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语独白,原创散文诵读之旅

《岁月的轻吟》
(朗读)
(背景音乐:轻柔的古筝曲)
夜幕低垂,月色如水,我独自坐在窗前,手中握着一卷泛黄的诗集。那些古老的文字,仿佛是岁月的轻吟,在我耳边低语。
(画面:月光洒在窗棂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小时候,我总喜欢跟在爷爷身后,听他讲述那些古老的传说。他的声音沙哑而有力,每当说到激动之处,眼中便闪烁着激动的光芒。那时的我,总是好奇地追问,那些故事里的人物,他们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画面:爷爷坐在摇椅上,手持一卷书,讲述着故事)
如今,爷爷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那些故事也随着他的离去而消失在时光的长河中。而我,却学会了用文字去捕捉那些渐行渐远的记忆。
(画面:翻开诗集,一页页泛黄的书页)
翻开这一页,是那首《登高》。杜甫的诗句,依旧那么深刻,仿佛能穿越千年,将我的心紧紧抓住。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画面:朗读杜甫的《登高》)
那些年,我们曾一起登高望远,感受秋风萧瑟,长江之水滚滚向前。如今,那些同伴都已散落

相关内容:

丈母娘的幸福生活

作者:王小虎 诵读者:郑俊雅

「链接」

404期丨散文诵读:丈母娘的幸福生活 作者:王小虎 诵读者:李小艳

点击上方蓝字收听音频

音频作品为长安融媒

“颂您一个长安”栏目原创

转录请注明出处!


我的丈母娘是上世纪四十年代人,虽然没有生在新中国,但也是长在红旗下,经历了岁月的风风雨雨和苦难灾害,陪着共和国一起成长的。

在生产队时期,妻子家的孩子多劳力少,全家就靠丈人爸一人挣工分养家。在那个按劳分配,靠工分吃饭的年代,全家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临生产队解体的时候还欠人家队上几百块钱。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田地分到各户自主经营。这时候别人家的日子都有所好转,但丈母娘家的日子还是很穷困。八十年代末的时候,她家六口人还是住着两间土木结构的厦房和一间搭建的灶房。由于她村以前为了争先进夸大粮食产量,造成公购粮基数很大,一亩地交公购粮就得一百多斤。她家是七亩多地,一年上粮近一千斤,粮食不够还得用钱补交。不过,随着儿女的长大,家里的情况才慢慢好转。而彻底摆脱贫困,过上优哉悠哉的生活,那应该是2000年以后的事了。



进入新世纪,女儿都出嫁了,两个儿子也有了自己的工作,家里经济状况慢慢好了起来。一年里,不但孩子们经常给她零花钱,她自己每月也有失地补贴、老龄补贴等近五六百块钱。所以,她现在家里日子不用发愁,整天就是操心自己有个好身体,少给子女惹麻烦。丈母娘是个闲不住的人,她硬是在河滩开了一畦地种上了蔬菜。虽然地不大,但种的样样不少,有葱、韭菜、蒜苗、油菜、小青菜,名副其实的小菜园。我丈母娘务菜确实是把式,把菜种成了花,绿油油的惹人喜爱。可她种菜不是为了卖钱,而是为了锻炼。等那些菜长大了,她采摘下来就会给子女、亲戚、朋友送去。每次到我家的时候,虽然上楼有点气喘吁吁,但她很高兴。特别是夸她菜种的好,她就很有成就感,很享受人们对她的称赞。有时候,妻子看她劳累,就劝她不要再种那些菜地了。为了应付,她嘴里答应着,可回去就又钻到地里务劳菜去了。



家里生活不用操心了,丈母娘整天操心的就是子女。每年五月节,她都不让娃们到外头买粽子,而是要自己亲手缚粽子。她说自家缚的粽子啥添加剂都不放,娃们吃着放心。白天把粽子缚好,晚上还要蒸大半夜。第二天一早,他就会把蒸好粽子给我们送到家里来。丈母娘缚的粽子吃起来软糯香甜,还有粽叶那淡淡的芬芳,每次我都能吃两三个。丈母娘爱子女,子女们也就喜欢去看望她。今年春节由于疫情,丈母娘把亲戚都挡了,可子女们还是去给她拜年。丈母娘也是喜欢子女们经常回家的,所以看到子女们带着孙子、重孙给她拜年,她赶紧把早就准备好的红包拿出来散给他们。妻子看她给每个孩子一百块钱红包,就说孩子们小不要给那么多钱,有钱你留着自己花。丈母娘反而嗔怪说,国家给的钱够我花了,我要那么多钱干啥。我对妻子说,只要老人高兴,就由她去吧。

前几天,丈母娘忽然说她腿有点疼,妻子带她去街道中心医院看了中医。大夫给他开了一个礼拜的药,一共是二百多块钱,经过合疗报销自己只掏了十多块钱。丈母娘高兴地说,你看这社会多好,我要好好活着,好好享受这好日子。看她高兴,我也就在心里默默祈祷,愿她健康长寿,幸福无疆。


作者简介

王小虎,陕西省作协会员、西安市作协会员、长安区政协文史员、长安文学艺术研究会名誉副会长、长安油画院艺术顾问,西安市新环西书画院顾问,曾有近百篇散文、小说发表于《西安日报》《西安晚报》《长安开发》《秦岭》等多种报刊杂志,报告文学《独臂愚公》获《人民文学》征文优秀奖,出版散文集《映日荷花别样红》和创作长篇小说《别把村官不当干部》各一部。

诵读者简介

李小艳,70后摩羯座,爱好文学,喜欢诵读,热爱生活,佛系生活,对文学作品有敏锐的感知力,眼中有光,心里有爱。

图文编辑/音频制作: 雨霏

出品:西安市长安区融媒体中心

“颂”您一个长安栏目

发布于 2025-05-11 11:52
收藏
1
上一篇:忘掉贵庚,乐享人生,细数岳母的幸福生活点滴 下一篇:丈母娘的背叛,婚后冲突与金钱纠葛的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