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查了三十次
在三个星期前,我由扬州乘了帆船到苏州,再由苏州乘船到沪西北新泾,短短的七百里路程,行程凡九天,当我到了苏州的时候,知道有火车,轮船,可到上海,可是因为领通行证的麻烦,仍然乘帆船到上海。这九天的船上生活,眞是苦得无以形容,仅为日军的搜查而言,至少也在三十次以上。
日军南门进城
日军占领扬州,是在“冬至”后的十余天,大约是十二月十四日,因乡居记不淸国历,由六圩登岸后,便分两路进攻扬城。一路是由镇扬公路,另一路则沿运河岸直扑南门。沿公路攻城的日军,在施家桥遭遇了华军,虽尽了全力猛扑,由晨至晚,迄未能得手。沿运河岸攻城的日军,在茱萸湾遭遇华军,驻守江北的虽然是保安队,可是战斗力也相当强,并且事先已有防备,在三汊河已得下满载石块的大船三只,但是,守扬子桥的军队稍有疏忽,于是,日军便由南门进城了。
一群傀儡登场
扬州现在,已是“省会”了,因为这是“江北自治委员会”的所在地,它“统辖”着江都、仪征等二十八县哪。其实,直到现在只有江都、仪征等县,被日军占领,所谓二十八县,不过是汉奸们在梦想着罢了。

“江北自治委员会”的九位“委员”,有一位姓朱名长富,据说是一位剃头师傅,因为他在日本开理发店,精通日语,于是荣任“委员”。至于其他的“老爷”们,以当地律师居十之七八。
游击队之活跃
现在扬州,虽然是失陷了,但是日军还未能全部占领,在邵伯、昭关坝,还有保安队隔水相拒。在西北乡,游击队异常活跃,三二十日军,不敢轻易到西山去。公道桥的游击队约千人,由邵如壁率领,刘家集的游击队约二千人,由一周某与陈文统率,凡当地人民有自卫枪的,都交给他们了。至于在南圩里,因为水套多,也有游击队,不过较少。前些时水浅,在沟渠里曾携获不少枪支,保安队埋藏在的枪械,也为当地人民掘出,所以老百姓家藏枪械的很多,仅朴树湾一鎭,就有八十余支。
日军轻易不敢下乡,有时取马草,都有三五十人在附郭三五里的村庄上去,现在靠城的村庄,都没有草堆,乡人把树木砍倒当柴烧。至于女人,在乡下简直是不敢见日军的面,在城里,白天还“顾体面”,夜里常有爬墙头的事发生。所以扬州的女人,大半都是丑“无盐”,因为面孔上抹了黑灰,贴上膏药,就可以防意外于万一了。本文根据石渠发表于《文汇报》1938年5月20日《乘帆船离扬州 带来了一些乡讯给同乡们》文章整理发表,本标题为编者所拟。
本文整理,编辑:江都记忆
欢迎关注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