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青山是故乡热播聚焦涿鹿文旅,展现融合新风采

电视剧《青山是故乡》的热播无疑为涿鹿的文旅融合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这部作品通过展现涿鹿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目光,同时也为推动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以下是涿鹿文旅融合展新貌的几个方面:
1. "自然风光的展示":电视剧《青山是故乡》中展现的涿鹿自然风光,如青山绿水、奇峰异石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这些景观不仅成为了当地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涿鹿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2. "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涿鹿作为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电视剧的播出,使得更多人了解到了涿鹿的历史底蕴,从而吸引了众多历史爱好者前来探访。
3. "风土人情的传播":通过电视剧的传播,涿鹿的风土人情得到了广泛传播。当地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等文化元素,成为游客了解涿鹿的重要途径。
4. "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涿鹿在发展文旅产业的过程中,注重产业融合,将文化与旅游、农业、体育、教育等领域相结合,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文旅产品,如研学旅行、民俗体验、生态观光等。
5. "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满足游客需求,涿鹿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方面的完善,提升了

相关内容:

视频加载中...

河山云报道 近日,乡村题材电视剧《青山是故乡》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展现的涿鹿县自然美景与乡村发展图景引发关注。4月28日至29日,多家媒体走进涿鹿取景地,探访剧集背后的生态实践与文化魅力。

在武家沟镇,媒体团漫步古街、探访传统小院,体验“香椿采摘+香椿宴”特色文旅项目。镇内漫山杏花与古朴村落相映成趣,当地通过非遗“绕花”展示、古建活化等方式,让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旅游。武家沟镇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依托生态优势,这里已经形成“春赏杏花、夏品鲜果、秋观红叶、冬享民俗”的四季旅游格局,实现生态保护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涿鹿县武家沟镇党委副书记 镇长 王海龙:

武家沟镇现在准备打造四个片区,两条线。四个片区主要是东部农文旅融合升级区,西部康养休闲区。南部节水农业的示范区,北部新能源的集聚区。然后两条线,主要一条是桑干河文化旅游的线,另一条是云上涿鹿的旅游线,这就是一横一纵四区。

作为剧中“绿色种植”核心取景地,鸦沟村的“十亩好地”“大林家老宅”等场景原汁原味保留。村民回忆拍摄趣事时提到,剧中“土地流转每亩两千元”的设定,正是当地通过规模化种植、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后,农民收入提升的真实写照。

涿鹿县海飞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设施农业蔬菜种植基地负责人 司海飞:

通过电视剧呢,我去北京销售的挺好,我们增产增收了。

村民 马小红:

通过这部电视剧,对我们农民(好处)收入要高一点,现在是这部电视剧给我们群演带来了好多收入,也给我们村子里面带来了好多好处。

村民 张海龙:

这电视剧不赖挺好,对我们全村都有好处,知名度有了。

媒体团乘坐驴车穿行村落,拍摄古戏台、龙王庙等历史遗迹,沉浸式体验农家饭,感受剧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风貌。

涿鹿县辉耀镇副镇长 梁世伟:

(电视剧的拍摄)也是我们乡村振兴的一个新起点。这个剧拍完之后,我们村在农居环境,农村面貌,还有百姓精神状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北京游客 孙菲:

剧中台词“扎根到土里心才踏实”这句话让我感受颇深。来感受一下农耕生活,我觉得比去一些大城市,大景点更有意义。

山东游客 朱庚腾:

我是从山东来的,来到这儿,真是感受到了这边儿的风土人情,真的是空气质量非常好。

在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与农业现代果品示范园,林草局负责人介绍,涿鹿通过生态修复打造“绿色屏障”,发展休闲采摘、果品加工等产业,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户人均年增收8000元。张家堡镇桃园村造林工程区则展现了“荒山变绿海”的生态治理成果,形成“山上种树、山下种果、林中旅游”的立体发展模式,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典型样本。

河北涿鹿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主任 杨国庆:

近年来,湿地公园通过生态恢复建设,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湿地动植物数量显著增加。涿鹿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形成自然与人文融合的生态效果,为构建涿鹿县绿色生态体系、绿色产业体系奠定了生态基础。

记者手记:

从影视IP到文旅名片,涿鹿以《青山是故乡》为窗口,展现了生态美、产业兴、文化浓的乡村新图景。随着剧集热度持续升温,这座千年古县正以开放姿态,更多游客“寻青山足迹,探涿鹿秘藏”,感受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编辑 阎丽萍 白萱丨校对 张妍


发布于 2025-05-23 09:23
收藏
1
上一篇:2024上半年最佳国剧Top10榜单揭晓,玫瑰的故事位列第九,榜首之位毫无悬念 下一篇:陕西13位颜值爆表女星,谁是你心中最美的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