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雄鹰,一部震撼人心的艺术力作,引领视觉冲击新浪潮
《海天雄鹰》是一部具有强烈艺术冲击力的作品,无论是从视觉、听觉还是精神层面上,都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印象。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面:
1. "视觉冲击力":
- "壮阔的场面":《海天雄鹰》通过宏大的场景设计,如壮丽的山水、激烈的战斗场面等,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
- "精美的画面":影片的美术设计、服装道具等细节处理都十分精致,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效果。
2. "听觉冲击力":
- "激昂的音乐":影片的音乐旋律激昂,充满力量,与影片的战斗场面相得益彰,增强了影片的紧张感和氛围。
- "震撼的音效":影片中的音效设计非常出色,如炮火、爆炸等音效,使观众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中。
3. "精神冲击力":
- "英雄主义精神":《海天雄鹰》弘扬了英雄主义精神,展现了主人公不畏强敌、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激励观众勇往直前。
- "爱国主义情怀":影片通过讲述主人公的奋斗历程,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激发了观众的爱国情怀。
4. "文化内涵":
- "民族特色":《海天雄鹰》融入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如武术、音乐、服饰等,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 "时代精神"
相关内容:
张德祥
《海天雄鹰》来了,精神饱满,气场磅礴,可看性强,冲击力大,是难得的一部反映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作品。
在反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艺术作品中,不能没有军人的风貌。现实题材军旅剧曾经在屏幕上相当亮眼,《潮起潮落》《DA师》《突出重围》《士兵突击》等等,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今天,《海天雄鹰》乘风破浪,可谓再谱新篇。
《海天雄鹰》带领观众走进了广阔的海天世界。
很显然,航母题材比较特殊,这是中国电视剧第一次讲述中国航母故事,自带神秘性。对普通观众而言,很难近距离接触到航母,剧情带我们一步步走近航母,尤其是伴随着舰载机的起飞,为人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海天世界。
不可否认,长时间生存于都市、职场、商场,人们的目光总是被高楼大厦所阻,人们的心情也难免被种种诱惑所绊。现在流行一个词叫“治愈”,治愈什么?实际上,《海天雄鹰》对于现代都市人的心情就有一种“治愈”功能,跟随舰载机飞行员的足迹,跟随他们追求的目标,就能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更高远的境界。
剧中人物夏医生,本来是在试飞基地为飞行员做心理咨询的,但通过与这些军人接触,了解到他们的精神世界之后,她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开启了新的人生航道——申请上舰,成为航母上的一名女兵,与国防现代化建设同行,走进了自己精神上更开阔的空间。文艺作品,就要有这种开阔人心的力量。开阔人心,提高境界,就是一种“治愈”。《海天雄鹰》为观众打开的这个海天世界,引我们瞩目于更远、更强的目标,大格局油然而生。
《海天雄鹰》展现了“中国必须得赢”的军人使命。
航母,曾经是中国人的梦想,因为航母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是国防重器。因为没有航母,我们的近海安全总是受到威胁。你看,剧中美国航母进入了中国领海,舰长却说,“海洋和天空没有界碑,谁有力量到达,那里就是谁的。”列强将这个逻辑写在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你不想被欺负,就必须具有与之抗衡的力量。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我们在剧中看到,上世纪60年代,中国空军飞行员在南海上空击落了一架美国的舰载机。到了80年代,正是这位英雄飞行员余兆年,对孙子余涛说,咱们国家没有航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估计被欺负的状态还难以改变。要改变这种被欺负的状态,中国就必须要有自己的航母。
逐梦航母,是几代人的梦想,而这一梦想就要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实现了。
作为舰载机试飞员,肩负着神圣使命。舰载机起降是所有航空飞行中最尖端的科目,被誉为“刀尖上的舞蹈”。没有教科书,没有数据,中国的舰载机起步只能从0开始。以试验飞行大队秦大地、谢振宇、余涛、康延成等为代表的飞行员,为了取得可靠的飞行数据,每一次起飞,都是一次与未知的战斗、与死神的交手,但是,他们无不争先,总是要第一个飞行最新的科目,把“第一次”的危险留给自己。一次次试验,一次次历险,变未知为已知,终于建立起中国舰载机起飞和着舰的可靠数据,建立起科学的飞行系统,实现了在海天之间的自由翱翔。这一切都是中国军人在实践中摸索和创造出来的。
《海天雄鹰》吸引人,不仅是每次起飞都充满着悬念,更在于始终充满着这样一股英雄气:强国有我,不辱使命,海天逐梦,舍我其谁?无论他们身后有多少困难,像秦大地那样的家庭,父母年迈,儿子患疾,但作为军人,他义无反顾,国家的需要就是他的使命。还有老英雄余兆年,儿子已经为航空献出了生命,他得知唯一的孙子余涛也要进入试飞大队时,说他不牵挂孙子的安全是不可能的,但他仍然义无反顾,鼓励余涛迎接挑战。他的一番话说出了自己的道理:“辛苦不算什么,牺牲也不算什么!个人,可以不赢!但是,中国必须得赢!”中国必须得赢!这就是老英雄的心声,就是中国军人的使命,更是中华民族的百年夙愿。
《海天雄鹰》拍出了人民军队特有的军人作风与审美正气,给人一种英姿飒爽、阳光健康之美,令人振奋。
不得不说,演员的表演自然真实,自如到位。“首长”衣振邦,作风硬朗,头脑清醒,知人善任,举重若轻,不怒而威,又不失亲和力,将帅气质就在举手投足之间,自然而然。秦大地,忠诚勇敢,技术过硬,作为“大队长”,责任心强,重压之下时有暴躁,与上下级之间常有冲突,成为各种矛盾的交汇点,他是一个坚韧的承担者,但从无怨言,充分体现了军人的牺牲精神,是一位英雄的飞行员,可信可敬,用俗话说,是条汉子!同样给人留下鲜明印象的人物还有余兆年,他心地赤诚,性格开朗,退役多年,军人作风依旧,老而弥坚,不坠青云之志,这就是“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吧?年轻一代飞行员谢振宇、余涛等更是意气风发,风鹏正举。
《海天雄鹰》刻画的这一组军人形象,传达了国防现代化征程上中国军人的精神风貌。他们攻坚克难,一路走来,充分显示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作风。作风就是一种气质和精神。作品是否优秀,就看能否贯注这样一种敢于竞胜的中国精神,形成中国气派。
《海天雄鹰》通过当代军人群像、军人作风,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审美正气和强大的艺术冲击力,是2024年电视剧的重要收获之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志在星辰大海,前面还有无数难关需要攻克,还会有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中国文艺,应当更多地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创造性实践,聚焦中国人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智慧,创作出更多增强中国人志气骨气的优秀作品,让海天雄鹰飞得更高更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来源: 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