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咱就是说,看完《借命而生》整个人都不好了!
本来冲着陆川的名号点开这部剧,想着怎么也得是个精品,结果追完直接想给编剧寄刀片!
要不是前几集乐山的风景拍得美如画,我差点以为自己点开了一部“大型迷惑行为大赏”!
今天必须好好唠唠,这部剧到底是怎么从“有望封神”变成“彻底翻车”的!
一开始追剧的时候,我还挺惊喜。前四集镜头扫过乐山的山水,清晨薄雾笼罩的街道、傍晚泛着金光的江面,每一帧都能截下来当壁纸。
故事节奏也还算稳,没有一上来就哐哐给你塞一堆信息,还让我隐隐觉得:陆川这是要重回巅峰了?
结果我真是太天真!后五集剧情一展开,我直接瞳孔地震——这拍的都是啥啊?
要说这剧最大的“病灶”,还得从剧本改编说起。

原著那可是妥妥的时代悲剧,两个年轻人在特殊年代犯下错误,为了保命选择越狱;杜湘东因为工作失误,连累整个看守所受处分。
再加上他一个刑侦高材生却被困在看守所,心里憋着一股劲儿,这才踏上了长达20年的追逃之路。
时间跨度从1988到2008,最后杜湘东发现,曾经的“罪犯”放到现在,罪名已经轻得不值一提,只有他自己,把整个人生都搭进了这场追逃里。
这种命运无常的厚重感,光是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可电视剧倒好,直接把好好的故事改成了“冤案套娃现场”!
杜湘东的人设变得让人摸不着头脑,放着去刑警队重新开始的大好机会不要,非要死磕在看守所。
为啥?就因为善良正直?这理由听着就像拿棉花糖去砸核桃——软趴趴没力度!
原著里他的每一步行动都有迹可循,而剧里的他,更像是被编剧拎着走的“提线木偶”,满屏都是“悬浮感”。
要说离谱剧情,保卫科刘科长的戏码绝对能排进“年度迷惑行为TOP1”。
前一秒还在和主角斗智斗勇,下一秒突然就竹筒倒豆子般全招了。
更绝的是,在那个连电话都不普及的小地方,居然还搞出个洋气的英文单词藏密码的桥段!我当时直接笑出了声,这确定不是来搞笑的?
陆川导演,您这叙事能力,怕不是被外星人借走了吧?
还有刘芬芳这条线,我越看越迷糊。

花了那么多镜头拍钟楚曦的美貌,她在镜头里一颦一笑都美得像画中人,可然后呢?
就为了在大结局整一出强行悬疑?我追了大半部剧,就等着看这个角色到底有啥“王炸”作用,结果等到的却是“无用花瓶”的结局?这操作,堪比你拆开一个超豪华礼盒,结果里面只装了颗糖——失望透顶!
要说剧情反转,厂长儿子这条线才是真的“神转折”。
刚开始我还以为就是个俗套的争风吃醋戏码,结果快结尾了突然告诉我,人家还有侵吞国有资产的“隐藏副本”!
这剧情转折,比过山车还刺激,关键是一点铺垫都没有,就像有人突然在你耳边大喊一声,吓得你一激灵!
最绝的是结局,突然就开始往主旋律上靠。除了主角,全员化身“道德标兵”,一心向善、无私奉献。
尤其是孙永红,直接成了击垮自己丈夫的“主力选手”。
这转变,比川剧变脸还快!我就想问,编剧你写剧本的时候,真的没有觉得哪里不对劲吗?
想当年,陆川可是拍出过《可可西里》这种震撼人心作品的导演,那电影里对人性、对自然的刻画,至今让人难忘。
可再看看《借命而生》,这差距简直能装下整个马里亚纳海沟!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是创作理念变了,还是太想“炫技”反而弄巧成拙?
家人们,看完这部剧,我满脑子都是问号。你们也有同样的感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