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烽火中的洪泽湖,新四军建立根据地,水上游击队神出鬼没

在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在江苏、安徽、河南等地区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争。洪泽湖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新四军重要的游击根据地之一。
洪泽湖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湖泊面积大,水道纵横,是开展水上游击战的理想场所。新四军在这里建立了水上游击队,利用洪泽湖的广阔水域进行神出鬼没的游击作战。
水上游击队在新四军建立和巩固洪泽湖根据地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战术:
1. 游击战:水上游击队以小股部队的形式,在湖面上进行快速机动,打击敌人,然后迅速撤离,使敌人难以捕捉。
2. 渔民游击战:水上游击队与当地渔民合作,利用渔船作为战斗平台,进行水上侦察、运输和作战。
3. 突袭战:水上游击队选择敌人防守薄弱的环节,进行突然袭击,打乱敌人的部署。
4. 渡湖作战:水上游击队利用洪泽湖的广阔水域,进行渡湖作战,对敌人进行分割、包围和打击。
新四军水上游击队在洪泽湖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中,有效地打击了日军和伪军的侵略势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英勇事迹,也成为了抗日战争史上的一段

相关内容:

张爱萍率领新四军剿灭洪泽湖土匪,建立抗日政府

洪泽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淮河下游、江苏省淮安市西北部,淮安、宿迁两市境内。

抗战时期,洪泽湖盘踞许多土匪,土匪猖獗,欺压百姓,抢劫渔船,欺男霸女,无恶不作。新四军决心消灭土匪,把洪泽湖建成可靠的抗日根据地。

1941年3月,新四军3师9旅旅长张爱萍率部队开到洪泽湖地区剿匪。经过1个多月战斗,剿匪战斗胜利结束,建立了中共洪泽县委和洪泽湖抗日民主政权—洪泽湖管理局,组建新四军洪泽湖人民武装大队(后改为洪泽湖总队)。

张爱萍将军

洪泽湖反扫荡

1942年11月,日伪军对新四军淮北根据地进行1个多月的大扫荡,形势严峻。中共洪泽县委立即动员根据地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反扫荡。群众把吃的、用的随身带上,其余东西坚壁清野,岸上空空荡荡,见不到人影。

新四军主力部队跳出包围圈,转移到外线作战。洪泽湖游击队坚持在湖里斗争,他们首先镇压日伪在湖边的密探和汉奸,敌人成了聋子。然后,游击队在夜间不停地对敌人进行骚扰,日伪军在洪泽湖区疲于奔命,狼狈不堪。敌人在湖边转了几天,找不到一粒粮食,吃不到饭,想发泄怒火,却找不到人,士气十分低落。游击队却十分活跃,利用熟悉湖的优势,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然后转移,敌人只能望湖兴叹。

日军汽艇气势汹汹而来,妄图寻找游击队决战,游击队早已隐蔽在湖水浅、芦苇水草茂密之处。日军汽艇却只能在水深的湖水面打转,进不了水浅草盛的河泊,只能干着急。日军指挥官申请飞机轰炸游击队,几架飞机在湖区上空轰炸扫射,但找不到具体目标。游击队和群众给船披上伪装,人往芦苇丛里一钻,敌机抓瞎了。日伪军扫荡1个多月,一无所获。黔驴技穷的日伪军只好在12月17日带着死尸和伤员,狼狈撤退。洪泽湖根据地反扫荡取得胜利。

日军汽艇

在敌人据点外,骚扰日伪军

1943年,日军因为战线拉得太长,国内兵员枯竭,从国内征集上年纪的胡子兵和年龄小的孩儿兵到中国作战,日寇日暮西山,中国抗战胜利之曙光出现。日伪军已是强弩之末,如同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虽然他们白天清乡、扫荡,一副气势汹汹的模样。一到晚上,日伪军便缩进碉堡,不敢出来了。特别是伪军胆战心惊,害怕抗战胜利,受到人民的惩治。新四军洪泽湖游击队想出种种办法,特别是发明了“蟹壳灯”的妙法,消耗敌人的战斗力,搞得敌人寝食难安。

也不知是哪个队员想出的妙计,战士们将吃过的蟹壳收集起来,夜晚,来到淮河边,将蟹壳一个个倒翻,蟹壳里放上一小截蜡烛头点燃,一会儿放入水中一个,蟹壳灯顺流而下。游击队员朝敌人据点打上几枪。敌人从据点炮楼看到,新四军的“船”来进攻 ,连忙开枪,日伪军被折腾的一夜未睡,筋疲力尽,白天再也没有精力下乡扫荡。

敌人据点

洪泽湖鸭枪队大显神威

很久以前,洪泽湖上有一帮专靠猎取湖上水鸭、雁等飞禽的猎手。秋天,在头领带领下,他们在月夜撑出小船,在浅滩湖草边,趁成群结队的飞禽没发觉他们之前,悄悄地把枪推到近处。头领一声令下,几十对猎枪一齐射击,飞禽便成了他们的囊中之物。他们除猎取飞禽外,还对付土匪抢劫骚扰,他们成立“团练”,拧成一股绳子。

洪泽湖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动员猎手们参加洪泽湖新四军游击队,他们积极与日伪军打游击,很多是神枪手,日伪军闻风丧胆。鸭枪队的小船体积小、吃水浅,轻巧灵便,夏天在湖里深水浅水都能开到,冬天船底钉上两根竹条子,在冰上推起来速度很快,隐蔽在淮河水道口袭击敌人的运输船,封锁敌人的水上运输线,敌人要通过水路,都是提心吊胆,经常遭遇袭击,损失惨重,日伪无可奈何,多次清剿鸭枪队,总是一无所获。

洪泽湖游击队

抓舌头,截煤船

1943年,日伪军看到新四军抗日武装的壮大,预感到末日来临,士气更加低落。洪泽湖游击队的活动更活跃,分成多支小分队,主动出动,袭击敌人。

为了了解日伪军状况,一天,3连1排长陈家和带着3名战士去捉舌头,他们化装成渔民,划船在淮河捕鱼。盱眙方向来了一条木船,站着两个伪军,老远就喊:“有大鱼没有?”陈家和说:“我还没捉到大鱼。”两个伪军根本不相信,跳过来就揭开船舱盖,舱里伸出几支的乌黑短枪,大声命令:“举起手来,缴枪不杀!”两个伪军乖乖举起双手,当了俘虏。

上海、南京地区的燃料供给紧张,日伪军从南京抽调大批煤船,把淮南的煤运到江南。运煤船从淮河转长江,洪泽湖是必经的水上要道。当洪泽湖游击队得到情报后,立即作了伏击敌人煤船计划:连长魏存平率全连埋伏在剪草沟,淮河区队埋伏在盱眙大排滩,作为1连后卫,也是预备队。夜里11点,敌人的9条大煤船悄悄驶进游击队的伏击圈。几十只船(船头竖起一块钢板作掩体的战船),冲出芦苇丛,包围了敌人船队,押船的敌人措手不及,不敢反抗,就当了俘虏。汪伪政权面临经济崩溃,物质缺乏,这时候,水上运输通道被封锁,对他们是雪上加霜。

洪泽湖抗日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游击队员神出鬼没打击日伪军,胜利的消息传开,老百姓深受鼓舞,更加支持新四军。许多伪军纷纷携带枪支,要求参加游击队。

美丽的洪泽湖

发布于 2025-05-09 07:43
收藏
1
上一篇:芦苇荡奇袭,游击队与日军捉迷藏,战斗中毙俘70余敌伪 下一篇:“野路子”王骁逆袭记,15年配角生涯,38岁摆脱母亲影后光环,终获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