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国产恐怖片,恐怕大家的第一反应便是“笑话”。
近年来,除了网大,几乎就没什么恐怖片在院线上映过。
这么说虽然夸张,但国产恐怖片的质量实在是令人唏嘘。
事实上,恐怖片在电影诞生之初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
因为很多无良片商的投机倒把,才让国产恐怖片成为了烂片的代名词。
今天,堂主就来盘一盘,国产恐怖电影的各种“槽点”。
一、整部电影海报最恐怖
比国产恐怖片更恐怖的,是国产恐怖片的海报。
这些恐怖片的特点就是,海报看上去挺刺激,也让观众充满了期待。
然而......你想想就好了。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河南封门鬼村的故事,整体暗色调和高饱和的亮红色形成鲜明对比,而且看久了有种不舒服的感觉。
恐怖吗?并没有!
但整张照片的色调却让人不寒而栗。
灰蓝的背景,加上高饱和的红色,这种强烈的感官刺激换谁都觉得恐怖感十足。
继续说下一张,前方高能,请扶稳坐好。

女鬼吓人不?吓人!
但你抱着个足球是为哪般?
然后还来个“你陪我半夜梳头,我陪你凌晨看球。”
我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这是要把我笑死吗?
怀着好奇心研究了下,原来电影上映当天是巴西世界杯,这鬼片是来蹭热点的。
看着海报我只想说:梳头前请你先把脸洗洗。
这么恶心,我哪有心情陪你梳头看球?
二、戏不够,擦边来凑
国产恐怖片烂归烂,可是导演们却誓死要将其发扬光大。
怎么办呢?好办!来点“擦边球”的吸睛套路不就完事了么?
因此,众人害怕的恐怖片变成了广大男同胞翘首以盼的精神食粮。
动不动就吊一下胃口,可这样给人看一半真的好吗?

反正就是绞尽脑汁,有条件最好,没条件就想办法创造条件。
把拍摄场地换成游泳池、沙滩、浴室,这样不就名正言顺了吗?
剧情合理,逻辑清晰,根本没有擦边之嫌。
反正我就要在这里拍鬼,你看怎么着吧?

再比如,下面这部《女生宿舍》。
女主们其实颜值都挺在线的。
可片中却噱头十足,动不动就拍点女生的裙子随风飘摇。
虽然你也不能说有什么不妥,但作为一部恐怖片,你这样拍,究竟想表达什么?

这样的镜头在片中并不多,但恐怖片开始走肾,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三、演技浮夸,尖叫敷衍
说句实话,很多人看恐怖片并不是被剧情所吓到。
而是因为剧中的主角的“尖叫声”太刺激。
不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手段屡试不爽。

其实,恐怖片最需要演技。
很多情况下,都是利用演员的面部特写来营造恐怖气氛的。
比如,靠一张深不可测的“脸”吓人的“鬼婆”罗兰。

还有靠《三更之回家》夺得金马影帝的黎明。

李心洁更是以《见鬼》的出色表演拿下金像,金马奖双料影后。

由此可见,滥用音效或者视觉暴力镜头制造气氛所达到的恐怖效果,远不及演员能否用更高明,更富于创造力的演技效果。
四、无脑、无逻辑
看惯国产恐怖片的人早已摸清了套路。
一般影片的取景点就是一座荒岛,或者一座古宅。
为啥荒岛和古宅容易闹鬼,我至今都没想明白。
也许,这种密闭且有时间沉淀的地方更容易制造气氛吧。
或者,这种单一的场景更省钱吧。
难怪国产恐怖片都是低成本之作了。


然而,导演却只顾着制造气氛,却忘了故事的逻辑。
最后弄得情节漏洞百出,拍成了烂片。
其实,这种类似“密室逃脱”的故事更加考验逻辑的缜密性。
到处都是BUG,或许连导演自己都不相信。
那你又让观众怎么相信?还真把大家当傻子??
五、总结
中国为什么拍不出好恐怖片,有人把一部分原因归结于审查制度。
所有电影类型中,恐怖片无疑是受审查制度严厉的。
因为,片中不能有鬼,不能迷信,特别血腥暴力的也不行,这也让恐怖片的发挥受到了局限。
恐怖片中没有了恐怖元素,你让人家怎么拍?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用在这里再贴切不过了。
现在拍电影,票房动辄几十个亿, 花费的成本自然也不小,电影公司也都要计算投入产出比。
因此,这种投入小,产出低的国产恐怖片早已被大型电影公司放弃。

所以,现在基本所有的故事结局都是人为因素。
比如,电影《诡爱》中,不论前面如何鬼影重重。
到最后,肯定会将一切灵异现象归因于精神分裂。
久而久之,这种一看开头就知结尾的电影,还有多少人会感兴趣?

然而,如果将国内恐怖片都归结于审查制度未免有些不负责任。
可国产恐怖片的豆瓣评分多数在3分左右,简直不忍直视!
国产恐怖电影的未来任重而道远。
最后,我希望有一天,能够看到国产恐怖片给观众带来一份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