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的历史记忆,乙未台湾抗日,民族不朽悲歌唤起勿忘国耻

相关内容:

2011年,一部反映台湾原住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电影获得了台湾金马奖12项提名,最终获得了包括最佳剧情片在内的5项大奖。这部电影就是《赛德克巴莱》,一部真实再现台湾赛德克族不惜以灭族的代价奋勇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电影。但是,你可知道,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其惨烈程度远远超过电影《赛德克巴莱》!

电影《赛德克巴莱》剧照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颤抖签下《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来,台北哭声震天!举子捶胸呕血,商贾砸碎算盘,妇人典簪购刀,台湾民众疾呼:“朝廷不要台湾,台湾自决生死!”

第一章:血书死谏!

当清廷割让台湾的消息传到台湾,时任台湾巡抚唐景崧发布布告后随即逃回大陆,然而台湾民众却没有接受投降,台湾士绅丘逢甲等咬指血书《台民布告》:“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全台推举曾在镇南关大捷中大破法军的黑旗军领袖刘永福为大将军!农民捐稻米,妓女献首饰,铁匠昼夜打刀,台湾这一无援之地迸出反抗侵略的冲天烈焰!

第二章:新竹血月!山野间的绞杀战

日军近卫师团登陆后,新竹成为首道防线。台湾抗日义军将领徐骧与姜绍祖,在丘陵间设下天罗地网。当日军进入山道时,滚石、箭矢如暴雨倾泻,埋伏在竹林中的义军手持土枪、砍刀突然杀出。日军第1联队陷入混乱,指挥官樱井中佐被流弹击毙。日军随后调集炮兵狂轰滥炸,义军被迫后撤,但仍依托据点展开巷战。新竹城内,百姓们用菜刀、锄头与日军拼杀,街巷里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新竹猎户林氏三兄弟遭围剿,弹尽粮绝时互斩头颅宁死不降!日军大尉日记惊悚:“提头复命,血目圆睁犹瞪视!” 苗栗族老妇送三子参军,仅存幼子重伤归家。老妇含泪喂毕毒粥:“黄泉路上等娘!”旋即悬梁自尽!新竹拉锯战58天,日军付出千余人伤亡的代价才勉强占领空城。

日本人绘制的台湾征讨图

第三章:八卦山殇!白刃中的壮烈悲歌!

1895年10月8日清晨,日军在重炮掩护下对彰化城发起总攻。彰化城外的八卦山,是保卫台中平原的最后屏障!义军将领刘永福、吴汤兴、徐骧率军在此构筑防线。凭借简陋工事顽强抵抗,子弹打光就用石头砸,石头用尽便与日军近身肉搏。吴汤兴挥舞大刀连斩数敌,最终被机枪扫中,壮烈牺牲!黑旗军将领吴彭年率部逆袭,在枪林弹雨中高呼“吾辈不死,何以为人!” 。台中书院500学子请缨参战死守八卦山炮台,与日军展开惨烈的白刃战,弹尽援绝之际,幸存学子手挽手高诵《正气歌》,集体跳下百米深崖!崖底尸骸与断笔相枕,鲜血浸透了八卦山的岩石!


日本人绘制台湾征讨图

第四章:台南星灭!妇孺皆兵的最后怒吼

彰化丢失后,日军逼近台南,67岁的老将王德标与义军首领徐骧在曾文溪设伏,这场战斗汇聚了台湾最后的抵抗力量,不仅有手持土枪的义军,还有自发参战的农民、猎户,甚至妇女儿童也加入运送弹药、救护伤员的行列。日军动用重炮,义军阵地瞬间化为火海。徐骧身先士卒,率领敢死队冲入敌阵,身中七弹仍怒吼:“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 。战斗至黄昏,义军全军覆没,但他们用生命为刘永福黑旗军残部转移争取了宝贵时间。随着刘永福黑旗军被迫撤出台湾,台南失守!

当台湾义军和百姓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时,竟然受到了清政府的背刺!清政府为了不得罪日本,竟然严令禁止内地民众和官员支援台湾,封锁港口,阻止武器、粮草等物资运往台湾,导致台湾抗日力量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即便是如此,台湾军民依然以简陋武器给日军造成极大伤亡,共计伤亡日军32000余人,其中死亡4800余人,而甲午战争期间日军伤亡13,000人,其中仅1,132人死亡。

近年来,由于台湾当局不断推行“去中”政策,台湾历史教科书中已经看不见丝毫乙未台湾抗日的内容,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被人为的尘封于历史的角落,但是,历史不容忘却!乙未台湾抗日是中华民族奋勇抵抗外来侵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镌刻的永不磨灭的印记!时至今日,130年过去了,台湾却依然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段历史昭示了台湾与大陆的血脉相连,台湾军民的抗日壮举更是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为祖国的统一提供了历史依据与精神动力!

发布于 2025-07-02 05:43
收藏
1
上一篇:赛德克·巴莱,台湾史诗巨制,记录抗日烽火中的民族抗争 下一篇:日暮·归乡,中国台湾老兵纪录电影在广州首映,唤起历史记忆与乡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