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发电车59小时奇迹续航,市民爱心纸板“水床”助力送电成功!

这段话描述了一群人在艰苦条件下进行发电活动,并在任务完成后收到市民礼物的故事。以下是这段话的详细解读:
1. "“蜗居”发电车59小时":这里指的是一组人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可能是一个车或类似的车厢)连续工作了59小时进行发电。这可能意味着他们为了完成某项任务,如供电给某个重要设施或活动,而不得不在封闭的环境中工作。
2. "睡纸板拼成的“水床”":这表明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他们甚至没有舒适的睡眠条件。他们只能用纸板拼凑成床,可能还用到了水来增加舒适度,形成了一种简陋的“水床”。
3. "送电成功后":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们最终完成了发电任务,成功供电。
4. "他们收到了郑州市民的这个礼物":在任务完成后,郑州市民为了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感激,送上了礼物。这可能是物质上的支持,也可能是精神上的鼓励。
总的来说,这段话传递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信息:在困难面前,人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最终取得了成功,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回报。

相关内容:

极目新闻记者 曹磊

通讯员 黄凯 郑密

实习生 陈宇豪 石环宇

为了尽快帮助郑州市正商蓝海港湾芙蓉湾小区恢复供电,来自国网武汉蔡甸供电救援队的4名队员“蜗居”在发电车内59个小时,最终顺利完成保电任务。而在小区里一个个家庭亮灯的时候,他们也收获了居民们送来的满满一车物资和四面锦旗的礼物。

四名保电壮汉“蜗居”在3平米空间内

国网武汉蔡甸供电援郑队作为武汉供电公司第四批援郑队伍之一,接到指令后火速加入驰援郑州的抢险救援保供电队伍,连夜赶赴郑州灾区,在7月24日投入到紧张的抗洪救灾电力保障工作中。

援郑队队长陈钢是一名“老党员”,也是名退伍军人,为正商蓝海港湾芙蓉湾小区接通临时电源,保障持续供电是他援郑立下的第一条“军令状”。

进入小区后,队员们发现该小区配电房位于地下车库,车库限高导致发电车不能进入,退水后的作业现场满地淤泥,情况复杂。他们立刻与现场小区物业负责人沟通协调,雷厉风行拿出解决方案,把发电车停到路边,拖拽着缆线穿过离配电房位置最近的商铺,从地上通往地下。

他们拖出发电车的连接线,检测零线接入是否正确,核实低压出线开关位置,一步一步有条不紊。随着正商蓝海港湾芙蓉湾小区的灯光逐一亮起,久违的光明让小区居民纷纷走出家门,欢呼声、鼓掌声、呐喊声响彻整个小区。4个小时奋战,该小区接入发电车后临时送电成功。

“一定要坚守到位,车里各项数值要看仔细了,这可容不得半点闪失。”陈钢不厌其烦地对大家重复着一遍又一遍,眼神还不忘实时盯着电流变化。为了实时监测发电车运行状况,给受灾群众提供有力的供电保障,陈钢一行4人索性就住在了发电车里,24小时不间断坚守,4名壮汉的衣食住行全部挤在不足3平方米的地方完成。

装矿泉水的纸箱拼在一起成“水床”

从7月24日到7月26日这三天里,队员魏辉一直都没怎么合过眼。“看看这就是传说中的‘水床’,虽然累但是值得。”26日上午,魏辉有感而发发了一条朋友圈。而他所谓的“水床”,其实也就是把几个装矿泉水的纸箱拼在一起,抽空在吃饭的时间躺下来眯上一会儿缓解疲惫。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陈钢和魏辉是作为“业务专家”被选派参与本次驰援郑州抗洪救灾应急保电工作的。去年他们也都参加了武汉火神山医院电力工程建设,更是两名“老党员”,积极响应、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是他们的本能。

7月26日深夜24时,郑州市正商蓝海港湾芙蓉湾小区有序恢复了正常供电,4名援郑队员们也在“蜗居”发电车内保障小区供电59小时后,顺利完成了任务。

“感谢你们!看着你们这几天不眠不休为我们用电保驾护航,心里有太多的感动。”恢复了供电后,小区居民们送来了精心制作的锦旗,同时紧紧拥抱抢修队员、自发列队欢送,他们为感谢队员们辛苦付出而准备的物资堆满了一车。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发布于 2025-05-21 00:33
收藏
1
上一篇:安家开播,孙俪罗晋再塑蜗居夫妻形象,演绎房屋中介生活日常 下一篇:重温经典,唯有这些老剧,让我不忍心用两倍速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