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戎光被俘揭秘,江阴要塞地下党身份大揭秘

相关内容: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避寒

编辑|避寒

《——【·前言·】——》

戴戎光在被俘的那一刻才明白,他其实从未指挥过这支部队。

“指挥官”的幻觉

4月21日早上七点,江阴要塞炮兵接到命令:立即对南岸解放军发起炮击。

戴戎光下令亲签,他是要塞司令,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司令”的身份作战。

145师刚刚打来电话,请求火力支援,解放军已突破长江东线,他知道时间不多。

炮兵总台长唐秉琳没有迟疑,操作员开火。

三声巨响传来,炮弹却炸在北岸,打在145师自己人头上,直接炸塌了三座工事,通信部一片混乱。

不到三分钟,电话响起,戴戎光抓起听筒,听到的是一顿骂。

“你是不是疯了?!打谁你知道不?你是通共是不是?!”那是145师长,声音嘶哑,话没说完就挂断。

戴戎光愣住,不是误差,不是误判,是反打,他迅速命令炮兵复查坐标,调头再打,没人动。

他又重复命令,唐秉琳没说话,只低头看表,像在等什么。

全台静默,只有探照灯在白天不停闪动,像舞台上的灯光,但没人知道演的是哪一出。

戴戎光突然觉得不对,他下令查各防区状态。

游动炮团不在原位,守备总队一夜未换岗,哨兵神情怪异,通信系统无回应。

他派人检查电话线,发现主干线已被剪断三小时以上。

他试图翻阅值班记录,发现几页被撕掉,留下的是当夜的“军事演习”计划,演习内容写着:灯光模拟、哨岗对调、无线电静默。

一切看似演练,但每一个细节都对得上眼前混乱的现实。

他喊警卫,没人回应,调守备部队,一名少校副官上前一步,把枪举起来,对准他。

“戴司令,请你放下命令本。”

他死死看着那人,那是他去年提拔的副官,父亲是忠党老将,原本在第三战区当营长,他信得过。

但此刻,他只看到一双冷静、不含敌意的眼睛,那眼神像在说:“你该明白了。”

他没再挣扎,只是喃喃一句:“原来整个要塞……就我一个人不是地下党。”

谁让他上位

这个局,是从两年前就开始下的。

1946年,抗战刚结束,国民政府急于重建长江防线,江阴要塞作为门户重镇,被紧急整修,编制扩大三倍,人多了,漏洞也多了。

原司令孔庆桂是典型的“老江阴”,抗战时守住三年,但人也贪。

1948年春,财政部审计进驻,一查账,发现弹药账目缺失、粮饷消失、军械登记造假。

孔跑得快,审计报告还没出,车已经开出江阴,带着两箱现金和一名文书消失在南京城南。

孔一走,空出的位置成了军政系统的角力场,谁都想拿下。

南京国防部提了三个名字,一个是陆军大学高材生,资格老;一个是福建口音的军工系毕业生,没人听得懂他说话;还有一个,是京沪铁道警卫营营长,简历干瘪。

戴戎光不在名单里,他没有资历,没有背景,只有一个“干净档案”,这张干净档案是地下党给他洗的。

唐秉琳

唐秉琳动了手。

当时江阴要塞农民银行还有一笔“特种经费”,本应用于修建火炮阵地,唐动了这笔钱,转了30两黄金,换了一张汇款单,悄悄送进戴戎光家。

戴明白钱从哪来,但他不问,他一直想升,但缺门路,他明白,这门路背后不是关系,是筹码。

戴拿了钱,没动声色。他做了三件事:把带金牙的上排牙齿换成普通白瓷;剃了头,改穿旧制军装;让老婆写了一封“举家节衣缩食、扶老携幼”的申请信。

这三样交上去,没一个人怀疑他是花钱买官的,审查员拍板:“这人老实,不像那些整天打麻将的老官。”

然后是南京那一关。

他在蒋介石面前只说了三句话,全是规矩话。但他看起来像个“干实事的穷军人”,蒋信了,批准任命。

这个“清廉司令”,就这样被送上了江阴的司令部,他以为是自己的本事。

可他不知道,他登上的不是指挥台,是早已布满陷阱的舞台中央。

戴戎光上任第二天,唐秉琳便调动了炮兵编制,没人反对。

唐不是普通炮兵,他是1938年就在新四军工作的情报员,后来被调入江阴潜伏,1942年,他就混进了要塞工程营。

七年时间,他从工程兵做到炮兵总台长,他不急,他知道这事急不得。

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把火控系统技师换了,他让自己的“表弟”顶上岗位,没人查他表弟的身份。

