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天,是第一个世界电影日让我们一起聚焦中国电影事业重温那些欢声笑语
萌芽与创始 1905年,《定军山》作为中国首部电影问世,象征着中国电影事业的开始。动荡年代中,电影照亮人心,为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开辟新路。
黄金时代的辉煌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迎来首个黄金时期。张石川、郑正秋等第一代电影人创作了《孤儿救祖记》、《火烧红莲寺》等深具社会意义的影片,赢得国内外市场和国际声誉,确立了中国电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叙事方式。
新中国电影的崛起 新中国成立后,电影事业在政府关怀下迅速发展。《白毛女》、《英雄儿女》等影片反映真实生活,弘扬爱国和革命精神,成为激励国人的精神力量。
改革开放后的繁荣 改革开放为中国电影带来发展机遇。《霸王别姬》、《活着》、《战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影片在国内外市场和国际电影节上取得成功,展现了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自信。
新时代的飞跃
新时代下,中国电影事业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加速。3D、IMAX、VR、AR等新技术提升了电影体验,中国电影人通过国际合作,推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苏州凭借地缘优势、人文背景和经济成就,在清末至民国时期成为长三角地区早期电影放映城市之一电影与城市相互影响共同描绘了近代苏州社会生活中国电影历史初期苏州人便参与其中
01 1905年 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随后多部京剧武戏电影问世,俞菊笙和朱文英、俞振庭,他们都是来自苏州的菊坛名伶,也是最早走上现代银幕的苏州人。 
02 1910年 苏州首次放映电影,尽管是黑白默片,仍令观众感到神奇。
03 1930年 1926年有声电影问世,1930年苏州有了第一家专业有声电影院。 
04 1934年 苏州电影制片厂成立并摄制了《儿童之光》。 
05 新中国成立后 苏州滑稽剧团的《满意不满意》改编成电影,获得巨大成功。 
06 90年代 苏州作家苏童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如《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红粉》,展现了江南古城的风雅。姜文也将苏州作家叶弥的作品拍成《太阳照常升起》。 
当苏州的美景与银幕相结合便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魔力苏州的这些取景地你绝对不容错过
第一站
网师园的乌鸡国旧址
阅读全文





