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锡林公园里的老年人在打乒乓球。汪敬淼 摄
江 静
多年前,完整地看过一部电视剧《老有所依》。
这是一部让人很入心的民生剧,以家庭和人间温情为元素,有贴近生活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最主要的是围绕“养老困难”所发生的种种棘手问题,当然,最后老有所依、皆大欢喜。
当时,触动我追剧的,就是“老有所依”四个字。
老,是每个人都要直面的问题。一个人,自己每天照镜子,似乎镜子里的人天天都是这个样子,不觉时光易老。但看看身边的亲朋好友,容颜渐变,甚至身体突然出毛病,就会理智起来——时间是公平的。人也一样,花也一样,老之将至,谁都躲不过。
老有所依,或许是老之将至时最美好的愿景。而老有所依的背面,是老无所依。这种可想而知的困境,谁都不想亲历。
《朱子家训》中有一句:“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意思很明白,就是等到口渴的时候才去挖井,比喻不早些准备,事情要发生了才去想办法。通俗一点,和我们口口相传的那句“平时闲索索,临时抱佛脚”意思差不多。逃避不了的老之将至,及早安排,才是最好的安排。
对于缴交社保,我们一家很积极,按照社保政策交足了年限,从此,养老金每个月准时打到卡上。老妈成了幸福的持卡人,可她一时还不适应,不怎么敢使用柜员机,像旧时的人害怕照相一样,又像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让人干着急。但聪明的老妈爱学习,勇于尝试新生事物,时间久了,进化得连社保的身份验证都可以用手机来操作了。
现在,老妈每天坐公交去公园唱歌亭,跟一群快乐的老头老太太,大声唱歌,打打太极,有时间就逛超市。老妈说:“逛超市好哇,推个小篮子,边走边看,东看西看,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喜欢什么就买什么,超市什么都有,又实惠又齐全。”老妈这样过日子,充实,有规律,有滋有味,我们做子女的看着也欢喜。
过年时,老妈都给孙辈们发大大的红包,一个不少,可豪气了!社保年年都加,真是幸福满满。一说起社保,老妈一脸幸福,满怀感恩:“我们这些老人家,好好生活,适当锻炼,不给国家增加负担,不给子女增加负担,就是作贡献了。”
不知不觉,我自己也要直面老之将至了。因为未雨绸缪,缴满了十五年的社保,提早转换角色,去繁就简,妥妥安排好自己的生活,重新捡拾起小时的爱好,到老干部大学书法班、开放大学老年书法班学习书法。
在书法班里,一群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带着对生活不变的热爱,眼睛亮闪闪的,坐在教室里,认认真真跟着老师,从一笔一划开始,到终于可以写好一个字,细细端详;或者和同学相互探讨,听老师点评,每张满足的脸上,笑眼弯弯,都写着幸福。大家都有社保兜底,生活有保障,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已经很满足了,加上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锦上又添花,焉能不快乐?
有一句古话叫“养儿防老”,大家都耳熟能详,但还有下一句“积谷防饥”。“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意思是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足够的谷物以防备饥荒。两句放在一起,完整体现出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智慧。现下,养儿防老这种观念,已经逐渐淡化,“积谷防饥”成为重点。诸多事实证明,现在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保就相当于“积谷防饥”。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行动迟缓,眉眼低垂时,陪在身边给你温暖给你支持的,除了亲爱的家人,还有社保。社保兜底,老有所依,踏实生活,内心安定,相信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