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匪司令火车偶遇陈赓,抓与放两难,索性假装沉睡

这个故事听起来像是一个历史小插曲。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虽然存在合作,但也有一些摩擦和误会。以下是对这个故事的推测性描述:
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为了共同抗日,曾经短暂合作。当时,国军中有一位“剿匪”司令,负责追剿共产党游击队。这位司令坐火车出差,途中遇到了陈赓,他是共产党的将领。
当时,由于两党之间的敌对关系,这位司令在见到陈赓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如果抓捕陈赓,可能会引起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如果放任陈赓离开,又担心泄露情报。在这种情况下,这位司令可能采取了以下策略:
1. 决定不采取行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2. 于是,他假装睡觉,以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
通过这种方式,这位司令巧妙地处理了与陈赓的相遇,既避免了冲突,又没有泄露情报。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国共两党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一些将领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所采取的机智策略。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故事可能存在夸张或虚构的成分,具体情节可能有所不同。在历史上,国共两党之间的合作与冲突是复杂多变的,这个故事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缩影。

相关内容:

陈赓大将有着许多传奇故事,尤其是他两次虎口脱险的事迹,令人称奇不已,1932年9月,时任红四方面军参谋长的陈赓,在胡山战役中右腿受了重伤,由于医疗条件有限,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医治。

一直拖延到了11月,双腿几乎已经不能行走,上级安排他到上海牛惠霖骨科医院进行治疗,经过治疗后他的腿康复的很快,到了第二年3月,他基本上能行动自如,原计划3月25日离开上海回苏区。

离开的前一天陈赓到外面去逛街看戏,不料被特务发现了,由于腿伤他行走不及被敌人抓住,陈赓毕竟不一样,他曾是老蒋的救命恩人,被后仍好吃好喝的招待,不过陈赓却不买账。

最终陈赓被营救了出来,于5月份抵达了苏区,严格来说这是陈赓“第二次”被捕,“第一次”是在1928年,当时陈赓在中央特科工作,奉命从上海到天津执行任务,在火车却发生意外。

陈赓性格活泼,在火车上无聊,趁停车时走出车厢到站台上转转透口气,突然他看见几个国民党将领走上火车,担心被人认出来,陈赓把帽檐压的很低,然后迅速走进了自己的车厢。

原来陈赓在这群国民党将领中看见了钱大钧,此人是之前是淞沪警备司令,时任江南“剿匪”司令,除了这些职务外,钱大钧还曾是黄埔军校的教育长,不仅认识陈赓,而且很熟。

陈赓回到车厢没坐一会,就来了两个持枪的兵,站在陈赓面前说:“陈先生,我们长官有请!”陈赓装糊涂问:“你们长官是谁啊?”不由分说两个兵就裹挟着陈赓朝另一节车厢走去。

钱大钧见陈赓来了,狡黠一笑地说:“我一进站就看见你了!”陈赓也不再解释什么,直接坐下和钱大钧聊天,此时陈赓脑海中闪过许多个逃跑的计划,一心想这如此逃出车厢。

陈赓表面上故作镇定的和钱大钧聊天,钱大钧先问陈赓在干什么,很显然这是明知故问,陈赓索性假装无辜,说自己在做点小生意,聊着聊着陈赓感觉到,钱大钧似乎不是真的要抓自己。

就这样两人聊天过了好几站,到了一站时,陈赓借口到目的地了,就与钱大钧告辞,钱大钧没有挽留,陈赓随着人群下车,很快就悄悄上了另外一节车厢,不料再次被钱大钧的副官发现。

陈赓又被请到钱大钧的车厢聊天,为了化解尴尬,陈赓故意说搞错目的地了,期间陈赓一直想趁无人时就离开,不过钱大钧身边总是有卫兵,钱大钧请陈赓喝酒,一会就让手下的人去休息了。

钱大钧自己也倒头大睡了,这时陈赓没人看守,趁停车之机,陈赓迅速下车离开了,钱大钧可不是傻子,很明显这是故意放陈赓走,其实陈赓是个烫手山芋,他曾救过老蒋,也是黄埔学生,钱大钧抓也不是放也不是,假装睡觉是最好办法。

发布于 2025-05-17 19:41
收藏
1
上一篇:沙场点兵陆雅池角色扮演者潘雨辰,演绎军旅青春风采 下一篇:创新驱动,未来领航,科技赋能产业升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