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世之作!这部9.2分成人动画,堪称残酷版疯狂动物城震撼来袭

这部评分高达9.2分的成人动画,被形容为残酷版的《疯狂动物城》的作品可能是《疯狂动物城》的姊妹篇或者有相似主题的动画电影。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候选作品:
1. "《无脸男》(The Boxtrolls)" - 这部动画电影虽然风格和《疯狂动物城》不同,但同样以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友谊、家庭和成长的故事。
2. "《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Finding Dory)" - 这部电影虽然是一部儿童动画,但其对海洋生态的描绘和《疯狂动物城》中对社会多样性的探讨有相似之处。
3. "《大鱼海棠》" - 这部中国动画电影虽然不是西方作品,但它的故事背景和主题与《疯狂动物城》有相似之处,都是在一个充满奇幻生物的世界中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4. "《疯狂动物城》的续集" - 如果是指《疯狂动物城》的续集,那么这部续集可能会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同时,进一步探讨社会问题和动物之间的关系。
由于“成人动画”这一限定,我们可以排除一些面向儿童的作品。不过,由于信息有限,无法确定具体是哪一部作品。如果您能提供更多的信息或者描述,我可以尝试给出更准确的答案。

相关内容:


​本文作者是撰稿人@伽林威

警惕热爱,警惕理性


近期有一部日本动画番正慢慢从原著漫画粉圈中传播出来。


去年在日本首播,目前第一季的12集已全部更新完,声势也渐渐浩大起来。



这部《动物狂想曲》基于日本漫画家板垣巴留绘制的漫画《BEASTARS》而创作。


漫画于2016年9月开始在日本著名漫画杂志《周刊少年Champion》上连载,目前尚在更新中。



2018年,《BEASTARS》前后获得了当年的“漫画大赏”、“手冢治虫文化赏”等重磅日本漫画奖项的大奖,奠定了口碑基础的同时也拿下了超过60万册的发行量。


可以说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漫画之一,动画化实属必然。


动画版的《动物狂想曲》在风格设计上形式多样,混杂了定格、彩铅手绘、3D等元素,目前在豆瓣评分高达9.2分,IMDB上也收获了8.6分,来势汹汹,不容小觑。



BEASTARS,由beast(野兽)和stars(明星)两个单词合成,在漫画所设定的世界中,beastars是能够引领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的领袖及英雄。


故事要从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开始说起。


切里顿学院,一只名叫提姆的雄性羊驼被他的肉食同学咬杀。自此,看似平静祥和的学校开始变得暗潮涌动。



男主角雷格西是切里顿学院中一名普通而平凡的高二大灰狼,他意图将自己雄壮的身体隐没在所有人的目光之后。


驼背、睡眼惺忪、甘居人下,作为戏剧社幕后工作人员负责灯光照明等杂活,擅于营造低存在感。



据漫画家本人说,雷格西的形象参考来自于法国男演员兼导演马修·阿马立克(他曾于2010年凭借《巡演》拿过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性格特征则借鉴于日本演员松山研一(曾因在真人版《死亡笔记》中出演L而广获好评)。



女主角春是一只全身雪白的高三侏儒兔,因为身材瘦小外表柔弱,自带楚楚可怜的弱势群体属性,不是被欺负就是被同情。



春对于被欺凌的事实早已习惯到可以佛系对待,而对于居高临下的同情心却始终难以真正接受。


于是在表面的云淡风轻之下,孤独而寂寞的她说服自己远离对爱的信仰。



男女主的相遇始于提姆事件之后的一个月圆之夜,在满月的映照之下,雄狼雷格西被肉食动物的本能所驱动捕获到了偶然路过的小白兔春,獠牙森森,差点不能自持地吃掉她。



你们以为这是个披着动物皮的青春校园偶像剧吗?


是的,没毛病。


毕竟按照这熟悉的展开方式,狼与兔的跨种族禁忌之恋一定满满齁甜与阻碍的套路。



毕竟我们接下来还会看到一只名为路易的傲娇霸道的总裁型男二,而这位路易同学和女主春也有一段需要打码的关系。



但是,如果仅仅把《动物狂想曲》当校园偶像剧来看,那未免有些遗憾。


同样是拟人化的动物,同样是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对峙,同样是对人类社会现实的影射,同样有很多根据动物习性设计的趣味细节引人入胜……


所以,多数人在初看时往往会联想到2016年上映的那部口碑爆炸的迪士尼动画片——《疯狂动物城》



其实,两部作品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作为一个老少咸宜的童话故事,《疯狂动物城》仍然被包裹在典型的迪士尼梦幻泡沫之中。