因为他提供的身份证明是由军政处盖章的,那个章,是吴广文盖的。

吴是守备总队长,比唐入党还早,他负责整个要塞的步兵调度,每天的巡逻、换岗、宿营、武器分发,都得他签字。

他三年来做了一件事:把每一名忠于国民党的老兵调去修建哨所、开荒地、送粮,表面是后勤支援,实则逐步剥离武装。

到1949年春,要塞一共7000人,其中3000是后勤,2000是技术兵,真正能战的,只有不到2000人。

而这些人,80%归属游动炮团、工兵营和守备总队,都由地下党掌控。

唐秉琳掌控的是炮兵调度,他下令炮口调转没人敢抗,他的人把弹药全部清点过,每一枚都贴了“已检标签”,标签是假的,引信早被拆了。

你能打,但炸不了,你能传命令,但没人接,你是司令,但你没人信。

这局下了三年,没人发觉。因为没人敢怀疑自己人。

“起义”从没喊口号

4月22日,江阴要塞起义那天,没有一声“起义”,没有枪响,没有广播,没有标语。

一切就像平时一样,太阳升起,哨兵换班,探照灯还开着,唯一不同的是:司令消失了。

戴戎光是凌晨四点被“请”走的,副官敲门,称145师来电紧急求援。

他起身披衣,刚踏出办公室,左右各一人,一人拿枪,一人拿钳子,把他手上的手枪和军用手表一起卸了。

他没反抗,他看着走廊上每个士兵,都没有慌张,都像提前知道,他不是被劫持,而是被移交。

他被带到西北角地下指挥所,三米厚钢板门,四周无窗,仅有一盏顶灯,那盏灯不亮,只闪了一下,就灭了。

他坐了整整一个白天,没有人说一句话,饭也没送,墙壁很薄,他能听见外头有脚步声,有电话铃响,还有脚步跑动。但没人来找他。

有人把他“关起来”,但没人宣布“他被捕”,他仍然是司令,但再也没有命令权。

外面,要塞在“演习”。

唐秉琳负责炮兵调度,他让所有火炮归零待命,表面说是调整射界角度,其实所有炮弹都被调包。

工兵营当天进山,说是排雷,实则切断最后一条通往南京的秘密电报线。

守备总队宣布“临战紧急演习”,把全部士兵集中至操场,统一发放军粮和新武器,武器箱是空的,只有样品枪,给新兵拍照用。

游动炮团早就不在江阴,他们在半个月前借“训练”名义,调去无锡外围,实则向南集结。

这个7000人的要塞,表面安静,内部空心,一只庞大的军队,瞬间化为一张纸,轻轻一捅就破。

真正的起义,没有枪火,也不需要打谁,只需要“不打”就赢了。

戴戎光的崩溃

4月23日夜,解放军正式渡江,江阴要塞没有开一枪。

三野先头部队抵达南岸,预想中最坚固的火力点,一片黑暗,观察哨在无线电里汇报:“江阴失联了。”

三小时后,电台恢复,发来信号:“江阴已解除武装,欢迎接管。”

南京大乱,国防部彻夜未眠,有人说戴戎光叛变,有人说要塞被炸毁,没人想到,是整座要塞“自动消失”了。

戴戎光还在地下室,他不知道上面发生了什么,他开始喊,没人理,凌晨四点,他被放出来,见到唐秉琳。

他吼:“你们到底是谁?!”

唐没说话,把一封信递给他,信封写着:“三野司令部转交。”他颤着手拆开,看了一眼就瘫倒。

那是起义通电,落款是:江阴要塞全体官兵,署名有145个,没有他的。

他被带出要塞,沿途士兵整齐列队,无一人看他,他问:“你们早就计划好了?”

唐点头,说:“三年前就开始,就差你签个字了。”

他苦笑:“我签了?”

“没有,但你也没拒绝。”

他沉默片刻,低头说了一句:“我是不是,根本没当过一天司令?”

唐说:“你只是我们请来的一块招牌,你自己把钉子拔了。”

两天后,南京解放。

戴戎光未被枪毙,他被俘后写了17页供词,前3页在讲他“如何控制要塞”,后14页在回忆“哪些人骗了他”。

他交代了自己所有下属的履历,却没有一个人需要被审,因为他们都已经是“我们的人”。

戴戎光后来被宽大处理,活到了1971年,他晚年在上海一所小学当门卫,有人认出他,他说:“我不是叛徒,我只是个被利用的人。”

没人反驳,也没人同情。

江阴要塞7000人,起义那天,只关了一个人,那是“司令”。

发布于 2025-05-23 11:42
收藏
1
上一篇:民国风云录,黄浚叛国泄密江阴要塞,蒋介石震怒挥剑血洗锄奸风云 下一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李小冉!回顾女神的六大经典之作,哪部让你心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