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选择:“狸猫换太子”
没想到,这个故事,经历过数百年的发酵,竟然还能成为琼瑶阿姨的创作灵感,因而搞了个清朝低配版的“换婴”故事。20年前,硕亲王府的嫡福晋和王爷成亲10年,女儿生了3个,肚子里还揣着一个,但没个儿子傍身,对福晋而言,始终是个威胁。尤其是,硕亲王过大寿当天,直接将舞女纳为妾侍,赐名“翩翩”,福晋此时,更是心里难安,好在,这时候她身边还有个“军师”(也就是她的姐姐)。福晋姐姐给她想了个主意,提出“换婴”的计划。

第二个选择:迎白吟霜入府
女人,终究是感性的动物,尤其是在琼瑶弱化了王府后宅斗争,福晋地位因为皓祯这个儿子而屹立不倒的时候,福晋的感性,被表现的淋漓尽致。早在皇帝试探皓祯的时候,福晋就已经意识到,皇帝赐婚在即,皓祯作为一个贝勒,他的婚姻自主权很低。当她发现,一向听话懂事的儿子,居然和卖唱的风尘女子有私的时候,她大怒,甚至害怕儿子跟这些风流韵事扯上关系,因此,她一心只想找到白吟霜,威逼利诱让她离开。可这雄赳赳气昂昂去找白吟霜的架势,在见到白吟霜后,莫名地就散了。


第三个选择:公然站在公主对立面
琼瑶阿姨既然将这个故事的背景设置在了清朝上,其实就赋予了这个故事等级尊卑和阶级性质。即便是嫁入了王府,可兰馨公主到底是皇家女,地位上,比谁都高。皓祯理亏在先,冷落公主,对公主动粗在后,福晋要是足够明智,这时候该做的,是缓和这三方的关系,而不是公然地站在了公主的对立面,护着白吟霜。白吟霜只是一个卖唱女,身份低下,皓祯护着,是因为爱情,福晋护着,对外人来说,就很不合常理了。正常的一个王府福晋,有几个会对儿子的小妾(还是一个出身卑微的女子)着急上火啊?



第四个,也是最致命的一个选择:软禁公主,揭发换子真相
因为女儿失而复得,福晋简直把白吟霜看的跟眼珠子似的。即便公主有心求和,却还是被整个王府的人抗拒排斥,当然,公主之前的所作所为,的确不值得相信。但其实,公主和皓祯之所以走到这一步,福晋在其中的作用一直都非常关键。王府的一堆糟心事还没处理,皇帝的狩猎就开始了。王爷带着皓祯两兄弟离家,离开前,皓祯再次跟公主有了争执,一边对公主动粗,一边和福晋默契地想要护住白吟霜。甚至,福晋承诺会对白吟霜“以命相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