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班长林永灿,石庭忠前来报到!”当希望之门打开,海军老兵石庭忠紧抿双唇抑制住激动的心情,望着缓步走来的老班长林永灿,一个军礼一声“报告”,让无数观众为之感动。
时隔38年,老班长头发已经花白,身形却依然挺拔,他郑重回了军礼,对石庭忠说“你的声音,还是军人的样子。”
“班长啊,你和原来没有变。就是我小石,变成老头了……”
从小就有“军人梦”,18岁穿上军装离开家乡
今年62岁的石庭忠来自山东省邹平县,生长于革命家庭的他听长辈讲述抗日战争的英雄故事,从小就梦想着能够穿上军装、保家卫国,他觉得这是一件格外光荣而有意义的事。18岁那年,他经过层层选拔,从千余人中脱颖而出,进入了刚起步的中国南海舰队,成为一名光荣的海军舰艇兵。
石庭忠
1973年10月23号,这是一个石庭忠铭记在心的日子,那一天,下了一场小雪。怀着自豪与期待,他来到位于广东沙角的新兵训练基地,正式成为了南海舰队训练团学员。
南海舰队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支海上力量,战士们的任务,是护渔护航、巡逻警戒、守卫海疆。经过新兵训练的石庭忠,第一次看见大海,第一次触摸到军舰。然而在兴奋之余,等待着他的还有艰苦的磨砺与考验。
班长的言传身教,为新兵树立起榜样
每天大量的专业训练,最多要游一万米,疲惫加上晕船让石庭忠都极不适应。然而,一切困难都抵挡不住他对南海舰队的热切向往,他盼望着,能早日成为一名真正的航海兵。
经过3个月的预科训练,又经过7个多月的专业学习,1974年10月28日,他和其他新兵一起前往舰队报道,也第一次见到了班长林永灿。班长问“哪个是航海兵?”还没从晕船呕吐的状态中回过神的石庭忠忙举手高声答“我是!”
“哎呀,小伙子长得很精神,就是你看看你吐得这一身吧!”
原来,由于缺少航海经验,石庭忠在上船前吃了很多东西,结果在航行中吐得一塌糊涂。林班长二话不说,把他脱下来的军装摁在水盆里,撒上洗衣粉,洗了三四遍才洗干净。
这一幕让初来乍到的新兵石庭忠深为感动。从农村老家直接来到海军部队,年纪轻轻的他有很多不适应,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班长手把手地教他专业技能,无微不至地关心和帮助他,就像亲哥哥一样,让他觉得温暖的同时也越来越自信、越有力量。
有时候他会看到,在战士们休息的时候,班长会一个人默默劳动,把脏活累活都干在前头。这些点滴细节都在深深感染和影响着石庭忠,他说,班长为他树立了榜样,让他知道要以身作则、要肯吃苦。
“班长挽救了我,给了我坚持的力量”
在一次从码头出发的五千米海上游泳训练中,他们遇到了涨潮。在逆风中拼命向前游着,精疲力竭的石庭忠开始浑身发冷,腿也抽筋了,那一刻他脑子里闪过了放弃的念头,渐渐离队伍越来越远……
这时一个大浪打来,将他打偏了方向,这时林班长用最快的速度游到他身边拉着他奋力往前游,还将两人的游泳圈紧紧扣在一起,一边带着石庭忠游一边鼓励他“坚持,努力!我们很快就能赶上他们!”就在这样的危急时刻,班长不但挽救了石庭忠的性命,也给了他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每年至少有100多天,石庭忠所在的舰队都在海上航行。一次海训返港航行至一半突遇大风浪,林班长凭借经验奋力压住舵轮、稳住方向,保证了舰艇和战士安全。大浪咆哮着不断打下来,班长全身都湿透了,却始终坚守着岗位,直到最后驶离危险区。
“从班长身上我学会了,
在困难面前要坚持不懈,
在风浪面前要无惧无畏!”
一次又一次,班长用行动告诉石庭忠和其他年轻的战士们,面对困难不要畏惧更不能退缩,坚持、坚守才是军人本色。班长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石庭忠,让他从一名新兵,成长为荣立三等功的优秀军人。
班长林永灿
“在班长的教导下,我成为了一名好兵!”
1977年3月2日,石庭忠奉命调到7313艇担任航海班长,他立志要和林永灿一样,成为一名勇敢尽职的好班长。一次在出海时遇到了11级强海风,危难之中他咬牙坚持到了最后,将战舰稳稳操纵在预定航线上,守护了36位船员战士的生命安全。
1979年,石庭忠被调派参与一个新的任务,从此与老班长分别,整整38年没能再相见。但他始终牢记着老班长的教导,坚守岗位、以身作则,1980年至1981年,石庭忠在担任艇长期间保持了零事故纪录,荣立三等功。
1997年,长期出海的石庭忠被诊断患有严重风湿与类风湿,曾经1米75的强壮小伙子,渐渐变得腿也伸不直,身高只剩下1米6。曾有人问他疼吗?他说:“作为一名军人,死都不怕,难道还怕类风湿?”他还对主持人倪萍开玩笑说,“我现在也有一只船,这两条腿,就是我的拖船”。
18岁当兵,14年的海军生涯,这始终是石庭忠一生中最骄傲的回忆。老班长的言行精神影响着他整个军旅生涯,是他从新兵成为优秀舰长的岁月里紧紧追随的航向标。
“他虽然弯着腿,但军人的气质从未丢过!从1米75变成1米60,这就是军人,是我们默默奉献的军人形象!他来寻找他的老班长,就是在找坚守、坚持,和坚强。”
——郁钧剑
《等着我》为老兵圆梦,忆军旅岁月,此生无悔!
石庭忠一直为自己是南海舰队一个兵而自豪,也一直为曾用14年青春保卫着祖国海疆而骄傲。这位老兵虽然已经退伍30年了,但他心中的航线从未止步。他想找到当年的老班长,向他再敬一次军礼,对他说“班长,你说过的,我都做到了。我没有辜负你的期望,你的兵是一个好兵!”
在《等着我》寻人团的帮助下,石庭忠终于和老班长林永灿重逢。一个军礼,一声报告,是38年时光也无法冲淡的深厚战友情!
主持人倪萍问他们,是否与记忆中的样子有变化?老班长与石庭忠不约而同回忆起了当年那段艰苦而又光荣的军旅岁月。战备训练、演习、抢险救灾……他们曾一起在汕头经历过许多难忘的日子。
“作为一名军人,我们无怨无悔!”
——林永灿
对于石庭忠难忘自己的帮助和教导,林班长说,“老班长带新兵,这是部队的传统。一代带着一代,老兵要关心新兵,班长要关心战士。这种传统保证了部队能够排除万难,走向胜利。”
现场,石庭忠还与郁钧剑共同唱起了那首熟悉的《军港之夜》,主持人倪萍也忍不住加入唱了起来,渐渐地变成了现场大合唱……
军港的夜啊 静悄悄
海浪把战舰 轻轻地摇
年经的水兵 头枕着波涛
睡梦中露出 甜美的微笑
海风你轻轻地吹 海浪你轻轻地摇
年轻的水兵多么辛劳
待到那朝霞 映红了海面
看我们的战舰 又要起锚
……
一首《军港之夜》,寄托了海军战士对我国海军事业的拳拳热忱。两位南海舰队的老兵时隔38年的相聚,让无数观众为之感动。在广阔的海天之间,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托起中国梦、强军梦,筑就共和国的海上神盾。他们风浪中的坚守与奉献,让军旗更飘扬,让军魂更闪亮!
CCTV-1每周日晚八点
公益寻人,等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