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梅花烙》是一个美丽神秘的名字。

它讲的是狸猫换太子或者白狐报恩的故事,属于琼瑶的一部苦情戏。
但是你不知道当时有多少人喜欢这部电视剧!1993年,无论家里还是单位,只要有电视的地方,几乎都在看这部剧——那是琼瑶的天下!

梅花三弄是中国古曲,三弄是三个重复的节奏。琼瑶电视剧引用了这个古曲名,应该也是想表达三个故事里男女主角的爱情痴缠的主题。

为什么我要说《梅花烙》是梅花三弄里最好的一部呢?
因为它成就了我对古代爱情的幻想——拍的古典而唯美!
这部戏很特别,高于琼瑶戏的一般水准,感觉都不像在看琼瑶剧了。它的剧情框架设计非常精彩,人物性格和故事冲突都精雕细琢,很有灵气。相比其他的琼瑶戏,《梅花烙》是少有的可以让观众读者思考的作品。

这个片头让很多人喜欢。王爷一家狩猎队在荒原上策马奔驰的画面,只要想起这部戏,就会立马回忆起这个片头,加上那个音乐,超有气势!豪放不羁衬了一抹柔情万缕,天高云阔,百转千回——史诗一样壮阔,传奇一样诡谲。

它不仅题材创新,台词也不错,尤其主题曲,大气,恢弘,可谓深入人心。

长盛不衰的琼瑶为什么始终坚持在言情小说里,用爱情拯救自己的主人公,最终实现了个人价值呢?
联系她的亲身经历,她该知道,爱情,其实不会让人走出低谷,反而让人陷得更深。结合一下张爱玲写的故事,更容易看到信仰的倒塌与虚无。而琼瑶呢,绝不,无论怎样,她都不会对“爱”产生绝望,她始终一根筋似的执着于爱,对“爱”的痴迷达到了信仰的程度,最终呢,人家也求仁得仁!


剧里用的是真狐狸!不像某些剧找冒充狐狸,冒充狼!虽说不是白白的狐狸,但是找来的狐狸更天然!就是要那种浑然天成野生的感觉。


陈德容年轻时候真太美了!惊艳!
拍戏时她只有19岁,真的顶级清纯小白花!超凡脱俗,那支梅花簪,一袭白衣、属于皮相美人的她,又美又娇憨,还真的有点像小狐狸。

年轻胜过任何最好的保养品!卖唱时期的白吟霜即使打扮化妆得俗气,也是清纯里带点妩媚,漂亮是没得说。

这叫又纯又欲——属于花样年华的我见犹怜。

她唯一的缺陷就是颧骨有些高并且突出,这样让她19岁时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成熟!不只是五官脸型,其实主要是韵味。

她的悲苦经历让人怜悯,常处于深陷人生谷底看不到希望的时候——特别从进王府之后,剧情急转直下,两集一个高潮,简直不给观众喘息的机会。这时候的她,像小白兔一样被人虐,充满宿命的悲壮感。可以体会,她渴望爱情其实正如渴望被拯救的心情,或者说爱就是拯救。
——正因为她的一生太过悲惨,上天才让她拥有了独一无二,生死与共的爱情。

剧里马景涛也很帅。扮演贝勒爷的他,不咆哮温柔说话的时候,也很有王公贵胄的气质。



他演绎深情的时候,情感真挚,很引人注目。

除了女主的出现让他时常癫狂咆哮——男神当时还年轻,主要想表现爱情会激发人的本性,让人没有理智。但是尚未处理好由理性逐渐过度到感性的演技过程,因而使得他在戏中青筋暴现,火力全开,咆哮帝的由来不是浪得虚名!别人还真模仿不来。

不过,相比今人万事必须坚强的隐忍,马景涛无所顾忌地释放情绪还真是解压。
琼瑶剧中角色遇到一点事情绪都十分激动,这种表演略显老套,但也觉得酣畅淋漓一一愤怒就是愤怒,讨厌就是讨厌,哭就痛快地哭,委屈就是要让人看到!难得把苦情戏演绎到了极致。

他们的爱情开始的时候,正是美如画的年龄。

还记得这一幕吧,这侧脸真是绝了。

痴情难得!
在琼瑶剧里,再高的地位再多的财富,也不过是"爱"的陪衬,舍弃财富和地位更成了一种对爱的"祭奠"一一世俗珍视的,都是爱所不屑的。爱高于一切,一切都只能为相爱服务,但不能主宰它。
这就叫最强大的现实,最纯的爱。

他俩接吻,看着很美,很有激情,像真正热恋一般。
想想真是羞愧——经历得越多越不敢爱,当代人最怕徒增烦恼,然而或许哪天,这类情感剧再重火一次也说不定。

结尾甘愿与爱人同赴死的决绝,这叫永远不分离,完美演绎了美和悲情。
为何梅花三弄里我只喜欢这一部,就在于只有这一个故事编得好——它的结局没有讨好观众。

回顾整个故事,皓帧要是没有遇到白吟霜,整个王府应该是幸福的,他更会是意气风发——被皇上宠着,贵为驸马爷,而公主的知书达理应该也能让皓帧倾心。

但是,因为一个白吟霜,一切都不一样了——她像鬼魅一样迷住皓帧,本来在圣上面前优秀出众的驸马爷变成了恋爱咆哮帝。为了自己的爱情,违抗圣意,宠妾灭妻,最后导致整个王府的灭顶之灾。


要是男主能够稍稍理智一点,当公主已经开始示软的时候,表现得不那么绝情绝义,又何至闹到以后不可收拾的局面呢?

当然,这正是琼瑶小说的共性,红尘自有痴情种,莫笑痴情太痴狂。如果能考虑到别人,万事做得妥帖,人人皆大欢喜,那就不是片子的主题了。
没有女主的作和男主的痴,就勾画不出来梅花一弄的"断人肠"。

所以作者讲这个故事应该不在于赞,而在于叹!
所以皓祯最后能其言也善,整个故事也最终体现出劝世的主题,很有些古代小说的味道。

关于其他演员,女二也是精彩的,也处于颜值巅峰。虽前有陈德容,后者公主一亮相,仍倍感惊艳——有一点像华妃, 不过比华妃有贵气。这个反派的公主很有型。

公主的长相珠圆玉润,很福相,虽然陈德容更漂亮精致。

福晋演得也很好,充满母性的柔弱女子,外柔内刚,痛苦而又坚决。她的每一个选择都推动了全剧的发展,即便是愚蠢的选择,也能让人感受到她的痛苦,从而理解她同情她,她反而更像全剧的主角。

这个演员对台词的理解和阐述更深刻自然——琼瑶的文笔追求一种语言上的唯美主义。如果演员功力不足,导演不会调教,最终就会适得其反。

在船上这个镜头,是片头最唯美最大气的过场,没有之一。但是没演出来,要演出来肯定不错——有些人站在一起就成了一道风景画。

这一幕那么唯美——荷塘的风暖清鲜,小巧娇俏的白衣姑娘亲爱人一下,很依恋的样子。这个荧幕情侣的画面都不是剧情中真正有过的,应该是二人向往的那种。

向往着,然而永远无法实现——充满着令人无法抗拒的宿命感和艺术感,应该是这部剧如此迷人的原因。
从1993年出品到如今,31年了——可能因为现实越来越残酷,大家也都更加理性,反而忽然对琼瑶剧感兴趣起来。它因此成了一个传奇,并越来越成为很多人心底的烙印。
视频加载中...
特献上此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