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瞬间丨江姐,烈火炼真金,永生铸英魂

江姐,原名江竹筠,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也是著名的革命烈士。她的故事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瞬间,她的英勇事迹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江姐生平简介:"
1. "早年经历":江姐出生于1920年,四川自贡人。她早年就读于成都女师,后来考入重庆大学。在大学期间,她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逐渐走上了革命道路。
2. "投身革命":1939年,江姐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她积极参与地下工作,为党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3. "被捕入狱":1948年6月,江姐在重庆被捕。在狱中,她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高尚品质。
4. "英勇就义":1949年11月14日,江姐在重庆渣滓洞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年仅29岁。
"江姐精神:"
江姐的一生充满了革命斗争的艰辛,但她始终坚定信仰,英勇无畏。她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坚定信仰":江姐始终坚信共产主义事业,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2. "严守秘密":在敌人面前,江姐严守党的秘密,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高尚品质。
3. "英勇无畏":面对敌人的酷刑,江姐坚贞不屈,展现出了

相关内容:

△江竹筠照片

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

1949年11月14日,在我国西南地区解放前夕,中共地下党员江竹筠在重庆歌乐山电台岚垭刑场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9岁。江姐牺牲半个月后,重庆解放。

电影《烈火中永生》:

江姐:不要用眼泪告别,同志们,让我们用欢笑来迎接胜利!

△1965年电影《烈火中永生》剧照

1965年上映的电影《烈火中永生》生动地再现了江姐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这部电影最初定名《红岩》,周恩来总理看过后,建议改名为《江姐》,但江姐的饰演者于蓝提出,江姐在影片中并不是唯一的主人公,于是经过讨论,周恩来总理从叶挺将军的一首诗中取“烈火中永生”为这部电影命名。电影中江姐的原型正是江竹筠,当年曾在渣滓洞监狱做看守的黄茂才对江姐的印象极为深刻。

黄茂才:感觉身材不高,只有1米45,穿了一双高跟鞋,蓝色的旗袍,头发是皮皮头。

△江姐和丈夫彭咏梧、儿子彭云的合影

江姐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春,她跟随丈夫彭咏梧一起奔赴下川东组织武装起义,彭咏梧在暴动时不幸牺牲,头颅被割下挂在城门上示众。江姐强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她对党组织说:“这条线的关系只有我熟悉,我应该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继续战斗。”当时,他们唯一的儿子彭云刚刚一岁多,临别前江姐抱着儿子失声痛哭,她一遍遍地问自己的朋友:你说他将来长大后,会记得爸爸妈妈的模样吗?

电影《烈火中永生》:

敌军:怎么着?你就是不开口是不是?你别忘了,这是中美合作所!

江姐:上级的姓名我知道,下级的姓名我也知道,这是我们党内的秘密,不能告诉敌人。

1948年6月,因为叛徒告密,江姐被捕,被捕时其实她掌握的党内秘密并不多,可她硬是斩钉截铁地告诉敌人,她知道所有的秘密。正是江姐的举动让二十多位地下党员幸免于难。得不到任何机密的敌人恼羞成怒,对江姐动用了渣滓洞几乎所有的刑具,甚至用竹签一遍又一遍刺进她的十指,但江姐始终坚贞不屈。

电影《烈火中永生》:

敌军:不说?不说再钉!十个指头都钉上!

江姐:竹签子毕竟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歌剧《江姐》选曲(人民音乐出版社)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天安门城楼上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被关押在重庆的革命志士激动不已,他们拿出一床红色的绣花被面和几张泛黄的草纸,一起制作了一面五星红旗,共同期盼重庆解放的那一天。

电影《烈火中永生》:

江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啦!同志们,我们自己的国家!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前升起来啦!

狱友:江姐!越狱的时候我们也要有一面五星红旗!

狱友:对!让五星红旗飘扬在歌乐山顶!

1949年8月27日,江姐通过监狱看守黄茂才辗转给弟弟竹安送去了她的最后一封信,在这封托孤遗书中,江姐写下了对幼子彭云的谆谆嘱托: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用声音记录中国


监制丨高岩

策划丨武俊山 李谦

主笔丨朱星晓 陈鹏

播讲丨长悦

统筹丨朱星晓 王泽华

制作丨单丹丹


发布于 2025-07-08 01:34
收藏
1
上一篇:最好的爱,心甘情愿,彼此值得——你愿意,我值得 下一篇:永远的“江姐”离世,她最后一部电影的感人故事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