱罪,后来越传越离奇,连他自己也觉得可笑。

这究竟是真相,还是为了安享晚年编造的谎言,实在难以分辨。

只知道古往今来那么多小偷扒手,能配上“盗亦有道”的,在盗跖之后,也就属燕子李三了。

您对文章有何看法,欢迎留言在评论区进行讨论!

发布于 2025-05-07 18:22
收藏
1
上一篇:1949年燕子李三脱逃,陈毅震怒下令,三个月内务必生擒! 下一篇:燕子李三飞檐走壁之谜,解剖大腿揭示惊人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