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电影袁隆平全网上线,结尾感动呈现“禾下乘凉梦”

电影《袁隆平》上线多个平台,结尾处袁隆平亲自出演讲述“禾下乘凉梦”,这一幕感人至深。袁隆平作为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他的“禾下乘凉梦”不仅是一个个人的梦想,更是中国乃至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袁隆平在电影中的这一段讲述,表达了他对杂交水稻研究的执着追求和对解决全球粮食问题的坚定信念。他讲述了自己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场景,以及他如何通过不懈努力,成功培育出高产、抗病的杂交水稻品种,为我国乃至全球粮食安全作出的巨大贡献。
“禾下乘凉梦”寓意着袁隆平对农业发展的美好愿景,即通过科技创新,让农民在丰收的季节里,能在禾下乘凉,享受劳动成果。这一梦想不仅体现了袁隆平对农业的热爱,也彰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担当。
电影《袁隆平》通过真实还原袁隆平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他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为广大观众呈现了一部感人至深的传记电影。袁隆平亲自出演结尾处的“禾下乘凉梦”,更是为这部电影增添了浓厚的情感色彩,让人深受感动。

相关内容:

四川在线记者 吴梦琳

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逝世,全国痛悼。当天,电影《袁隆平》紧急上线多个视听平台,缅怀致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其中湖南卫视在黄金档停播原定的娱乐节目,播出电影《袁隆平》,收视率排名卫视前列。

电影《袁隆平》拍摄于2009年,为献礼新中国成立60周年。电影根据农业科学家袁隆平院士真实故事改编,由果靖霖饰演袁隆平,讲述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袁隆平到农业学院任教,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几十年来究其全部精力开展杂交水稻研究,经历了许多失败和挫折,十年间没有成果,但依然不放弃,胸怀着让更多的人不再饿肚子的抱负,终于获得成功。

影片中,三年饥荒期间,袁隆平见到辛苦劳作的农民却被饿死,作为农业研究人员,下定决心一定要研究出高产水稻。后来,袁隆平带领团队在海南试验田开展研究,顶着烈日被晒得黢黑,在海南发现了第一株野生稻雄性不育株,后来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迎来全国农技专家。

后来生活中袁隆平爱拉小提琴,在稻田里拉小提琴的一张照片,触动了许多人。电影也专程用交响曲串联起了袁隆平不同的人生经历,面对其他人的质疑,袁隆平始终不放弃。“我不管你们怎么想,但是作为一个学农业的人,我觉得我有权利也有义务,让这个地球有限的土地,收获更多的粮食,让人类远离饥饿。”呈现出一个胸怀世界、坚持不懈、刻苦攻坚科学家的形象。

在影片结尾处,袁隆平院士还亲自出演了老年时期的自己,在外国记者提问时,用英文阐释自己“禾下乘凉梦”。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不仅仅在中国进行推广,更在世界许多国家进行推广,让全世界许多人远离了饥饿,给人类带来了贡献。袁隆平说“生命不息 探寻不止”,将继续探寻超级杂交水稻。

发布于 2025-07-02 17:46
收藏
1
上一篇:袁隆平传记电影收视爆棚,勇夺黄金档冠军,央视五轮直播引发热潮 下一篇:免费观影特辑,光影中的袁隆平传奇,一同见证波澜壮阔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