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归乡,中国台湾老兵纪录电影在广州首映,唤起历史记忆与乡愁情怀

中国台湾老兵纪录电影《日暮·归乡》在广州举行首映,这无疑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活动。这部电影聚焦于台湾老兵的生活经历,通过他们的视角展现了一段历史记忆,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人文关怀。
以下是关于这部电影首映的一些可能的信息:
1. "首映时间":首映仪式可能于某个周末或特定日期在广州举行。
2. "首映地点":首映可能在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电影院或文化场所进行,如广州大剧院、广州国际电影城等。
3. "主创团队":电影的导演、编剧、摄影师等主创人员可能出席首映仪式,分享他们的创作心得和对电影的理解。
4. "嘉宾和观众":首映仪式可能邀请到台湾地区和大陆的影视界人士、历史学者、社会活动家等,以及普通观众参加。
5. "电影内容":《日暮·归乡》通过讲述台湾老兵的故事,展现了他们在战争年代的经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部电影可能涉及台湾老兵的抗战经历、迁徙历史、家庭生活等多个方面。
6. "社会意义":这部电影的上映有助于增进两岸同胞之间的了解和交流,传承历史记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7. "后续活动":首映之后,电影可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巡展,让更多观众了解这段历史。
总之,中国台湾老兵纪录电影《日暮·归乡》在广州的首映,是一次

相关内容:

5月10日,“首映在广州”——电影《日暮·归乡》广州首映礼举行,本场首映礼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广州市电影家协会、广东昇格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图书馆共同主办。

作为首部纪录中国台湾老兵生存现状的电影,纪录电影《日暮·归乡》5月10日上映,影片由王童监制,杨正浓执导,顾佳凤担任制片人,主创们经过两年的寻找、探访和实地拍摄,以六位祖籍、背景、身份各不相同的老兵为主人公,用镜头诉说全体台湾民众渴望回家之声。

影片带领观众重返1987年的老兵返乡运动,作为返乡促进会发起人之一的老兵何文德走上街头,用坚定有力的乡音穿透时空:“今生今世不能活着见父母,我死了也要回大陆。”

那句“我想叶落归根”的慨叹,是历经沧桑后老兵仍无法真正回家的无奈,也是华夏儿女誓要回归祖国的真情流露。38年前的母亲节,老兵们身着印有“想家”字样的衬衫、手举写满思乡心声的标语牌伫立街头,向海峡两岸昭示着他们对母亲、对祖国的深深思念和“我要回大陆”的坚定决心。

当年迁往台湾的60万老兵,截至2024年只剩下500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在世。他们漂泊半生,甚至客死他乡,再也见不到的母亲和回不去的家乡是他们此生最大的遗憾。影片中,祖籍山东菏泽的高秉涵,离家76年,年少时期和母亲最后一张合影是他这几十年来最宝贵的东西。活动现场他通过自己的外甥女传递了自己的祝福和强烈的归乡之情。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李桥顺)

发布于 2025-07-02 05:44
收藏
1
上一篇:尘封的历史记忆,乙未台湾抗日,民族不朽悲歌唤起勿忘国耻 下一篇:从刘永福黑旗军至赛德克巴莱,甲午战后台湾全民抗战的惨烈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