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的从无到有,从最初想法的萌芽,然后在过程中克服一个个困难,最终呈现在大家面前。这就是我作为一个制片人要做的事。
NO.1
我叫张瑞,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最开始和众多电影学院学生一样,我想做一名导演。这个想法的来源其实很简单:能看到自己导的电影在大银幕上放映是一件倍儿有面的事。
直到我听到方励老师在一次访谈中说过的一句话:“中国不缺导演不缺演员,最缺的是制片人,若是没有陈国富、没有江志强这些制片人,又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的好电影呢?”
这番话让我产生了深入了解“制片人”这个职业的想法。
不同于其他电影工种,制片人要负责选题、立项、搭建剧本团队、融资、组建制作队伍、后期制作、宣传发行、后续项目开发……每个环节都由他来把控。看着电影从无到有,慢慢地成长直至成熟,可以说电影就是制片人的孩子。
我深深着迷于这种养成游戏,出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挑战自我,不断刷新自己的能力。有时我常常和我团队的伙伴们为解决一个问题争执到凌晨2、3点;有时我也会为一个选角而纠结许久;甚至我还会为剧本中的一个细节而翻来覆去无法入睡。
但我一点也不后悔选择了制片人这一职业。它所带给我的成就感是其他职业无法替代的。作为制片人,最幸福的时刻一定是看到自己的影片播放在大银幕的时刻,这一刻的感觉不亚于导演。
NO.2
虽然我成功拍过一些电影,但也对所处的大环境感到些许怀疑。现在大家都有电影梦,大家都在讲电影、看电影,资本看到其中有利可图,于是大量资本开始流入电影市场。其实,这儿不缺钱,这儿是个捞快钱的好地方。
电影圈就有了有别于常理的现象,一些影视公司一年能拍出50部网络大电影,平均一个月拍4部电影,平均每周1部。这样的电影是怎样拍出来的,恐怕大家都心知肚明。
有人理直气壮告诉我说:“网大的受众都是一群屌丝,他们只爱意淫。”听到这话,我很气愤也十分不赞同,网大和院线电影一样,都是电影,它需要被认真对待,观众也需要认真对待。每一位观众都需要一个好的故事,都需要美好的精神鼓励。
意淫不过是精神鸦片而已,它不能真正的治愈,真正的治愈是需要我们每一位电影人好好拍电影,好好讲故事,传递真正的思想。
2014年,我和几位同样有着电影梦的小伙伴们成立了三羊映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这我们摆正态度,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拍电影;我们绝不能容忍抄袭,绝不能容忍粗制滥造、宁愿慢一点也没关系,慢一点我们的脚印会踩得更踏实,我们会走得更稳。
我们宁愿去选择一条岩石路去走,那是因为我们走完以后回望我们的脚印,还能看到我们出发的地方,我们不想走在沙滩上,走的是舒舒服服,但是一个大浪打过来,脚印都没了,还可能给卷到海里去。
在这我们专心讲述我们的原创故事,我相信我们的故事、我们的精神总有一天能够传递给每一位观众。
NO.3
今年4月,我们开始筹备一部电影——《天狼星的来客》,为了这部网络大电影我们走访了十几家公司,采访了10多位CEO,不断调查、最后锁定海淘车和天狼星传说。我们下了大量的功夫研究天狼星,只为让影片更加真实、更具有说服力。
同时我们也做了大量关于科幻题材的市场调研,发现在电影市场科幻题材拥有着稳定的受众群体,而且主流思想让观众和投资方都更容易接受。
确定影片题材后,我们马不停蹄地寻找优质编剧,最后请来了剧点原创剧本工作室。
工作室的剧本总监是资深编剧王远老师。他是《春光灿烂猪八戒》、《仙剑奇侠传》等众多知名影视剧的编剧。同时工作室里还有着一群90后的年轻编剧。
《天狼星的来客》是一部网络大电影,里面有着许多新鲜的元素。所以我们采用成熟编剧负责戏剧结构,年轻编剧负责考虑年轻观众们的观影习惯与语言风格。这是一种奇妙的搭配。是时候让观众去尝尝这部戏了。
每一部电影都是一个梦,希望《天狼星的来客》这个故事能带给你些许的爱与感动。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聚米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