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双面胶》播出13年了,起初,我和很多人的看法一致:丽鹃的婚姻悲剧是门不当户不对。
但4刷之后才发现,门不当户不对只是表象,最根本的还是源于人品!
01

亚平和丽鹃从外部条件来看,确实是门不当户不对的:
其一,和亚平相比,丽鹃的家境明显比较优越:身处大上海,有一套虽然非常小、但地理位置还不错的房子;丽鹃结婚时,娘家拿出13万为他们买房做首付。
而亚平则是一个来自偏远地方的穷小子,结婚时,20万的首付,父母勉强拿出2万。
其二,两家有一个非常重要区别,那就是女人在家里的地位。

在丽鹃娘家,女人是高高在上的,丽鹃爸包揽所有的家务,吃剩饭剩菜,一切都听丽鹃妈的安排,而且还要把女儿捧为手心里的宝。
而亚平家的情况则完全相反:亚平妈自从嫁进李家就开始打扫剩儿,20多年后,她又开始打扫外孙子的。
亚平妈对应的是丽娟爸的角色:上交工资的保姆,而亚平爸则像丽鹃妈,一辈子除了工作,喝杯水都要亚平妈倒。
如此看来,两家确实是门不当户不对的。
但即使这样,也不意味着婚姻一定是悲剧,人是根本的决定因素。
亚萍妈勤快、爱干净、节俭,她希望儿媳也能像她一样的想法没有错,但她借着儿子的力量、强迫丽鹃就范的做法已经不是越界的问题,而是鸠占鹊巢。
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亚平妈的思维方式:儿媳就该是婆家的奴才;更让人无法原谅的是亚平妈没有任何感恩之心。

丽鹃胁迫父母才借到钱给亚平爸治病,但亚平妈先将这笔钱说成是亚平的,后来又说等她有了钱就还丽鹃,她不沾丽鹃家的。
在亚平妈看来,她快要饿死时,丽鹃给了她一个馒头,那么她就只欠丽鹃一个馒头;有朝一日她还了这个馒头,她和丽鹃就两清了。
这是多么可怕的思维方式!
因为没有感恩之心,婆家对丽娟的付出全然不见,能看到的只是自己的需要,以及还没被满足的需要。
人常说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我穷我有理”,更可怕的是把别人千辛万苦的帮助当做理所当然,没有任何感恩之心。
俗语说: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酗酒或其它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厉害。
所以,悲剧发生的最根本原因是丽鹃遇上了贪婪、不知感恩的一家人。
这样的人,内心是个无底洞,即使物质再富足,也很难填满,门不当户不对只是外部表象。
02

《双面胶》里还有一个家庭:阿蔡。
原著和电视剧都没有对阿蔡的娘家做说明,但依据阿蔡平时的穿着打扮和婚后在婆家的表现,娘家应该是一个普通的家庭。
阿蔡也不止一次说公婆因为自己娘家人不如弟媳而看不起她。
用丽鹃妈的话来说,亚平因为娶了丽娟,从此就轻而易举地在大上海扎下了根,那么阿蔡何尝不是如此呢:
一个在上海举目无亲的外地女孩,因为嫁了王启东,成了上海人,有了房子住。
而且王启东的家庭条件显然比丽鹃娘家要好很多:
爸爸是单位的干部,妈妈工作也不错,一家人住在两室两厅的房子里。
而丽娟爸是船厂工人,一辈子和家人都住在能听见隔壁放屁的鸽子笼里,成天从散发着猫屎尿味的楼梯上上下下。
如果说亚平娶丽鹃是高攀,那么阿蔡嫁给启东就更是如此了。
但阿蔡的结局却和丽鹃完全不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两人的婆家不同。
启东想做双面胶,只是想把妻子和老妈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粘在一起。
而亚平则要求丽鹃变成和妈妈完全一样的物质,至少表面上看起来如此。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甚至不惜给丽鹃说好话、下跪,直至威胁。
启东被抓后,婆婆不断给阿蔡说好话,甚至要给阿蔡下跪;
当她明白只要解决了启东的工作就可以保住启东的家后,马上着手去做,并发誓一定要办成。
而丽鹃的婆婆在得知10万拿不回来后,不是向丽鹃父母道歉,而是“义正言辞”地开始论证到底谁不值钱!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
相同之处就是包容、体谅、互相关心——人性中美好的一面;
其实不幸的家庭也是相同的,那就是自私、贪婪、以自己为中心——人性中丑的一面。

网上流行一句:婚婚不是1+1=2,而是0.5+0.5=1。
其实不止夫妻间是这样,婆媳间也是如此,只有忍耐显然不够,而是要学会包容。
每个人心中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03

在知乎上读到一个故事,令人动容:来自高干家的小琳爱上了山村来的穷小伙。
在城市户口就是身份象征的年代,更不要说高干家庭了,几乎所有的亲戚都强烈反对。
而且小伙家太穷了,穷到连一辆自行车的彩礼都拿不出来!
有人劝小琳的婆婆,女方家境那么好,又不差这点钱,彩礼就不要给了,甚至还劝婆婆问小琳能出多少嫁妆。
但小琳的婆婆并没有这样想,而是尽力想办法满足儿媳的要求。
最后,她将自己留了很多年的长发剪了卖钱,又将家里能卖的都卖了,给儿子媳妇做了几件家具。
婚后,小琳生了一个女儿,农村的亲戚,甚至小琳的公公,又给婆婆出主意,让小琳再生一个男孩。
但婆婆依然不为这些话动容,像照顾女儿一样照顾小琳坐月子,对孙女也没任何偏见。
小琳和老公吵架时,不管什么原因,婆婆都先把儿子骂一顿。
有一次,小琳和老公动了手,婆婆拿着擀面杖,对着儿子的屁股就是一顿打,直到儿子求饶为止......
有这样的婆婆,日子只可能越来越幸福!

如果换成亚平妈的思维方式:
我儿子什么都没有,你虽然来自高干家庭却依然愿意嫁,这不更加说明我儿子优秀、你不值钱吗?!
在这种思维下,什么样的人嫁进去可以把日子过好?
现实里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非常多,但并不是所有的日子都过成了屎,有人依然把日子过成了诗;当然,也不是所有门当户对的婚姻都过得非常幸福。
决定婚姻最后结果的,只有一个因素,那就是人:
再好的日子,人为也可以越来越烂;再穷的日子,只要家和,万事都会兴。
《三十而已》里,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几个主角,还有那对在路边摆摊和送快递的夫妻。

有人说,贫贱夫妻百事哀。
他们是门当户对的穷,但生活里并不是只有哀伤,反而满是爱和感动。
不可否认,人和人之间会有差别,甚至有鸿沟。
但有些鸿沟,只要付出爱和真心,跨越也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幸福的婚姻,一定是遇到了合适的人。
还在骂婆婆?你没看懂《双面胶》:父母才是丽鹃婚姻悲剧第一推手
3刷《双面胶》原著和剧集后,我突然特别羡慕丽鹃有这样一个婆婆
《双面胶》原著丽鹃惨死:13年后你还在骂婆婆,六六心思白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