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公和土地婆是中国民间信仰中备受尊敬的神祇,关于他们的传说丰富多样,以下是对这些传说的详细归纳:
土地公的传说
收税官张福德:
传说中,土地公原名张福德,曾是一位收税官。他为人温和忠厚,对百姓非常照顾,经常为交不出税的百姓宽缓时日,甚至代垫税款。他去世后,百姓怀念他的恩德,为他立祠供奉,尊称他为“福德正神”,也称为“土地公”。

另一个版本说张福德生于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从小聪明孝顺。三十六岁时,他成为朝廷的总税官,为官清廉。周穆王三年时去世,享年一百零二岁。神奇的是,他死后三天,容貌依旧未变。有一个贫穷的家庭用四块大石围成石屋奉祀他,结果家庭状况逐渐好转。百姓们都相信是神恩保佑,于是合资建庙并打造金身膜拜。
还有一个版本称土地公是周朝士大夫的家仆。为了不让小姐受冻,他脱衣给小姐穿,自己只穿单薄的衣物,结果因受不了寒冷的天气而冻死。天空显现“南天门大仙福德正神”的景象,士大夫感谢他的恩德,于是建庙奉祀。周武王时,赠封他为后土,后世尊为土地公。
形象与神职:

土地公通常被描绘为一位白须白发、和蔼慈祥的老人,头戴乌帽、身穿长袍,有时也类似城隍打扮。
作为乡土保护神,他守护一方土地,保佑当地百姓平安、五谷丰登。人们相信土地公能带来福气、财运。
土地婆的传说
自私严厉的形象:
在一些传说中,土地婆被描述为较为自私、严厉的形象。例如,在有人向土地公祈求金银财宝时,土地公想帮助穷人,但土地婆却因担心财产分完后女儿出嫁没有轿夫而阻止。
又如,在有人祈求福气时,土地婆也因怕自己没了多余福气而不肯赐予。
勤劳善良的土地婆:
在广西壮族地区的传说中,土地婆是一个叫作阿婆的老妇人。她勤劳善良,每年都会在春耕前给村里的农民们送去种子和肥料,并教他们如何耕种。她还会在春耕期间巡视田间,帮助农民们除草、灌溉、防病虫等。农民们都很尊敬她,称她为“土地婆”。
阿婆去世后,村里的农作物开始减产。农民们很想念她,就在她死去的地方立了一个小庙,并把她的画像供在里面,每年春耕前都去给她烧香祭拜,并向她祈求丰收。后来,阿婆就成了当地人信仰的土地神了。

土地公与土地婆的共同传说
在民间信仰和文化中,土地公和土地婆常常一起被供奉在土地庙中。虽然土地婆在一些传说中表现出自私严厉的一面,但也有一些地区的传说中她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并非完全是负面形象。
在一些文学作品、影视剧等中,也会出现土地公和土地婆的形象。比如电视剧《土地公土地婆》中,讲述了土地公张福德娶得城隍女儿李秀文为妻后,夫妻二人经历了一系列故事,展现了爱情与家庭的力量。
综上所述,土地公和土地婆的传说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传说不仅丰富了民间文化的内容,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善良、正义等美德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