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制造力作黄河在咆哮8月21日震撼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时段

《黄河在咆哮》这部作品作为“山西制造”的代表作,于8月21日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无疑是对这部作品的认可和推广。这部作品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了黄河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体现了山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样的播出安排有助于提高作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到这部优秀的文化作品。

相关内容:

山西新闻网8月13日讯(记者 任思雅)今天下午,由中央电视台、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影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广电影视艺术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大型抗战巨制《黄河在咆哮》首播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该剧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精心打造,将于8月21日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时段,以八路军山西抗战的主背景为纵线,以郑川夫妇、周家、宋家三个家庭在战争背景下的命运沉浮为横线,两条主线交错推进故事发展。

《黄河在咆哮》剧照

纪念抗战 再现山西战场的波澜壮阔

《黄河在咆哮》的故事背景发生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八路军129师独立团奉命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抗日前线开始,一直到1945年“太岳围困战”结束,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取得了完全胜利,郑川代表太岳军区在黄河边接受了驻晋南日军的投降。

《黄河在咆哮》剧照

“这部戏可以看作是八路军在山西的抗战全史。”导演谷锦云说,《黄河在咆哮》战争场面多达40%,战争戏比重之大,创下了当今国产电视剧之最。天镇战役、平型关大捷、夜袭阳明堡、忻口战役、娘子关防御战、太原保卫战、中条山战役、黎潞保卫战、百团大战、太岳围困战等抗日战争中山西战场的重要战役都会在剧中一一呈现。

《黄河在咆哮》全景式地再现了八路军在山西战场运用游击战、麻雀战、伏击战、破袭战、围困战,有力支持和配合全国抗战、牵制日军的有生力量、打乱日本军部计划、奠定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对全国抗战胜利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做出的独特贡献。

山西主创 全情投入“抗日敌后战场”

《黄河在咆哮》的主创人员大部分都是山西人。曾执导过《麻辣女兵》、《导弹旅长》等作品的导演谷锦云是山西榆次人,现为第二炮兵电视艺术中心一级导演;本剧编剧、2014年热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编剧之一张强,是山西太原人;本剧的另一名编剧周山湖为山西著名作家;制片团队、美术、化妆、剧照等众多工作人员也都是山西人。

《黄河在咆哮》剧照

虽是山西人,但他们平日里活跃在中国影视界的各个领域,辗转各地忙碌拍戏,很少有时间能够回家。当其中的部分工作人员遇到《黄河在咆哮》跟自己的另一部戏档期“撞车”时,一听说是山西的戏,而且主要还是在山西取景,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加入《黄河在咆哮》剧组。

为了赶在抗战胜利纪念日前与观众见面,《黄河在咆哮》的全部筹备时间仅仅只有45天;前期拍摄人不解衣、马不卸鞍,用时73天杀青;后期制作更是创近年电视剧制作的纪录。面对如此高速运转的工作团队,一位工作人员如此比喻:“我们全体都调整成了快进模式,投入到‘抗日敌后战争的洪流当中’,火热紧张的情势不亚于当年的战时状态!”

场面宏大 真实还原历史原貌

作为山西电视剧史上阵容最为强大的电视剧,《黄河在咆哮》剧组共有演职人员500人,特约演员200人,群特演员300人,出场人员约9万人次。整个队伍集制片、导演、摄影、美术、录音、灯光、武术、枪械、烟火、马术、服装、化妆、道具、置景、电脑特技和航拍等阵容于一体,从南到北纵贯山西、横跨三晋多个地市进行拍摄。

《黄河在咆哮》剧照

为了真实再现抗日战争的历史原貌,摄制组还特意搭建了包括窑洞、机场、火车站、各种中西式建筑在内的多个符合剧中年代特征的场景,并千方百计通过太原铁路局寻找到抗战时期的老车皮,设法运到拍摄现场。对于从羊皮筏到汽车、马队,再到坦克、装甲、飞机、大炮,这些遍布水、陆、空的战争场景,摄制组在筹备期就进行了精心设计,通盘考虑前后期的衔接工作。而后期制作所采用的大量特技手法也让剧中的麻雀战、夜袭战、轰炸战、东渡黄河等各种场面变得更加真实、壮观。

7月“书香漫晋”活动名单公布,请参与活动的小伙伴们赶快来查看名单。在山西新闻网公众微信号(sxrb-com),回复“书香漫晋”即可查看获奖名单。

发布于 2025-05-26 11:33
收藏
1
上一篇:黄河在咆哮!!,壮美河山下的激荡史诗 下一篇:岁月回响,80年前传唱,唤醒民族气魄的经典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