虽然在兔子警官朱迪和狐狸骗子尼克携手破案的过程中,我们见证了很多对人类政治权利的隐喻,但是迪士尼的现实影射总是表层的,最后的解决途径也必然是充满爱与希望的。



引发食肉动物兽性的“午夜狼嚎”只是来自外部世界的,被贴着毒品属性的植物,它同样可以诱使草食动物发狂。


所以,当朱迪和尼克将这些挟裹着政治阴谋的毒花披露于世后,肉食动物所引发的兽性威胁也就顺理成章地销声匿迹了,仿佛从来不应该也没有存在过一样。



《动物狂想曲》则不同,起码就目前的故事展开而言,它所试图暴露的恰恰是被《疯狂动物城》阉割掉的兽性本能。



当雷格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春时,所有人都拿不准,他们之间的联系将会被导向哪里。


肉食对草食能产生纯粹的所谓爱的情感吗?还是仅仅是食欲?又或是掺杂着食欲与爱欲的混沌之情?



这份混沌在片头曲的定格动画中得到了精彩地传达。


突破种族间天生敌对阻碍的狼与兔在明亮的太阳下欢快地起舞,镜头一转,却是独坐于满月下的狼的背影,洒了满地的鲜血不知从何而来。


是最终被恋人咬杀的兔子吗?还是像乐观的弹幕调侃的,“估计雷格西拔了智齿”?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创建的精神分析理论从20世纪初开始就火遍全球,至今仍然在各个领域得到追捧。


用精神分析理论的话来说,每一个人都具备“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面的人格。


“本我”是人类潜意识中最原始的欲望和本能,它的原则只有一个,即享受快乐;“超我”则是作为群居者的人类立足于社会中所必要的人格,它受制于语言、社会伦理道德与法制系统;“自我”居于二者之间。


每一天,我们都会在“本我”与“超我”之间展开周旋,作为社会道德信徒的“超我”会不断地压抑“本我”所产生的本能欲望。


这些被压抑的欲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疏解,将会在某一个时刻爆发,将人带入到一种精神疾病中。


所以,我们往往会在对罪犯或者精神疾病患者的分析中,从他们的童年创伤里挖掘出被压抑的潜意识欲望。



《动物狂想曲》中不被允许吃肉的肉食动物就是这么一个自我压抑的群体。


切里顿学院里这群十来岁的高中生还没有找到合理自我疏解的路径,只能不断地围困在“本我”与“超我”的周旋之中。


于是,开头那只被同学吃掉的羊驼不幸地成了一次潜意识本能爆发的牺牲品。



动画中有一集,几个肉食男生走出校门办理社团事务,在成年动物的社会中,他们看到肉食和草食动物之间和谐美好的相处,没有歧视和争吵。


果然只有变得成熟的成年群体才能收获到优秀的自律性和道德感吗?


没这么简单。



正如精神分析学派的另一位大家拉康所言,一个完美无瑕的人身后一定是一片暗黑。


在“超我”的道德高地和高尚面具之下,一定伫立着一个扭曲而凶残的“本我”。


所以,我们看到了那个盘踞在和谐成人社会表皮之下的罪恶地带——黑市。



在黑市里,肉食动物可以花钱买肉,甚至直接出击捕杀草食,所有在光明地面上被压抑的欲望都在黑市里得到了填补。



这样一个法外之地极易令人想起此前曾轰动整个人类世界的“暗网”。


图源网络


人类津津乐道的、在不断地真理追求之下建立了数千年的文明秩序,正遭受着来自黑暗地下的“本我”的报复。


当然,除了沉重暗黑的人类本性之外,这部动画还关涉到许多其他可供分析的主题:


可以是性与爱的辩证法,可以是种族与阶级的革命真相,也可以是政治权力的阴谋斗争。



第一季的剧情虽然更新完毕,但很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那位吃了同学的凶手到底是谁?雷格西与春将如何发展?固守着草食自尊心的路易会怎么展开对肉食主导的世界的反抗?黑市中的罪恶是否只关乎肉食动物?草食会是全然无辜的吗?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动物狂想曲》,更多的话题等待着大家去解锁。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发布于 2025-07-04 23:52
收藏
1
上一篇:媲美看不见的客人,这五部印度悬疑电影,剧情烧脑N刷不厌! 下一篇:光影流转,城影相随,一部电影一座城,那些成为黄金配角的城市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