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对乐视的故事很感兴趣,打算梳理梳理,挖一挖乐视的故事,先普及一下,“乐视帝国”当年共四个核心业务,乐视APP、乐视电视手机这些硬件、乐视影业(拍电影)和乐视体育,目前除了乐视体育已吊销营业执照外,实际还有三家经营主体,分别为乐视网(乐视APP)、乐融致新(乐视电视手机这些硬件)和乐视影业。
这次给大家挖挖“乐视帝国”的乐视网、乐融致新和乐视影业现在都如何?
一、乐视网
这个比较容易挖,乐视网目前依然在三板半死不活状态中,证券代码:400084,证券名称:乐视网3,后面带个“3”是因为乐视网净资产为负,每周可以交易三次。
原创业板的乐视网2020年7月退市时最终股价收报0.18元,总市值7.18亿元,之后于2021年初登陆新三板,然后半年左右的时间开启暴涨模式,最高到2.56元,市值过百亿。这个过程与贾老板FF美国重组登陆资本市场有关,但触碰2.56元之后,很快也随着法拉第未来故事破灭而恢复至如今的0.31元(可对比两张图),市值12亿元。

乐视网2021年至今股价走势

法拉第未来2021年至今股价走势
乐视网在19年剥离电视手机业务后(乐融致新),目前只剩下乐视APP主体了,主要收入来源为网络视频行业的付费会员业务、短视频运营业务、版权业务及电视剧发行收入等,还活着哈,不过营收在持续下降中,21-23年应收分别是4.17亿/3.92亿和2.45亿元,总资产方面18亿元,总负债239亿,归母净资产-215亿。
简单来说,乐视网基本属于吃老本,经营现金流为正,不过和主营一样处于持续下降状态,目前还能维持着,不过正逐渐走向破产中,债务虽多但基本已经停止偿还本金,当然利息也已经停止了,现金流量表可以看的很清楚,23年经营现金流4000多万,投资和筹资现金流少量流出,资产负债表也可以看到应付利息增加了2.7亿左右,按年化8%计算反推有息负债在30-40亿元水平,乐视的债权人们也是蛮友好的(当然也是一种无奈),但随着2023年9月21日北京金融法院对乐视网财务造假案的一审判决,乐视网将赔偿投资者20亿,该案件执行时大概率会导致乐视网清算。

乐视网2023年现金流量表
二、乐融致新
乐视电视、手机等硬件属于乐视体系重要的载体,一直属于乐视网上市公司内非常重要的业务板块,但在孙宏斌作为白衣骑士“接盘”乐视后,其通过拍卖股权、增资等方式,将其“剥离”出上市公司合并报表,成为表面看独立的公司主体,并将原名乐视致新更名为新乐视智家(2017.12),后期又更名为乐融致新(2018.4),把融创的融放进来了。
乐融致新剥离出乐视网后,2018年通过债转股、增资等方式引入了一些投资,如京东和毅昌股份、腾讯的林芝利创、苏宁体育文化、TCL新技术什么增资,当时似乎出现一些希望,但最后依然没熬过来。
说实话增资大概率是很虚的,这点从毅昌股份公告描述的比较清楚(这应该是对当时描述相对准确的事件了),2018年3月,毅昌股份公告通过债转股方式,拟按90亿估值债转股,这种债转股对于乐融致新来说报表好看了(削债),但实质并无现金流入。

毅昌股份债转股乐融致新公告
而且可悲的是,毅昌股份2018年年报却将债转股部分全部计提减值,并被交易所问询,这从另一个角度反应孙宏斌在2018年对乐融致新的运作最终是失败的。

交易所问询
现在乐融致新如何呢?公开信息并不多,挖了很久之后,有几点可以确定,来源分别为工商变更、乐融致新CEO公开信等。(1)还在继续销售乐视电视、乐视手机,其中乐视电视是核心业务,存在1200万用户端,日活百万,年销售40-50万台;(2)尝试拓展新业务,如乐视投影仪;(3)员工大约200+;(4)融创已将控制权转给管理层(这个下一系列重点分析);(5)债务呢,管理层控权后就没有新增欠债了,当然历史债务是多少留给后面系列重点分析。
三、乐视影业
乐视影业巅峰时期是在2016年,当年上映了10部电影,每一部票房都过亿,成为当年民营影视公司第二名。

乐视影业2016年出品/发行影片
当年乐视在危机爆发前后,重点就是将乐视影业装入乐视网上市公司,那时候能很清楚看到相当多的影视明星持有乐视影业的股份(张艺谋、黄晓明、郭敬明、孙红雷、冯绍峰、李小璐等),不得不说贾老板“忽悠”的水平相当的高哈。但该重大资产重组最后还是夭折了(2018年1月19日)。
再往后的故事就是融创采用拍卖股权、增资等方式获得了乐视影业控制权至今,乐视影业在被孙宏斌控股后,2018年做了一些动作,但唯一能拿的出手的就是张艺谋的《影》,票房6.28亿。2019年以后基本就没动作了,一方面与国内影视行业进入寒冬有关,另一方也与融创进入危机相关。

乐视影业2018年出品/发行影片
当前乐视影业依然还在,大概率属于躺平状态,下图是乐视影业社保人数变化。

乐视影业社保人数变化
谢谢大家阅读!
下一集我整理一下乐视三家公司清晰而又模糊的股权和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