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中外百大电影,看百态人生,第一弹便是中国第五代导演张艺谋的经典之作,《大红灯笼高高挂》
一、简介
《大红灯笼高高挂 》是第五代导演张艺谋的经典之作,1991年,该片获得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圣马克银狮奖 。《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得美国第六十四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
讲述的是一位受过一定教育具有进步思想的女性颂莲,在封建礼教包裹下的大宅门中一步步被同化,见证身边女性的遭遇后,醒悟却无推翻之力,而疯魔的故事。

二、伪民俗奇观
张艺谋导演为求,将一种无形的封建礼教约束外化为视觉形象,于是采用中国传统的灯笼的形式作为一种视觉化的礼教束缚,并通过留灯、挂灯、封灯等形式展现出来。
将红灯笼,这极具刺激性的视觉形象转化为一种对女性在封建礼教的一种束缚,通过红彤彤的灯笼看似红火热闹,看似将红火喜庆的气氛包裹在女性周围,实则却如铁链一般将女性锁在了正中央无法动弹,等待老爷的临幸。
而灯笼也是,这位封建家长,选择心仪女性的“牌子”,以颂莲为首的女性们分别站在自己别院的门口。

如同物品一般等待,买家的选择,而选中的人身边会架起一盏灯笼,同时一排排的仆人拿着数盏灯笼,纷纷涌入别院进行如祭奠仪式般的挂灯、点灯.
然而配合这仪式的还有锤脚,电影是视听的艺术,不光让人看还要让人听到,而张艺谋导演巧妙的运用锤脚这种形式将带有一定节奏的声音送如观众的耳中,并配合红灯笼将封建礼教展现的淋漓尽致。
这些种种伪民俗的奇观,让我们的视听感受急剧增强,更好的理解这种封建形式对人的压迫和束缚。

三、女性的独白叙事
影片不同于以往其他的影片,运用的是女性的内心独白当作旁白,即可以解释人物的内心变化也可以推动剧情的发展,电影开篇便是学生装扮的颂莲,提着自己的旅行箱一人独自走在去往,大宅门的路上,内心的独白介绍着自己的情况,以及为何要来到这里,而背景却是去往颂莲家接她的喜轿,内心的独白和场景共同构成了她最初的性格。

通过在大宅门中的一次又一次的点灯、挂灯、锤脚、点菜等仪式中逐渐的转变了,内心的想法,也渐渐的融入甚至成为封建礼教的拥护者,在深宫大院的宫斗中渐渐成为了自己最讨厌的人,成为了讨好老爷,需要这些仪式来展现自己的权力和威严的时刻,殊不知却成为了礼教的拥护者,成为了封建社会下的一份子,她的权力全都来自于封建大家长的赐予。
在深宫大院中逐渐的融入环境,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情窦,和三太太偷情死亡却让她幡然醒悟。
颂莲想要抗争却无法撼动,这座大山,只能身穿来时的衣服,似乎在如梦似幻的梦境中回到她那时的青涩以及对这场权力的抵抗。

四、其他
电影大体的内容已经介绍完毕,我们可以再来看一下其他的内心,颂莲虽说受过一定的教育,可谓是知识份子,有着知识分子的眼界和一定的情操,但内心却也是具有一定的封建束缚,在一人独自进入这大院之中,一开始便行使了太太的权利。
那便是针对她的丫鬟雁儿,雁儿可以说是位悲情人物,她作为一名丫鬟,最大的愿望便是嫁给老爷成为四太太,甚至她在自己的房间,挂满了红色破旧的灯笼,她可以说疯狂迷恋这种仪式,希望借由自己的身体,换得这种权力进入到这座压抑的大山之中。

然而颂莲的到来,打破了她的愿望,颂莲成为了四太太,而她的愿望遥遥无期,而她的无声的抵抗,也让颂莲第一次尝到,“权力”的滋味,而雁儿也成为了,这座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也是颂莲为了进一步彰显自己权力的牺牲品。
雁儿的死虽然让颂莲有愧疚但依然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话语权所做出的必要选择。

三太太曾经是位戏子,虽然有些时候,性情刁钻,其实她才是和颂莲内心十分相像的人,曾经颂莲在二太太的蛊惑下,与她为敌,但在日后她们不断地交谈,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友,而与陈府医生高先生偷情,也表明了她内心其实也是想要逃离这种现状。
逃离这座大山,却被挂灯、点灯等仪式锁住无可奈何,只好寻求一时之欢好,与自己心仪之人暂时忘却这座囚禁她的牢笼,在一次颂莲误说出三太太偷情的事宜后,被二太太设局抓住,处死在一座小房子之内。

大太太可谓是成功融入到这封建高墙之内,犹如《被解救的姜戈》里维护农场主的黑人管家一般,维护着礼教和秩序,已经丧失掉自己的意志,企图将自己的精神世界,转移或依靠到神佛中去,而现实中她却是鉴定的维护者、管理者。

《大红灯笼高高挂》,是张艺谋导演的力作,借由一座高墙深院来讲诉中国近千百年来的封建束缚和压迫,但也反应出女性在此等压迫的接受、挣扎和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