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颂》是中国著名音乐家莫耶于1938年创作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曲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以激昂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革命根据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和对民族解放的坚定信念。
莫耶(1909-1984),原名莫善谋,字善谋,广东南海人,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不仅是一位作曲家,还是一位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在抗日战争时期,莫耶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鼓舞人心的歌曲。
《延安颂》的歌词由莫耶与另一位音乐家陈毅共同创作。歌词以“延安颂,圣地颂,红旗飘扬,歌声飞扬”为开头,接着歌颂了延安的美丽风光、革命精神和英雄事迹。歌曲旋律激昂高亢,富有强烈的感染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以下是《延安颂》的部分歌词:
延安颂,圣地颂,
红旗飘扬,歌声飞扬。
宝塔山上红旗展,
延安城内歌声扬。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腾不息入海洋。
抗日烽火照延安,
英勇斗争显辉煌。
《延安颂》的诞生,不仅为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斗争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而且对后来的革命歌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首歌曲成为了中国革命音乐的代表作之一,至今仍广为传唱。

一曲颂歌壮民魂——莫耶创作《延安颂》
文字整理:陈清木、蔡进添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
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
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
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
哦!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
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
哦! 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
热血在你胸中奔腾。
千万颗青年的心,
埋藏着对敌人的仇恨。
在山野田间长长的行列,
结成了坚固的阵线。
看 !群众已抬起了头,
看 !群众已扬起了手。
无数的人和无数的心,
发出了对敌人的怒吼。
士兵瞄准了枪口,
准备和敌人搏斗。
哦 !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城墙,
筑成坚固的抗战的阵线。
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
在历史上灿烂辉煌。
《延安颂》歌词是1938年由年仅19岁的革命女战士莫耶创作,音乐家郑律成(朝鲜人)谱曲。它是一首抒发延安军民革命豪情的战歌,热情地歌颂抗日战争中的延安欣欣向荣的动人景象,倾诉着革命青年的心灵之声,是鼓舞前方将士杀敌斗志的冲锋号。 1938年4月,作为对革命圣地的献礼节目,《延安颂》首次在延安礼堂为党中央、毛主席演出,博得了中央领导的肯定和称赞,毛主席首先带头鼓掌,并亲切接见了莫耶。这首歌曲是延安时代的象征,歌声响彻延安城,传遍各抗日根据地,传遍到解放区、国统区的革命群众和海外华侨之中。成为一曲激发抗战爱国热情的时代赞歌,它鼓舞着无数青年奔向延安,奔向革命,加入到抗日救国的行列,团结一心打击侵略者,解放全中国。音乐家时乐蒙就是唱着这首歌从河南抵达延安的;电影演员陈波儿从上海奔赴延安,欢迎会上她首先唱的就是《延安颂》。
解放后,《延安颂》被多部电影用作背景歌曲,如《南岛风云》、《峥嵘岁月》、《椰林曲》、《永不消失的电波》等等,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延安颂》的开首曲就是用的这首歌。1993年6月5日,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将《延安颂》定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并颁发荣誉证书。
一曲颂歌壮民魂,在安溪县金谷镇(东溪)溪榜村的“莫耶故居”逸楼前,“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旧址”门口,鲜艳夺目的大红延安宝塔山背景、莫耶雕像巍然屹立,石刻《延安颂》歌词熠熠生辉。吸引无数社团、中小学生、游客来此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红色基地也成为弘扬时代文化,建设和谐新村的突出亮点。
由中共安溪县委、安溪县人民政府、泉州市文广局主办,安溪县高甲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创作的新编现代高甲戏《莫耶·延安颂》,已于2021年6月成功上演,经百村巡演反响热烈。2021年11月26日参加泉州市第34届戏剧会演;2021年12月17日,参加第八届福建艺术节暨第二十八届全省戏剧会演的高甲戏《莫耶·延安颂》在福州大戏院演出,作家莫耶的“红色才女”革命形象令榕城观众耳目一新。
莫耶创作的《延安颂》歌词还入选高中历史课本,成为高中生必读的时代典章。
莫耶,原名:陈淑媛,女,1918年出生在福建省安溪县金谷镇溪榜村。是民军少将旅长、安溪县长陈铮的长女。她小学就读聚英学堂,后入读厦门慈勤女中,1934年赴上海任《女子月刊》编辑,1937年毅然奔赴延安参加革命。曾任120师战斗剧社创作员,《战斗报》记者、编辑,解放后任西北军区《人民军队报》主编、总编辑,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等职。 莫耶一生以笔为枪,创作颇丰,一生写下一百多部作品。她是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革命文学家、新中国的文坛女杰。曾受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度赞扬。贺龙将军称她是“一二O师出色的女作家”、“真正的女兵”。
莫耶是现代巾帼英雄。一生经历坎坷,她以坚定的革命信念,用手中的笔热情地讴歌人民革命战争,讴歌社会主义建设新生活。是党的忠诚战士。
1986年5月7日,莫耶在甘肃兰州逝世,享年68岁。2021.12.18日编发于福建泉州。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