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静谧之中,情感共鸣的视听盛宴——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叙事魅力

《听说》这首歌的这句歌词“此时无声胜有声”出自周杰伦的《听说》,意思是说在某些特定的时刻,沉默和安静比声音更能表达情感和意境。这句歌词深刻地揭示了音乐和情感传达的深层含义,即无声之处往往更能触动人心。在歌曲中,这样的表达方式增加了歌曲的内涵和艺术效果。

相关内容:

新世纪以来,台湾青春类型电影逐渐复苏。从《晴天娃娃》拉开新时代青春片的序幕,到《盛夏光年》、《一页台北》、《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再到《听说》等等,台湾的青春电影风潮已然形成了一套“自足”的系统,并在市场占据着重要的份额,形成具有本土韵味的青春片,从而刺激大陆青春类型电影的发展。由郑芬芬编剧并执导,彭于晏、陈意涵、陈妍希等主演的励志爱情电影《听说》,利用听力障碍的噱头,讲述了一场如烟花般绽放的爱情故事。在这个故事里,爱情的世界里没有虚假,没有自作多情,有的只是一份理解,一份穿透世俗眼光的真情、真爱。或许,在《听说》的世界中,于无声处,我们领悟到了世间最纯美的爱情,甜甜的,美美的。

《听说》的导演郑芬芬,是台湾70年代导演中较好传承台湾青春电影气质的女性导演之一,本片中她以另辟蹊径的方式,采用和传统青春片完全不一样的视角去观察和探索男女之间的爱情,她试图用听力“障碍”的特殊招式描绘人们之间的爱情故事,并传递出自己对爱情的真挚看法,一举刷新了同类题材的固有模式。黄天阔(彭于晏饰)的夸张表演与秧秧(陈意涵饰)的自然表演,在“正常人”与“非正常人”之间形成了一种戏剧张力,让这部电影“创意”、韵味十足,并一举奥斯卡金像奖外语片。正常之人的黄天阔在给听障游泳队送便当时邂逅了清纯美丽的秧秧后,便喜欢上了这个单纯、可爱的女孩,于是一场试图融入这个听力“障碍”家庭的生活之中便开始展开。

巴拉兹·贝拉在《电影美学》中说,“静也是一种声音效果,但这只是在能听到声音的情况下才如此。表现静是有声片最独特的戏剧效果之一。”如果将巴拉兹·贝拉的这种“静”运用到《听说》之中的话,那么“静”就不仅是“一种声音效果”,还是带有饱满、浓情的爱情催化剂。片中,黄天阔总是想法设法接近秧秧,不管是在秧秧办公的地方,还是在秧秧的家中,甚至将自己变成一棵树祈求她的原谅等等,都在秧秧的无声中变得有意义。也就说说,黄天阔的爱情与秧秧的爱情在导演的镜语之下留白了——人物的台词与情感都是通过手语来传递,无形之中将人物的复杂心理状态清晰的展现出来,达到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如果说,唯美的爱情故事是台湾人潜意识里的美好愿望与审美标准的话,那么《听说》则是这一形态之下的标准之作。《听说》里的黄天阔以自己最真、最纯的态度追求听力“障碍”的秧秧为线索,获得青春的认同,最后以秧秧并非障碍人士,两人终成眷属的柏拉图式完美爱情结束,他从困惑的情感中得到解脱,心灵获得救赎。再者,秧秧与小朋(陈妍希饰)的关系也得到了缓和,姐妹关系得到了解决,并最终双方获得自我的救赎。片中,无论是秧秧面对着听力“障碍”的姐姐,不敢去幻想自己生活的美好,姐姐也不希望秧秧因为自己而没有活出自己,还是黄天阔因为担心听力“障碍”的秧秧见父母不同意,怕秧秧不理解自己的一片真情,等等,都构成了影片的矛盾点,也成为推动叙事,推动人物发展的情感点。可以说,这种纯美爱情片,是一种对青春美好的无限幻想,是一种满足与内心的情感的追求。

法国作家安德烈·莫洛桑曾说,“爱情的本质在于爱的对象本非实物,它仅存于爱者的想象中。”《听说》的爱情,就是一种在无声中领悟爱情真谛的“想象”,它告诉我们,要获得如梦的纯美爱情,必须真,真得实在,自然。

发布于 2025-07-03 05:17
收藏
1
上一篇:听说,台湾电影中的静谧诗篇 下一篇:施瓦辛格十大必看热血硬汉电影神作!重塑肌肉记忆的巅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