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岁末开始,国产犯罪悬疑电影便开始了类型突围之路,多部悬疑题材的探案影片轮番上映:动作类探案悬疑影片《烈日灼心》,警察与绑匪的悬疑探案《解救吾先生》,目击证人逻辑类推理电影《我是证人》;侧重于追爱执念的悬疑爱情类《消失的爱人》;融合商战的心理犯罪影片《消失的凶手》;追求乐观向上又剖析人性的《唐人街探案》;探索人性家庭情感类的《真相禁区》……随着观众对于国产犯罪电影的认知不断升高,影片再带领观众开启烧脑之旅的过程中,不同内容题材带给观众的观影体验也是各异。在四月份的电影荧屏再闯入一部犯罪悬疑影片《不速之客》,由中韩精英团队合力打造,聚焦现实生活的同时,也安插了心理探索,犯罪动作之余深挖复杂人性,可谓动静两相宜。
《不速之客》故事的开篇源自于再正常不过的日常生活,黎明饰演的公司高管郑凯事业突遭变故,在一次买醉之后坐上了耿乐驾驶的黑出租,在出租车上,醉酒的郑凯像陌生人抒发了自己牢骚,发泄了工作中的不满和对上司的厌恶。因为没有带钱,便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而紧接着这位由耿乐扮演的“不速之客”便闯入了自己的生活,不仅干扰到了日常工作,也影响到与女友琳琳之间的感情,更把自己卷入了杀人案中。在动作戏上,黎明和耿乐剧中上演了精彩的肉搏戏码,锤击、飙车、竞速、抢道、漂移、穿越铁路、失火等刺激场面都在影片中震撼上演,惊心动魄之余让人对两大男神的荧屏对垒心悬一线。犯罪悬疑片中的动作戏份在《不速之客》里充分体现,酣畅淋漓。
除了动作戏的引人入胜,令人深思的心理戏也抽丝剥茧。随着耿乐身世和身份的揭露,变态杀人狂的角色也浮出水面。耿乐“锤子杀手”的形象显得阴暗,血肉拉碴令人触目惊心,表情的疯狂衬托内心的扭曲。而在深究之余,这是一个暗黑、扭曲又孤独、脆弱的人,是具有双重人格的自闭症患者。内心孤独却渴望温暖,又有对爱人变态的保护欲,在遇到黎明这样的“乘客”之后,他被唤醒内心深藏已久的柔软部分,与其相爱相杀,以满足内心的占有欲。巧合的是,4月2日正是“世界自闭症关注日”,影片的上映对于关注自闭症,关爱心理患者的社会呼声也得到了迎合。
电影《不速之客》是改编自真实案件,虽然有些许艺术加工,但是观众在欣赏动作和心理悬疑的双重精彩之余,也不得不引发深刻的社会反思。现今社会人与人的沟通就是咫尺之间,无论是出行手机付款,还是网络曝出的生活照片,每个人维护着自己的生活空间,又在不经意间泄露了个人隐私。“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仅仅是存在于电影电视中,折射到现实中同样也是一次警钟。《不速之客》看似寻常,但很多细节却是日常生活中的缩影,我们的心理战,从戏里到戏外,远远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