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向标第126期,温情满溢,奇迹男孩暖动人心

《奇迹男孩》是一部深受观众喜爱的电影,以下是对影向标第126期关于《奇迹男孩》的评论内容的概括:
1. 暖心主题:该电影以一个患有面部畸形的男孩奥吉的成长故事为主线,展现了亲情、友情和勇气的主题。观众纷纷表示被电影中的温暖情感所感动。
2. 角色塑造:电影中的角色形象鲜明,尤其是奥吉的父母、姐姐和同学们,他们的表现让观众感受到了真挚的情感。
3. 演技出色:主演雅各布·特伦布莱的表演备受赞誉,他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可爱又坚强的奥吉形象。其他演员的表现也相当出色,使得电影更具感染力。
4. 情节感人:电影中的情节跌宕起伏,既有温馨的家庭生活,也有奥吉在学校面对的挑战。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禁为奥吉的成长历程而感动。
5. 传递正能量:电影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鼓励观众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珍惜亲情和友情。
6. 引发思考:电影不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亲情片,还引发了观众对人性、包容和关爱的思考。
总之,影向标第126期对《奇迹男孩》的评价非常高,认为这部电影是一部感人至深、充满正能量的佳作。

相关内容:

《奇迹男孩》得分6.9分

1. 刘宇清:9分

电影学者,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一部完美的电影,用心去看就行了。除了赞美,几乎没有给我留下任何“评论”的空间。奥吉的形象(人物造型)总是让我想起“小王子”或者“少年爱因斯坦”,不知道这算不算独特的发现/感受。

2. 陆支羽:8分

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运营者,“鲸鱼放映室”联合创始人,著有电影随笔集《小丑,马戏团的眼泪》。

1.在这“颜值即正义”的时代,原本并不相信奇迹的我,还是忍不住看出了眼泪;尤其小奥吉那句“人生皆苦战,请你用心看”让我愈发笃信:颜值永远不是最终的正义。2.影片看似以脸部畸形的奥吉为主导,实则却晕开笔触,认真描摹了围绕奥吉生活的一群人的心理流变,结构上让我想到鲍姆巴赫新片《迈耶洛维茨的故事》。3.将奥吉关于星战及太空的想象抛进现实世界,孤独的浪漫与霸凌的残酷并存;所幸,导演如此温暖地为每个人物都找到了柔软的落点。4.印象深刻的台词:如果要从正确和善良中做出选择,请选择善良。

3. 时代映画社:8分

媒体人,公众号“奇遇电影”联合创始人。

明知是套路,心一软还是被套路。磨难还是生活的蜜糖,凡事都有硬币的两面,全在于“选择”:选择正确还是善良?选择健康还是聪明?选择“对”了,政治正确了,皆大欢喜。这是可供“选择”的。无权选择的,是家庭出身,这点电影没讲透,或是只是行使“反衬”的功能。总体挺好的,如何巧妙地、不过火地讲好一个故事,还是值得电影人去学习(可惜中后段还是绷不住,有点过火了。)

4. 桃桃林林:8分

影视自媒体人,微信公众号及微博“桃桃淘电影”运营者、线下活动“桃桃观影团”发起人。

其实这更像当代童话,因为,实在是太暖了。里面每个人都那么暖。虽然,我也怀疑这样故事的真实性,但是,却喜欢被这样暖的故事感动,一度哭到不行。

5. 胤祥:7分

电影学者。

准确、规矩但甜腻,有太多正能量。亮点明确:一是小标题和结构,这个写法很值得国片借鉴;二是片中幻想与现实之间的交互关系。诺亚·尤佩的(心机)萌就好比《绣春刀II》里的雷佳音,全片最来戏的还得数这个男二号,跟他比起来,特效化妆加持的男主角都得让他三分。

6. 闵思嘉:7分

影评人。

用非常温情且正能量的语调来讲述边缘群体和校园霸凌,从四个视角去结构故事,带来精巧质感的同时也提供了多层次的心理感受。乐观主义是影片最打动人之处,但也正好是影片缺乏现实性的缺点。

7. 秦婉:6分

凤凰电影策划。

非常扎实的美式励志片,稍显不同的是,没有完全聚焦在小男主角一个人身上,而是给了周围几个孩子各自不同的面目,成就了一个复合多面的成长环境展示,没有被故事所限制。但缺点就是因为呈现的环境实在太正面,也相对太善良了,力量感和悲剧感就弱了很多,也让表达深度仅限于励志向善了,这又是另一层面的自我限制。

8. 大奇特:6分

老电影研究者,自由撰稿人。

主题没有去塑造苦情,而是从童真和不同人物视点出发,因为现实中背负的不幸是相互的,逆境只是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而已。所有的感动点都能被打中,因为人间自有真善美,套路但真挚。和去年的独立电影《布里斯比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显然不如《布》。

9. 独孤岛主:6分

电影文化研究者,选片人。

最大的优点在于细致地呈现了不同阶层各色人等对于广泛意义上的“孤独”的反应,但结局最终还是回到了最俗常的家庭大团圆模式,欠点突破与新意。

10. 把噗:6分

影评人。

每个人都在羡慕他人,最后又都做回了自己。一部教育学佳作。

11. 王昕:5分

电影研究者。

通过弟弟、姐姐Iva、小伙伴Jack Will、姐姐好友Miranda的视角分别讲述的方法还是较为巧妙的,跳出了直接用主题进行煽情的套路。但全片还是放置(局限)在一种安全的中产阶级空间里,建立在高度虚假的对美国社会的再现之上,几场打斗都被高度控制。

唯一展现现实残忍的Julian父母怼校长的戏,也只是小插曲,未曾展开。用一个靠着父母有钱、小孩天才达成的奇迹,来遮蔽不可计数的真实悲剧,虽然是一种惯常伎俩,但在同期脱离巢臼的《佛罗里达计划》、《伯德小姐》、《三块广告牌》映照下,就显得较为拙劣了。

发布于 2025-07-06 10:52
收藏
1
上一篇:80后川妹子梦想丁克生活,却为泰国富豪产下双胞胎,真相竟是图钱? 下一篇:奇迹男孩,深析斯蒂芬·卓博斯基电影中的道德观与人性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