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陷黑洞照片风波,百亿市值解禁之际遭围攻,国旗国徽被涉事引网友支配恐惧

视觉中国作为一家知名图片版权机构,近期因黑洞照片版权问题及国旗国徽图片版权问题,遭遇了公众的广泛质疑和批评。这些事件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形象,也引发了公众对知识产权保护和版权管理等方面的关注。
以下是关于这一事件的几点分析:
1. "版权问题":视觉中国作为版权代理机构,其职责是维护版权人的合法权益。然而,在处理版权问题时,公司可能存在过于严格或不当的行为,导致公众对其产生了不满。
2. "公众情绪":在互联网时代,公众对版权问题的关注度较高。当涉及到国旗、国徽等敏感话题时,公众情绪尤为激动。视觉中国此次事件,暴露了公众对知识产权保护与个人权益之间的矛盾。
3. "市值波动":受此事件影响,视觉中国股价可能受到冲击。据相关报道,视觉中国明天将有百亿市值解禁,此次事件可能对股价产生一定影响。
4. "行业影响":视觉中国此次事件,可能对整个图片版权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未来,图片版权机构在处理版权问题时,需要更加谨慎,尊重公众情感,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5. "反思与改进":视觉中国应借此机会,认真反思自身在版权管理、公众沟通等方面的不足,积极改进,以恢复公众信任。
总之,视觉中国此次事件提醒我们,在知识产权保护与公众权益之间,需要找到平衡点。同时,

相关内容:

天天财经独家,速关注

冲洗花了两年,全球六地同步发布,人类首张黑洞照片,版权竟然被视觉中国拿走了?

今日,“黑洞照片版权归视觉中国了”的消息刷屏了。

登录视觉中国网站,个人用户在不购买情况下,只能得到如下的水印黑洞照片。

在这张黑洞照片下方,视觉中国标注了基本信息:版权所有:1995-2019@视觉中国;此图片是编辑图片,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致电400-818-2525或咨询客户代表。

该消息一出,舆论便对视觉中国表示不满:这是全人类共享的成果,为啥版权是你的?

下午15:05,共青团中央发微博质问:连国旗、国徽的版权也是贵公司的?

官方大V点名视觉中国,瞬间点燃网络舆论。

视觉中国有黑洞照片的版权?

北京时间4月10日晚,全球多地同时发布了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该照片揭示了室女座星系团中超大质量星系M87中心的黑洞,它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质量为太阳的65亿倍。这张人类史上的首张黑洞照片是“事件视界望远镜”(EHT)项目的重要成果,该项目由13个合作机构组成,由全球200多位科研人员共同合作完成,2017年3月,“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对黑洞进行了拍照,光“冲洗”这张照片便用了约两年时间。

中证君在视觉中国这张黑洞照片的版权方欧洲南方天文台(ESO)的网站(
https://www.eso.org/public/images/eso1907a/)上,可以无障碍免费下载到各种大小格式的黑洞照片,其中包括了183MB的最高清版的黑洞照片。

ESO网站中有非常详尽的照片使用说明和Q&A。ESO网站上的照片、文字、音乐等,没有特别说明的话,均遵循CC4.0许可协议,只要能清晰可见地给出署名,使用者不需要付费。(
https://www.eso.org/public/images/eso1907a/)

在CC4.0协议下,使用者可以自由地进行共享(在任何媒介以任何形式复制、发行本作品),以及演绎(修改、转换或以本作品为基础进行创作),且是在任何用途下,甚至商业目的。再看最后一句,只要你遵守要求,许可方就不能撤销这些自由。

中证君登陆视觉中国网站,想要下载黑洞图片时,发现

视觉中国客服表示,黑洞图片版权归属于欧洲南方天文台,视觉中国不会去追诉黑洞图片版权。客服还表示,该图片不对外销售,只提供给长期协议的老客户下载。

随后视觉中国发布声明称,“黑洞”照片属于Event Horizon Telescope组织,视觉中国通过合作伙伴获得编辑类使用授权。该图片授权并非独家,其他媒体和图片机构也获得了授权。但是该图片根据版权人要求只能用于新闻编辑传播使用,未经许可,不能作为商业类使用。商业使用一般包括广告、促销等使用场景,视觉中国并未获得该图片商业用途的权利。如未经版权人授权,用于商业用途,将可能存在风险。

事实上,上述ESO机构并未限制使用者下载图片以及用于商业用途,版权并不是视觉中国所有,但视觉中国拥有销售的权利,仍可以凭借该照片进行销售盈利。

引发围攻

连国旗、国徽的版权也是你的?

