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给一位女病人做治疗时,有点大意了。在准备离开时候,我接了个电话,忘了回避病人。女病人很厌烦地说:“出去说去,白在这接!”我吓了一跳,立即走出病房。被病人撵出去,让我心里很不舒服,但毕竟是自己打扰了病人,也就自我安慰,以后接电话避着点。

回到电脑桌前,我向同事发牢骚,同事说她脑子有点不正常。于是,我开始留意她的病历资料。病史显示病人“抑郁症口服药5年”。看到这些,我心里才逐渐平和下来,原来病人有抑郁病史,我刚才接电话的声音刺激到她。我再次去病房时,病人不在屋内,病友告诉我她下楼吃饭去了。我看看表,才10:45分,这吃的是中午饭?旁边的大娘说她每天吃饭都很早,然后开始安慰我,说她不让说话,她过继的妈和她说话,都气得直哭。我才知道,在这照顾她的,不是她亲妈,是小时候领养她的妈。

在与同室病友的交流中,了解到她其实已经有抑郁症8年了,主因是感情刺激导致的。女人小时候过继给现在的妈,被抚养长大后结婚,现在女人已经有两个孩子。但两个孩子多少有点缺陷,说是遗传基因不好,一直在闹离婚。因为婆家嫌弃她好吃懒做,一不如意,全家人都打她一个人。后来她丈夫因出意外,伤好后不能干重体力活,看门做保安。公公去年刚过世,一家人经济来源也不咋宽裕。抚养她的妈又给她找了新婆家,她去人家那里过一天就跑了。过继的妈气得把彩礼一分不少的又还给了人家。据说女人心里还是想夫家,估计是挂念孩子。亲妈也不管她死活,女病人躺床上一直不说话,偶尔摆弄手机,与她交流时,她只会嗯。

女病人病历资料辅助检查显示结果,局部病灶分级很高,表皮已出现溃烂,也是迫于没办法才住的院。用药很简单,下一步做手术,费用来源也够呛。
人各有命,我心里同情她,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帮她。病友说:“她这个时候需要温暖,而亲人没有一个宽慰她的。如果这样发展下去,生无可恋,最终会选择自杀。”听到刺耳的字眼,让我也觉得后怕。能打开她心结,能让她振作起来,是亲人朋友的温暖,是专业心理师。

她现在在一家小企业打工,也算是自食其力。她精神抑郁,让自己封闭起来,害怕再次受到伤害,排斥周围环境,不知道阳光什么时候能照到她缺失的角落?这是一个未知数。
作为医务人员,我不想伤害她。在与她做治疗期间,我会小心翼翼,并试探着与她交流,希望能在她冰冷的世界里,投射一缕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