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汉争雄的历史大幕缓缓拉开之时,有一个人物的举动,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波澜,他便是曹无伤。

曹无伤,身为汉高祖刘邦麾下的将领,官至左司马。早年他随刘邦起义对抗秦国,也算是为反秦大业立下过一些战功。秦二世二年,他协助刘邦斩杀秦朝泗州守壮,在刘邦的阵营中也算是有一定地位。
然而,汉高帝元年,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刘邦攻入咸阳之后,听从谋士建议,派兵守住函谷关。不久,项羽到达函谷关,却被拒之门外,顿时勃然大怒,派黥布等人攻破了函谷关。此时,曹无伤听闻项羽恼怒,想要攻打刘邦,心中的小算盘开始拨弄起来。他派人向项羽告密,说刘邦有想要在关中称王的心思,想要让秦王子婴做丞相,秦国的奇珍异宝都归刘邦所有了,企图借此求得项羽的封赏。

项羽本就对刘邦先入关中之事耿耿于怀,听到曹无伤的密报后,更是怒火中烧,立即计划带领四十万大军攻打刘邦的十万大军。不过,事情的发展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刘邦手下的张良关系很好,项伯不想让张良因此丧命,便去到刘邦军中想要劝张良逃走。但张良却将此事告诉了刘邦。刘邦和张良深知形势危急,于是向项伯示好,刘邦更是与项伯结成儿女亲家,恳请项伯跟项羽说情。项伯回到军中之后为刘邦讲情,项羽答应暂且不攻打刘邦。
第二天,刘邦带着一行人来到鸿门向项羽请罪,并说自己和项羽之间的间隙是因为小人挑拨。项羽见刘邦态度诚恳,再加上项伯之前的劝说,心中的怒火消了几分,还直接指出是刘邦手下左司马曹无伤告的密。随后,项羽留下刘邦宴饮,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

在鸿门宴上,范增多次示意项羽杀掉刘邦,但项羽犹豫不决,最终刘邦在张良和项伯的协助下,借口上厕所逃离了鸿门。刘邦回到军中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诛杀曹无伤”。曹无伤本想通过出卖刘邦来换取荣华富贵,却没想到自己的如意算盘最终落得一场空,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曹无伤的死,看似只是一个小人物在历史洪流中的悲剧,但从更深层次来看,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刘邦来说,曹无伤的背叛是一个警示,让他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身边人的忠诚度,也促使他在今后的用人上更加谨慎。而对于项羽来说,他轻易地暴露曹无伤,显示出了他政治上的不成熟和性格上的直率。
曹无伤的命运,是楚汉争雄这段历史中一个小小的插曲,却也生动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性的复杂。他的悄然递刀,不仅没有为自己带来好处,反而成为了楚汉争雄这场大戏开场的一个注脚,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