黑洞照片只是视觉中国引起民怨的导火索。

4月11日,网友们发现,视觉中国的版权图片库里还有国旗、国徽等图片,不过中证君再去视觉中国网站搜索时,这些图片已经下架。

共青团中央发布微博质问视觉中国后,这条微博评论区立刻炸锅,“南京苏宁” “百度”“360清理大师”“海尔”“阿里健康”“格力电器”“新浪游戏”“联想”“贵州茅台”“南孚电池”等机构认证的微博纷纷留言表示“满脸黑线”,自家产品的logo图片不知道何时都成了视觉中国的。

而招商银行logo没有被收录,似乎感到不服。

从黑洞照片发酵到国旗国徽,视觉中国发布第二封声明。

视觉中国官微声明称:“经网友举报的视觉中国网站关于国旗、国徽等不合规图片,经查该图片由视觉中国签约供稿人提供,视觉中国作为平台方负有审核不严的责任,为此深表歉意!已对不合规图片做了下线处理,并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持续性的加强审核,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版权买卖占营收大头

资料显示,视觉中国创立于2000年6月,是一家视觉影像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其核心业务板块为“视觉内容与服务”、“视觉社区”和“视觉数字娱乐”,同时拥有中国最大的视觉内容互联网版权交易平台。

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营收分别为5.43亿元、7.35亿元、8.15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58亿元、2.15亿元、2.91亿元。

视觉中国2018年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营收2.20亿元,同比增长11.49%,净利润0.83亿元,同比增长24.00%。

2018年初至三季度公司合并层面营业收入7.01亿元,较 2017 年同期增长 20.97%,实现净利润 2.20亿元,较 2017 年同期增长 35.31%。

其中,占上市公司总收入 81.81% 的公司核心主业:“视觉内容与服务”实现营业收入 5.73亿元,同比增长 34.48%,净利润 2.23亿元,较 2017 年同期增长 43.74%。

这部分收入中,“维权获客、维权创收”是创收的方式之一,也就是被诟病已久的“钓鱼维权”。

2018年7月,视觉中国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介绍“版权诉讼情况”表示,公司通过“鹰眼”系统,发现潜在客户“未经授权”使用版权方授权公司代理的图片后,会首先发函件沟通,协商解决,希望和有需求的用户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如果客户长期不予回复,在版权方的压力下,才会转给相应的合作律师。对公司来说,司法诉讼是最后不得已采取的保护措施,大多数客户会在司法诉讼判决前与公司达成和解,并成为长期合作客户,最终通过法庭诉讼生效判决的金额不超过0.1%。

业内人士表示,图片机构追讨版权使用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无可厚非,而视觉中国等图片机构采取的“钓鱼执法”的维权手段值得商榷。

巧了!百亿市值限售股周五解禁

今日,视觉中国股价逆势上涨3.02%。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公告显示,4月12日将有3.88亿股限售股上市流通,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55.39%,以今日收盘价28元/股算,解禁市值逾百亿元,此次解禁是五年前视觉中国借壳远东股份所定向增发的股份,当时定增发行价为5.28元/股,五年期间未实施过股份送转。

编辑:任晓 曹帅

推荐阅读

➤“食品三剑客”发力,CPI重回“2”时代,一文读懂通胀受益板块

➤【科创板】受理企业增至62家;63只影子股均上涨;鲶鱼效应显现,IPO审核加快;首批科创板基金呼之欲出

➤全球央行集体“放鸽”,新一轮货币宽松在路上!机构:资金流向新兴市场

➤【中证盘前】长三角一体化规划征求意见;格力遭两机构卖出26.5亿;三大股东减持诚迈科技17%股份;联化科技称事故影响暂无法估计

发布于 2025-05-15 19:23
收藏
1
上一篇:科普揭秘,黑洞——超越科幻的宇宙奇观 下一篇:穿越星际迷雾,揭秘探索神秘的黑洞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