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这!就是街舞》第七季官宣的消息一出来,全网直接炸成烟花现场!尤其是“王一博是否回归”这个悬念,简直比悬疑剧还吊胃口。粉丝们一边扒着官微的蛛丝马迹,一边在热搜上疯狂蹦迪,就差没把“快把王一博交出来”刻在节目组门口了。

不得不说,王一博和《这街》的CP感,比偶像剧还上头。从第三季开始,这位“人狠话不多”的队长就用膝盖滑地、帽子戏法等一系列神操作,把街舞圈和饭圈一起掀翻。第四季他带队玩跨国battle,直接让节目收视率飙出国际范儿;第五季虽然缺席,但江湖上全是他的传说——比如某选手采访时脱口而出:“要是王一博在,我肯定选他战队!”你看,这存在感,妥妥的“人不在江湖,江湖却为他打榜”。

但为啥王一博能成《这街》的“流量密码”?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这哥们儿是真·技术流。别的小鲜肉跳舞像广播体操,他跳起来却像人体3D打印机——动作精准到毫米级,连专业舞者都忍不住喊“Respect”。其次,他选人眼光毒辣到离谱。还记得第三季他抢杨凯时那句“我要定你了”吗?结果杨凯直接帮他拿下冠军,这波操作堪称“电竞选手抽到SSR卡”。更绝的是,王一博的综艺感浑然天成——看到大神跳舞就变“人体弹幕机”,激动到语无伦次的样子,像极了屏幕前嗷嗷叫的我们。

不过,《这街7》要想再创神话,光靠王一博可能还不够。毕竟观众的口味早就被养刁了:前有张艺兴的“绵羊之锤”暴力美学,后有韩庚的“老狐狸”战术,现在连网红舞者都开始卷原创招数。节目组要是再不整点新活儿,恐怕网友会祭出那句经典吐槽:“你们不如改名叫《这!就是回锅肉》?”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街综的“七年之痒”魔咒。《中国有嘻哈》做到第三季就哑火,《乐队的夏天》第二季后也渐无声响。但《这街》能坚挺到现在,靠的绝不是流量明星换汤不换药。从第一季推广街头文化,到后来引入国际大神、孵化国产编舞师,它本质上是在用综艺外壳干文化输出的活儿。比如第六季让贵州“村BA”少年和世界冠军同台,这种“土洋结合”的骚操作,可比单纯battle有看头多了。

所以啊,与其纠结王一博回不回归,不如期待节目组还能玩出什么花活。是搞AI编舞黑科技?还是拉非遗传承人来跳breaking?毕竟,真正的爆款从来不是靠一个人撑场子——而是让观众每次打开节目,都像拆盲盒一样尖叫:“还有这种操作?!”

最后友情提示:如果官宣当天服务器崩了,建议程序员提前给王一博粉丝打钱。毕竟她们的手速,可是连双十一淘宝都甘拜下风的传说级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