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电视剧《我的后半生》中,沈卓然教授年愈七旬,在经历了妻子静敏去世后的一段颓废和孤独之后,开启了一段又一段奇葩的的相亲之旅,也在呼吁着镜头前的我们要时刻关注家中老人的生活和健康问题。

连亦怜:“细心照顾”与“却有所求”
妻子去世近一年了,沈卓然依旧沉浸在痛苦之中,中秋诗会上,沈教授还读了一首为亡妻写的诗,因此而发病并被紧急送医,就在住院时遇到了那位年轻貌美又对他细心照料的连护士长。沈卓然对连亦怜可谓是一见倾心,作为文学教授的沈卓然又是送藏头诗,又是唱《野花》,硬是在出院时就把连亦怜带回了家。

作为护士长的连亦怜绝对是合格的。对沈卓然的照顾事无巨细、无微不至,还用自己的忍让、细心和专业素养将沈黛等沈家人一并拿下。作为母亲的连亦怜也是合格的。她想用自己的婚姻为筹码为儿子连进换一套房,换未来的保证。当她的诉求无法得到满足时,一个转身,她就嫁给了年龄更大的老中医,只因为老中医能给连亦怜和连进一个保障。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儿子,其实连亦怜亦是可怜之人,年龄已近夕阳红,还在为儿女而活。

聂娟娟:“涓涓细流”与“精神知己”
离开了连亦怜,沈卓然立刻无缝链接了聂娟娟。他们都是“高知”,他们在精神层面更加的志同道合,他们一起做着一系列的雅事,比如养蝴蝶兰,比如画扇面,比如一起寻天上的星星,还比如寄出一封车马很慢的信。就只是想一想这些雅事,都觉得是那么的浪漫。人生能遇到这样一个聊得来的知己,特别是到了晚年,那该是多么的不易。

很不幸,聂老师的病复发了。那一封告别的信是那么的唯美:“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不来人间,怎知人间值得”。

吕原:“强势直爽”与“无所不能”
一个教授,一个工人,无论如何都擦不出爱情的火花。但吕原出场了,那么的风风火火、快人快语、直来直去,那在带给剧中人什么样的思考呢?

关注自身的健康,每天要走一万步;生活中夫妻要共同成长,当他在进步时,你也要不断跟上他的节奏;当一个志愿者,付出自己的大爱,世界会更加美好。

乐水珊和彭玉兰:“外貌内心”与“莞莞类卿”
乐水珊的外貌像极了沈卓然的妻子,也爱穿旗袍,也爱饮花茶,简直是静敏重生,但沈卓然只把乐水珊当“替身”,乐水珊也只是把沈卓然当“备胎”。李黑豹说:“你嫁给他,你要照顾他20年,你嫁给我,我把你当公主30年”。于是,她逃婚了,不再当一个“替身”,而是当了自己人生的主角。

彭玉兰的性格与静敏像极了。她温柔娴雅,轻声慢语,煲得一手好汤,对沈教授也是满满的崇拜。甚至聂老师住院的时候,她也贴心的照顾,甘愿在沈卓然和聂娟娟之间传话,当付出没有回应时,她醒悟了,一句:“玉兰花谢”转身离去。

黄昏恋的女友们纷纷转身离去了,但沈卓然却学会做饭。
做水饺是吕原同志教的,可以实实在在的填饱肚子;雪菜毛豆是连姨教的,做法简单但营养丰富;糕点上撒桂花点红点是聂老师教的,满含着昆曲里的浪漫;银耳红枣羹是乐水珊教的,文火慢煮才是生活。

最后,沈卓然带着剧中人们共同演唱了一首《萍聚》,并赋予了它更深层的含义。“别管以后将如何结束,至少我们曾经相聚过,不必费心的彼此约束,更不需要言语的承诺……”。经历了几段无疾而终的黄昏恋,沈卓然释然了:人怕老,怕孤独,怕无人陪伴。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别怕没人欣赏你,只要有一颗勇敢自由的心,心宽路才宽,人活着,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