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剧风云录,老三台电视剧竞争岁月(一)波澜壮阔的台剧争霸史

《老三台的电视剧竞争岁月(一)》是一部以台湾电视剧行业为背景的剧集,以下是剧情简介:
该剧以台湾老三台——中视、华视、台视三家电视台为背景,讲述了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台湾电视剧市场竞争激烈,三家电视台如何相互竞争、合作,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电视台内部人员如何应对各种挑战,共同推动台湾电视剧事业发展的故事。
剧情梗概:
1. 老三台竞争加剧:随着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视剧市场逐渐壮大,中视、华视、台视三家电视台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加大投入,推出高质量电视剧,竞争日益激烈。
2. 人才争夺战:在竞争过程中,电视台为了吸引优秀编剧、导演、演员等人才,不惜高价挖角,导致行业人才流动频繁。
3. 内部矛盾:在竞争压力下,电视台内部出现矛盾,如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矛盾、各部门之间的矛盾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电视剧的制作和播出。
4. 创新与突破:面对竞争压力,老三台不断寻求创新,如引入新题材、新手法,以及与其他行业合作等,以提升电视剧质量。
5. 电视剧产业发展:在老三台的共同努力下,台湾电视剧产业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了具有台湾特色的电视剧风格。
该剧通过讲述老三台在电视剧竞争岁月中的故事,展现了台湾电视剧行业的发展历程,以及行业人员在面对困境时的勇气和

相关内容:

对于内地70-90这个年代的观众来说,除了港剧、新加坡剧,中国台湾省制作的电视剧(简称:台剧)也是观众记忆中的重要一环,尤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少台剧被引进大陆播出,影响力风靡一时。

不同于香港地区TVB和亚视两家电视台针对性的PK,在台湾电视史上,有三家电视台实力相当,同时占据着重要地位,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它们就是观众们口中的“老三台”。

老三台指的是台湾省在1960、70年代创办的三家无线电视台,分别是台湾电视公司(创立于1962年)、中国电视公司(创立于1968年)和中华电视公司(创立于1971年)。对于很多出生在1960-1980年代的台湾人来说,他们从小就看老三台的节目长大,对老三台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台湾电视公司,全称“台湾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视”、“TTV”,是中国台湾省第一家电视台。1962年10月10日,台湾电视公司正式开播,开启了中国台湾省电视史。

中国电视公司,全称“中国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视”、“CTV”,是台湾地区第二家电视公司。中视于1969年10月31日正式开播,中视的开播改变了台湾省内台视独家播映的局面,并全部以彩色播映,将台湾省的电视由黑白带入彩色时代。

中华电视公司,全称“中华电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视”、“CTS”,是台湾地区第三家电视公司。华视也是台湾省第一家荣获国际品保ISO9002认证的无线电视台。

台湾电视剧发轫于60、70年代,当时的台湾还是蒋氏父子统治时期,所以那个年代的台湾剧有着明显的政宣色彩。1962年,台视播出了第一部闽南语电视剧《重回怀抱》,此后不久,台视又推出了台湾电视史上第一部自制国语电视剧《浮生若梦》,引发不少业界关注。

1969年,中视播出的亲情伦理剧《晶晶》轰动一时,引发电视剧制作热潮,此剧的插曲全部由邓丽君演唱。1971年,随着华视的成立,台湾电视剧市场逐渐呈现三足鼎立的竞争态势。

1974年,华视推出长达256集的武侠剧《保镖》,此剧讲述了中原镖局将揭发严嵩祸国殃民罪状的血书护送进京,铁衣卫陆续派出杀手阻挠镖队,正邪双方屡次展开交手的故事。该剧以赵家三小姐赵燕翎为主角,可以说是一部大女主戏,据说当年蒋先生非常喜爱这部剧的女主角,因此本剧一直没有设置男主角。

二十年后,台湾著名导演陈明华再次翻拍了《保镖》这部剧,更名为《天地英豪》(大陆引进时又称《中原镖局》),在90年代风靡一时,此是后话。

有竞争才有进步,竞争促进了电视剧制作水平的全面提升,老三台当时在电视剧制作题材上各有所长,特色各异:台视擅长社会生活写实剧,中视注重民间狭义及家庭亲情剧,华视喜爱古装武侠传奇剧。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电视剧的发展经历了逐步爬坡和跌升阶段,70年代中期《保镖》《包青天》等电视剧取得极高收视率,并开始畅销海外市场。

但是,整体来看,这一阶段台湾电视剧深受岛内政治大气候影响,电视剧政治性大于艺术性,重宣教轻娱乐,政宣色彩浓厚。电视节目内容重点还是新闻和宣教节目,娱乐性和亲民性的“软性”电视剧并不多。

直到进入80年代,港剧的风靡和两岸关系的破冰,使台剧在追随港剧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风格,从此台剧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发布于 2025-05-20 06:22
收藏
1
上一篇:揭秘历史,为何过去挨骂挨打的孩子少有心理问题?北上剧透深刻启示 下一篇:9版铁心兰颜值巅峰对决,谁是花无缺情深挚爱,谁沦为婊气角色遭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